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会好吗 | 从陈春花到罗振宇,5场跨年演讲看这5414个字就够了

 wzw69 2020-01-03






“2019年的冬天,靠熬是熬不过去,
必须要靠创新。
跨年演讲,商业财经作家吴晓波说,
这一轮春夏秋冬的交替中,
有很多的人要离场,没有关系。
会有无数的新的品牌、新的创新、新的模式诞生,
我们满心欢喜,期待这些诞生一一出现。
罗振宇的跨年演讲,今年没有刷屏。
但更多人记住了他的这句话。
“做事的人,不是在解决一个个想象中的问题,
而是回应一个个真实世界的挑战。
什么叫“做事的人”?
不是置身事外,指点江山。
而是躬身入局,把自己放进去,
把自己变成解决问题的关键变量。
法国作家加缪曾经说过:
不要走在我后面,因为我可能不会引路。
不要走在我前面,因为我可能不会跟随。
请走在我的身边,做我的朋友。
这个元旦,我认真梳理了5个经济学家、
学者、知名商业顾问的商业思考。
试图从中,找到2020的开启脉络。

2020,春天会不会来?
一定会来,当然。

↙ 拉至文末,加入呼啸成长会,

2020年我们一起变更好







管清友:
2019,为什么我们赚钱这么难?


“2019,为什么别人赚钱那么容易,我们赚钱那么难?”
某网红直播月赚80万,卖鸭仔饭阿叔十栋出租房让人眼红,程序员买几套别墅等——为什么身边的人,总能轻轻松松地赚到钱?经济学家管清友一针见血地说:“当今,我们面临着无数的幻觉。纸面富贵迷人眼,说的估计就是这种状态。 ”
“整个社会风气、市场氛围开始变得焦灼、焦躁,不是因为挣不到钱,而是觉得钱挣得太慢了——为什么我要现在才挣到10个亿,你看某某某的市值都过200亿美元了。”管清友认为,这就是一种假象,整个世界都陷入了虚假繁荣。
互联网行业里很多业态的高估值模式。技术驱动、模式创新再加上流动性的配合,使得过去10年里,出现了大量独角兽。有的扩张非常快,几年之内就可以IPO,市值动辄数百亿人民币、数百亿美元,投资者们也有通畅的退出通道。 
2019,互联网大量裁员,其实,不过是泡沫破碎——有的企业停不下来,因为这种变化导致心肌梗塞;有些企业先知先觉,踏准了节奏,慢慢调整资产负债表、降低杠杆。

2020年,管清友老师认为,所有企业都必须回归本源。
1)从公司规模看,
从过去的大而不能倒,转向小而美。

越来越多小而美的公司会被市场接纳,它们可能规模不大,但是做得很精致,没有高增长,但盈利很稳定,它可能是一个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这样的公司会受到更多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的投资人的青睐。 对于那些大而不能倒的公司,甚至是一直扩张停不下来的公司,是比较危险的。 
2)从经营策略看,从快速扩张转向稳步推进。
在过去这十年或二十年内,中国骤然崛起了很多巨无霸,很多快速扩张的企业,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各领风骚两三年,然后就销声匿迹了。反而是那些稳扎稳打的企业,扩张速度可能没那么快,但抗风险能力强,存活率更高。 

3) 从经营角度看,流量红利真的过去了。
过去几年,流量型公司最受大家追捧,但我们也知道,流量红利真的过去了。投资人和市场已经开始越来越不相信这样的扩张——利用大规模补贴,利用监管漏洞,利用所谓的隐私。 
这个时候,流量型公司如何从流量扩张向流量变现转变,如果无法实现这种惊险的跳跃,还会有流量型公司因资金断裂而死掉,这个过程会极其惨烈。



刘润
产品是源头,把千钧之石推上万仞之巅

2019,商业为何难?
知名商业咨询顾问刘润认为:大部分公司“产品60分、营销90分”,却自以为“产品90分、营销60分”,这种认知偏差,就会导致比较严重的战略问题。所以,想要解决公司的问题,首先,你要清晰地知道你的核心能力,到底在哪里?
产品、营销、渠道,这3件事情,都非常重要。每1件,都可以帮助你创造更多的顾客。但是,你一定要搞清楚,这3件事情,到底哪1件“对你”最重要?你的公司,是在创造价值,还是在传递价值?你的核心能力,是产品,还是营销,还是渠道?
很多人,产品卖不出去,核心原因是产品势能不足。产品不够吸引力,那就只能用营销来补。营销也不行呢,就用渠道来补。渠道也没做对的话,就只好搞些赠送活动,降价活动等,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刘润评价,产品是企业经营的源头,是把千钧之石推上万仞之巅。发展到今天,无数血泪教训告诉我们:唯有产品创新,才能不同;唯有不同,才有红利。产品创新红利,包括3种:流程效率创新、用户体验创新、工程技术创新。

