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所为与有所不为

 庄子吴松柏阅读 2020-01-03

有为对于每个人而言的确是一个褒义词,人们也喜欢这个来称赞别人,什么“年轻有为”“颇有作为”,这是说明这个人的确做了不少事情,有了不少的业绩。

     这并不是我谈的重点,今天我想说说“有所为”与“有所不为”。有所为,就是做了哪些,有所不为,就是不做哪些。我们在很多时候并没有真正明白那些是要为的,哪些是不必为的,而更多的时候是按照别人要求去为的。比如学生,相当一部分学生,他们并没有真正搞清楚“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区别。老师布置的作业或者练习,有些人他们是不分主次轻重,统统去做,以完成作业为第一目的,这不能说不对,但是如果老师布置的那些作业对于他这种基础薄弱,能力不强的学生而言有一部分根本无法完成,怎么办?难道一定要坚决执行老师的任务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定去完成,不睡觉都得完成。这样可以吗?如果单从学生的态度来说值得表扬,但如果从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收获来看,这种方式是严重的浪费,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如果时间长了,还会严重的影响这个学生的学习情绪与学习心理,因为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哪一个人受得了?所以从这个层面来思考,学生能不能搞清楚“有所为”与“有所不为”就显得十分重要。如果这个学生明白了自己的实际情况,也了解老师所布置的作业的难度,事先能与老师沟通清楚,明确自己的定位:只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题目——“有所为”,也明确自己当下暂时花时间不可能做出来的题目——“有所不为”,重点突出自己做了之后会有收获,会有帮助的题目,这样做是有可能改变这个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成绩的。虽然不可能一下子提高到什么很高的成绩,如果这个学生能找准自己的薄弱点与缺漏点,又能用恰当的方法来补缺补漏,成绩的进步并不是不可能。虽然不可能成为最优秀的那个,但至少也不至于付出汗水与努力却一无所获。这是从学生学习方面来谈“有所为”与“有所不为”。

     我们这些成年人其实每天也都在面临这样的命题,只是跟学生的表现形式不太一样,但本质却可能是相同的。无论我们从事哪一个职业,我们每天都得面临着种种的选择——工作繁多,任务繁重,以我们的时间与精力要把工作全部做完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可能的。怎么办?必须作出“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选择。挑选出哪些是最为重要的工作来做,最为关键的事情来完成,而那些并不是最重要,或者至少暂时不是很关键的事情,我们一定得暂时舍弃,否则这是完全可能影响到我们一天的工作质量与效率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正是“有所不为”才成就了“有所为”,如果所有事情都是重点,都是关键,其实所有事情都变成了不是重点,不是关键了。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时间有限,我们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那么多事情。所以,“有所不为”是为了更好地“有所为”;而要真正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白自己需要什么,自己能够做什么,当然更有清楚自己不需要什么,自己不能做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