分享

只有日月永恒不变,刘禹锡这两首怀古的短诗,说尽人间沧桑

 读书工 2020-01-03

很喜欢刘禹锡的怀古诗,原来读他的《西塞山怀古》,很是感动。去爬过几次西塞山,那里地形确实险要。山顶上有炮台,山腰还有遗存的铁链,当然那不一定是“王浚楼船下益州”时留下的。

刘禹锡喜欢写这些历史的话题,他说人世几回伤往事,江山依旧枕寒流。是的,只有江山不变,人再伟大,再威猛,再显赫,也是过客。

刘禹锡和柳宗元是同时期的人,他们都参与了永贞革新运动,被贬官流放到地方,仕途之路不是很顺。所以两个人都试图放松心情,柳宗元于是写永州的山水游记,刘禹锡就开始怀古了。

刘禹锡这一怀古,还真的让他对过去的事提得起放得下,不是去斤斤计较耿耿于怀。他虽然写过玄都观那些诗,但他还是很豁达乐观的。柳宗元郁郁寡欢,只活了四十七岁。而刘禹锡最后还做官做到太子宾客,活到七十一岁。

在唐朝七十一岁是很高寿的,我们知道杜甫说的“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是一个很现实的诗人,他说的话都能算着是唐朝的历史了,那一定是不会假的。

现在要讲的是刘禹锡写金陵的诗,刘禹锡早在写湖北大冶的西塞山时,就惦记着金陵了,其中不是有这么一句“金陵王气黯然收”吗?他从来就没有踏上金陵半步过,但一口气就把金陵写了五首。

当年李白写《登金陵凤凰台》,他肯定是实实在在去过金陵凤凰台的。而刘禹锡只是皇上召他回洛阳时,急急忙忙从和州出发,水道绕过金陵。皇帝请他做太子的老师,是给他天大的面子,他还敢耽搁吗?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写的这组诗叫《金陵五题》,这是其中的第一首。石头城即现在的南京市,孙权时称金陵,它北邻长江,南靠秦淮河,虎踞龙蟠,地势险要,为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古都。

这六个朝代的统治不是很长,但他们竞相奢华,醉生梦死,纵情享受。到了唐朝,已经荒芜冷落了,只是剩下了被群山包围的一座旧城。

那流过此地的江水不断地形成浪潮,还在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拍打着,发出空旷的回声。从秦淮河东边升起来的月亮,那个曾经照着奢华的六朝的月亮,它依然还在。

每到夜晚,月亮就要升起,它还是像从前一样从石头城的矮墙里翻了过来。虽然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也还是那个月亮,但它们所见证过的热闹繁华却再也没有了。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首《乌衣巷》是《金陵五首》里面的第二首。乌衣巷在金陵城南门朱雀桥附近,相传这一带曾经是东晋谢安、王导他们豪门贵族居住的地方。

朱雀桥横跨在秦淮河上,是当年居住在乌衣巷的王谢他们去往城中心的必经之路。当年应该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现在这朱雀桥两边都长满了野草,一片荒芜落寞。

乌衣巷上空夕阳西下,残照当头,看上去破败荒凉,哪里还有从前那种热闹的影子。王谢当年雕梁画栋里筑巢而居的燕子,经过一代一代,都到了平常老百姓家里去了。

孔夫子早就说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大唐,都城也变成了长安,这金陵已是物是人非啊。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开场就说了,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只有月亮还爬上女墙,只有夕阳还挂在乌衣巷口,世上只有这日月是永恒不变的,它见证了多少人间繁华。但繁华如梦,万事万物都是过客,人走了一茬又一茬,王导、谢安那么显赫,他们也跟着走了。

刘禹锡读过那么多书,经历过那么多潮起潮落,他当然知道石头城的盛衰,知道人世的沧桑。他没到过石头城,就凭他一生的周遭际遇,便能把金陵写得活灵活现。

唐朝经历安史之乱以后,宦官当道,藩镇割据,皇帝成了空架子,掌控不了局面,国家动荡,人民痛苦。刘禹锡虽然参加政治革新失败,但始终忘不了他的大唐。他这是借慨叹六朝的兴衰来提醒皇帝和那些当权者们。

我去过南京几次,我是读过李清照“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而去的,我是读过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而去的,也是读过刘禹锡的“朱雀桥边野草花”而去的。

在南京,朱雀桥还在,乌衣巷还在,这些都成了历史的陈迹,人们并不再在乎它们。但这个六朝歌舞繁华之地,尽管它历经沉浮,几经波折,它的每一个故事对我们依然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