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选择困难症”怎么治

 舍得斋主 2020-01-03

2019年12月30日   12: 解放周一/博闻·连载·广告    


从人类起源开始,我们大概经历了300万年的物质紧缺时代。也就是说,在300多万年的人类历史中,大部分时候人是吃不饱穿不暖的。即使是最先实现富裕的美国,完全解决温饱问题也是在上世纪50年代之后。如果把整个人类的自然发展阶段按比例浓缩成100年,解决温饱问题就只是最后一天中午的事。然而,日子越过越好之后呢?各种“富贵病”开始迅速泛滥,比如“选择困难症”。

从传统的经济学角度讲,一个理性的人根本不会有选择困难的问题。某个人若对过多的选项感到厌烦,最简单的解决方案就是用手遮住选项。不看,一切就都解决了。但人们偏偏不会这样。

美国的理查德·赛勒曾经对人的选择和快感的关系做过一系列研究。结论是,如果一个人可自由选择的选项在一定范围内,人们的幸福感会随着选项的增加而增加,而当选项达到一定数量时,人们的快感会出现下降,而且速度很快。

人选择的目的是从选项中挑出最优结果。假如选项只有2个,人们的比较次数就是1次;如果选项是3个,比较次数就上升到3次;如果选项是4个,人们就要比较6次……

面对海量的比较,人们会有两种态度,一种是逃避,另一些人会选择坚持比下去,他们就是选择困难症患者。

选择困难症的痛苦除了上边所说的“选择疲惫”,还有“机会成本吝惜”。因为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在某一领域所面临的选择并不是那么规则。这里所说的“规则”的意思是,选项a好于选项b,选项b又好于选项c,那么比较a和c是非常容易的事。而实际上呢,选项之间互有长短,人们做选择时通常会出现a好于b,b好于c,但c又和a难以取舍的情况。在这种必须对选项取舍的情况下,人们脑中会出现一种机会成本叠加的幻觉。机会成本的意思就是,一个人如果在诸多选项中选择了a,那么他的机会成本就是除了a以外的那个次优选项。而选择困难症患者在复杂的选项挑选中,由于选项之间互有长短,会把选择a的机会成本误认为是其他选项的叠加,也就是b+c+d+e……这样的机会成本当然要大于a对选择者的效用。所以,在这种选择中,挑选任何一项,选择困难症患者都会出现非常不满意的心理。

对此,有专家给出了心理层面的建议:1.弄清你最重要的目标是什么,次要的东西可以忽略;2.生命长着呢,不要想着一次解决所有的事,想开点;3.学会借助前人的经验和规则;4.即使选错了又怎么样?不要给自己的选择加太多心理压力;5.最重要的是,别忘了,所有选择是为了快乐。

(本文摘编自《第一财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