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情绪导致80%的疾病,其实是90%

 刘小庆变色毛巾 2020-01-03
编者按:
与小C妈妈没见过面,加过微信,也没咋聊过,了解她是通过她自己公众号的文字,真实。她写的都是自己的感悟,很有同感,特别是以下一文,写出了自己也想表达的,只是我的文字表达能力的确不好。好文章值得分享。


本文作者:我是小C妈妈
本文来源:公众号“温暖的镜子”

很多人对为什么很感兴趣,丁师都是直接表达事实,但是因为事实太简单了,简单到令很多头脑强大的人难以相信,而我也曾经觉得,怎么可能这么简单而不去做。但当我做了之后,发现确实是这么回事儿,也明白了为什么是这么回事儿。但是,有更多人要明白了为什么才会去做,所以才有了这些为什么为标题的文章。

为什么情绪对健康的影响超过外部因素(可以说是完全的碾压),因为在无觉知的情况下,情绪是时时刻刻控制着我们的神经,如果神经是一直紧张着(很多人是紧张着但自己不知道),那么相应部位的肌肉就一直收缩着,绷紧着,血液循环就会受阻,导致局部微循环不通畅,然后新陈代谢产生的垃圾代谢不出去,营养不能充分供给,(对寒凉,劳累,外力损失等因素适应力下降),相应部位就容易出现疾病(或衰老)症状。
 
而外因只要不是持续性的,靠人体的自身免疫,很容易自愈。就算是持续性的,比如抽烟喝酒,很多百岁老人,心态好的,抽烟喝酒吃肉,也没多大影响。(当然,或许他们不抽烟不喝酒的话能活的更久)
 
外因比如受凉,晚睡,周围环境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多,抽烟,喝酒,吃肉,久坐不动,这些虽然会对我们健康有一定影响,但在我们免疫力正常的情况下,这些外部因素造成的伤害很容易就能恢复。因为智能的身体,只要有机会就会去修补需要修补的地方。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80%的情绪会以攻击身体的方式消化自身情绪困扰,自然冲击疗法认为,超过90%的疾病是由情绪造成的,因为意外事故中,有一半也是因为情绪造成的,比如吵一架就跳车,心情不好就喝酒开车然后坠河,吵架摔门而出之后意外从楼梯上掉下去,因为边想心事边工作导致工伤等等,因为情绪造成的意外事故说一半都保守了。
 
理解了这些,就能理解:为什么有人天天玩游戏却不近视,有人抽烟喝酒晚睡,身体却比我们生活习惯好的人好很多,有人长期坐在电脑前却不得颈椎病。不爱刷牙也没蛀牙。
 
我自小就牙齿不好(确切的说是牙龈萎缩,动不动就牙龈炎)但从来不得口腔溃疡和蛀牙,从小容易上火全身长痘,怎么吃都不胖,我一直以为,别人跟我体质不一样,后来才发现,是性格不一样,性格就是情绪的积累。。。体质归根结底就是性格导致的。
 
这样推理,如果从小心态又好生活习惯也好,那应该要活脊柱动物的正常寿命200 岁吧。
 
那怎么才能没有情绪呢?其实特别简单,有情绪的时候觉知一下自己。
 
比如生气的时候,知道自己在生气,那么在知道的那一个瞬间,就会不生气了,每次生气都觉知的话,生气的时间会越来越短,只是觉知,不需要控制,生气就生气,不是告诉自己不应该生气,而是知道自己生气了,不去评判该不该生气。
 
知道自己生气了是一个念头,生气也是一个念头,它们是不能同时存在的,所以知道自己生气的那一瞬间是不生气的,但是可能下一秒又生气了,那么再提起觉知,知道自己生气了,就这样反复练习。生气的时候,会觉知的越来越快,生气的时间会越来越短。
 
我现在能做到一生气马上就觉知,生气的时间很短。以前我要是跟谁生气,我一个月不跟对方说话或者老死不相往来都是没问题的。还觉得自己特别有个性,其实是心量太小。
 
等生气过了之后,可以来回想一下,自己因为什么生气,有情绪是执着于一个标准,发现这个标准,放下它,以后遇到同样的事情就不会再起情绪了。
 
比如,我生气通常是因为大C(老公)做事情不符合我的标准,以做家务为例,我认为打扫卫生应该把角角落落都打扫干净,饭后洗碗应该把整个厨房都收拾干净,这是我自己的要求,我认为这是很基本的要求,他每次洗碗就单纯的洗碗,打扫卫生就只是把表面做一下,以前我就非常生气,但是我不说,我认为这么简单的事儿没什么好说的,自己眼里就没活儿吗?所以我常常生气,他却不明白我为什么生气。
 
现在我明白了,我生气(有情绪)是因为我心里有一个标准,我认为应该如何如何(我认为对方应该主动打扫的很干净,而不是需要我提醒才去做),对方达不到我的标准,我就有情绪。
 
发现了这个标准,放下这个标准之后,我依然需要把卫生做的很干净,角落都要打扫到,并且希望不用我提醒他自己做到,那么可以跟对方主动沟通,直到达到自己的要求,或者对方也提出,角落里不需要每次都打扫的很干净(一周一次就可以了),如果我也觉得有道理,那么我们达成一致。
 
或者我认为每次必须要打扫角落,但是对方就是不愿意(就是认为没必要),那么对方打扫完之后,我可以自己去打扫角落,由此可见,放下标准,只是为了让我们自己没有情绪,而并不会降低我们的生活品质。
 
所有的情绪都是因为我们执着于一个标准,发现并放下这个标准,自然而然就没有情绪了,然后该干嘛干嘛,自己想做成什么样,完全不受影响。很多人误以为放下标准后生活品质会下降,那估计是对放下有误解,放下不是放弃,放下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享受当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