网购为什么能搞垮实体店?因为同样品质的商品,网购的传递成本下降,大家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买到,这就是流程效率创新的典型方式。

用户体验创新,是我们的一个短板。这是大部分中国企业,尤其是面对消费者的、创造价值的企业,可以大力改进的一个方面。产品不是实物,产品是实物给你带来的体验。

从四个角度去思考如何提高用户体验——便捷、品质、有趣、设计。

其次是社交红利,包括:引爆圈层、零距交互、新媒崛起。如果说,你的用户为你传播,是因为产品价值打动了他。什么价值?比如,有用的内容。再比如,愉悦的阅读体验。作为企业,你一定要像重视产品一样重视内容。

再次,在渠道环节,我们要抓住流量红利。有人说,现在淘宝、天猫上开店,效益已经远不如从前了,能赚到钱的商家越来越少,电商时代的流量红利已经基本消失。

上哪去寻找新的流量红利呢?
答案是:社群经济、口碑经济、单客经济。


湃动咨询CEO沈帅波:
如果你的策略是平庸的,
你的命运注定是备胎

2019,到底什么人才真正赚到钱?

湃动咨询CEO沈帅波老给出的答案是:新兴富人。

新兴富人有这几个特征:1、做的事情大多数人看不懂;2、巨头看不上;3、高度垂直,具有一定隐秘性。

沈帅波说,2019年的1个热门,就是宠物经济。很多人大脑里第1能想得到的是,宠物的护理、买卖、美容,到美容就结束了。 数据表明,宠物医疗更挣钱,据说今天宠物医疗已经跟莆田系以前一样了。他会说你的狗已经得高血压了,并且把这个毛病说得很重。但你的狗并无法告诉你他没有得高血压。
沈帅波说,还有一个更隐秘的宠物殡葬,很多一线城市的商住房卖给了别人,一个个都放了宠物的骨灰,如果到了清明节左右,你们家隔壁突然出现好多人就有可能是这个原因。 
2019,还有哪些企业用哪些方式在赚钱?

沈帅波用数据告诉大家答案:美的开了数百家专营店,自己有几十家旗舰店占领搜索的流量,占领你的页面,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矩阵。再比如,以前我们对南极人的认知就是卖保暖内衣的,今天南极人什么都卖,主要卖标,因为天猫上有一个运营规则就是你必须要有品牌,你才能开店。
那么,你很有可能在天猫上能买到一条南极人的丝袜。每卖掉一双丝袜,丝袜厂就给南极人一个固定的提成,就跟迪士尼模式差不多了。
沈帅波说,今天,缔造出一个十亿级企业很难。但当你有了渠道资源、运营能力、团队和资金的时候,做出10个1个亿的品牌比做出1个10亿的要简单1点,这就是森马的矩阵逻辑。森马做了大量的矩阵品牌,每个都做到1个亿左右的规模,拼出了最赚钱的服装公司之一。

“如果你的策略是平庸的,你的命运注定是备胎”。沈帅波说,在我们的整个消费品创新里面,审美提升是一个巨大的空间。

消费者翻牌子的时代已经到来,
未来市场最重要的考核点,
就是用户的增长与心智的占领。


陈春花:
2020,你跟谁共生,你需要不断逼问自己


“以前,规模的确很重要。但是2020,可能更重要的是变化速度。”组织学泰斗教授陈春花,讲述自己的一个亲历故事:
在20年前,她在南京大学教书时,一个学生跑来说:老师,请您做顾问。春花老师问企业多大,他说有2亿规模。春花老师说,不要请我,因为太小。因为对于1个2亿规模的企业而言,请管理教授是浪费成本。
2亿规模的企业最安心的是什么?把所有资源、所有精力投向顾客,投向产品,并不需要在管理上花太多功夫。20年过去,他真的跑来了说,我终于安静地做到20亿。春花说,还是不行,因为今天规模不重要。

2019,哪怕很小的企业,也会几何倍数增长,哪怕很大的企业也会断崖式下跌,这就是数字化跟以往不太一样的地方。
今天的数字化,跟以往不太一样地方在哪呢?数字化通过各种形式进入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形成新产业组合。比如数字技术跟教育的组合,就有了一个之前没有的行业——知识付费;数字技术跟出租车组合,就有了滴滴出行;数字技术跟金融组合,就有了以前没有的电子支付。我们可以放开去想,数字技术渗透到产业任何环节的时候,其新组合超乎我们的想象。
面对2020年,春花老师说,共生是一种生存方式。你跟谁共生,要不断问自己。2020年经营环境当中有4个最重要的变化,而且都是机会。
第1个关键词是价值增长。

