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玉新解】扑朔迷离的玉鞋底

 睫毛上的风尘 2020-01-03

这对玉片,做工粗糙,腐蚀严重,看上去像是没有加工完的半成品,然而,在这对玉片上的意外发现,竟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

阐史君——讲述古玉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为您破解古玉密码!

看到照片大家肯定和阐史君想的一样,这不就是普通的石头吗?这件看起来像铲子一样的器具不但材质不好,加工的也十分粗糙。通过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的检测,专家发现这件制造十分“不走心”的器物确实是玉质的,只是玉质不好,石性很强。通过进一步的微痕检测发现,这件玉器不仅没有纹饰,而且打磨也非常“不走心”,仿佛工匠只是漫不经心的磨了那么几下,连打磨的痕迹都还保留着。

然而这件器物却存在一个小小的谜题,专家们发现它的半椭圆形的一侧有一个楔形凹槽,而且凹槽经过了比较认真的切割和打磨,专家们也不清楚它到底是作何用途,有人猜测这是一件玉梳背,前方的凹槽用来插入木质或竹子的梳子齿。

但是阐史君印象中的梳背都是玉质晶莹剔透且纹饰精美华丽的,如果说这是贵族少女用的梳子的话,选择这样的玉质而且没有任何纹饰装饰,甚至连打磨都很粗糙,很难理解会有喜欢这样梳子的女性啊……

那么这件东西到底是不是玉梳背呢?如果不是玉梳背这又是件什么器物呢?

这个小小的谜团在几年后终于解开了,在月河墓出土的另一件玉器上,专家们发现一件标示为“玉铲”的器物上有一个小小的突起,与之前所发现的玉器上的隼基本吻合,但是这件“玉铲”腐蚀非常严重,突起处的百分之八十都已经被腐蚀掉了,只留下这不足1厘米的突起,如果不是这仅存下来的小小突起,也许我们现在都不知道这两件玉器的功能和作用。

专家们很快将两件玉器找了出来,与后来发现的“玉铲 ”往上一对,完全吻合,四件玉器放在一起材质基本相似,连切割的痕迹、切割的方法、打磨的程度都是一致的,结合后的整体长28.5厘米,宽9.5厘米,差不多相当于43码的鞋子。经过专家的再次核查,发现这几件玉器出土的位置都是墓葬的西侧,也就是墓主人脚下的位置,也就是说,这四件玉器结合起来,正是墓主人的玉踏——玉鞋底。

发现这对玉踏的意义在于,这是西周时期的葬玉制向汉代金缕玉衣过渡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在这之前玉踏都是象征性的存在,没有如此具象的“鞋底”设计。除这对“玉鞋底”之外,这个墓葬一共发现了近700件小玉片,它们成组出现,形制大小一致,很可能当时它们都是缝缀在一件织物上盖在墓主人身上,也就是金缕玉衣的雏形。

版权声明:文章中图片及文字均为阐史君及古玉密码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