驱动增长的,并不是大家想象的技术,而是价值。也就说,当你真正能为顾客创造新价值时,那么完全可以实现增长。
第2个关键词是协同共生。

你一定要找到协同共生的伙伴,你跟谁去协同,跟谁共生,要非常明确,今天一定训练自己。常常说对手是谁、同行是谁、要把谁打掉,基本上是会死的,因为你不知道对手是谁。
第3个关键词是存量增量。

存量是原有核心业务,要做穿做透,在这个基础上超越原有核心业务,找到新的增量。简单说,就是激活存量,探索增量。今天任何一个企业,不可能是单业务,一定要有能力驾驭双业务。在驾驭双业务的时候,不是把原有业务扔掉,而是在原有业务当中做出价值点来,做得更透,然后再去做新业务,给新业务成长空间。
第4个关键词是互动信任。建立更广泛的互动和信任。

罗振宇:
2020,真的没有机会吗?


罗胖的跨年演讲提到:2019年,天猫彩妆品牌冠军是谁?

完美日记,一个全新的中国品牌。

如果倒转10年前,做1个新品牌,干个实业,2年,你连工厂投产都不可能。更别说,做品牌、通渠道、上规模,那都是需要花时间才能熬出来的事。为什么完美日记只花2年时间就能当第一呢?

因为它很好地借助了中国新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指的不仅仅是铁路、公路和机场。它指的是一个创新者可以放心甩出去,让别人干的所有事。在今天中国的市场上,你要想做一个新的化妆品品牌,很多事你不用自己做了。

你只需要做好一件事:定义好你的那个不可外包的核心能力。比如,洞察用户、连接用户、把用户服务好。

我们再看一眼中国的新基础设施——
假如我有个靠谱的方案,这个方案怎么变成货呢?中国庞大的制造业实力是我的后盾。

有了货,货在哪儿卖?中国强大的电商平台就是我的基础设施,通过它,可以触达8亿用户。电商平台的下面是发达的物流体系。1美金的平均快递成本就可以通运全国。这事在全世界都是奇迹。

有了这些基础设施,哪怕你身处在一个偏远的农村,只要你懂需求、会表达、能沟通。你都可以把这些基础设施利用起来,成为你自己的抓手。把茄子辣椒西红柿卖出个花来。就地致富,就地崛起。

所以,当我们乐呵地在抖音和快手上看农村小哥带货、卖当地土特产的时候,你只要抽身一看,看到的是一个全球唯一的、一层一层累加的、规模、深度、复杂性都极其恐怖的新基础设施体系。

再来看第2个机会,咱们还是从一个场景说起。2018年2月,有一个中国品牌来到了纽约时装周。他们做了一件简单粗暴的事情,把4个中国字,四四方方,绣在胸前。

这个设计,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炸了。疯狂转发的是谁?年轻人,95后。他们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李宁本人是何方神圣。他们只是单纯觉得,胸前那四个方方正正的汉字“中国李宁”,好酷,厉害啊。

2019年李宁最潮的一款鞋,你知道00后们对它最大的赞誉是什么吗,除了其中的二次元精神,还有一个我怎么也想不到的词:「踩屎感」。什么意思?就是走路时感觉鞋子又软又跟脚,就像踩在屎上一样。年轻人们会在社交媒体上写:吹爆它!

你看,这就是“中国李宁”这个品牌,在年轻一代消费者心里的样子。凭借“中国李宁”这个子品牌,李宁公司沉寂多年之后,销售额首次进入百亿人民币俱乐部,股价涨了三倍。请问怎么解释这件事?从李宁到中国李宁,把中国两个字堂堂皇皇地写在胸口,瞬间引爆了当代年轻人内心原有的那份骄傲和认同。

唯一合理的解释,也是四个字——中国红利

再比如,2019年,淘宝上好几家汉服店,销售额不声不响都过了亿,最多的一家一年卖了4个亿,买家都是年轻人。你怎么解释?只有一个解释,因为中国文化符号。

2019,故宫IP带火了一批网红爆款,背包、胶带、口红、月饼,好像什么都能带。你怎么解释?只有一个解释,因为中国文化符号。

今天几乎所有的消费品类,
都迎来了一个通过中国红利而再做一遍的机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