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隶书的书体变化

 青木森森 2020-01-03

隶书是在篆书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字体,但它并非从小篆演化来。

隶书的书体变化

大量出土的秦简和汉简,也包括更早的墨迹资料,清楚地表明,在铭刻书体之外存在一条日常书写的演化线索。这是一条从未间断的线索。隶书是从日常书写中发展、演变来而来的。

隶书的书体变化

把商代陶片、侯马盟书、郭店楚简、青川木牍以及后来的秦简和汉简按时间顺序排列,隶书的起源和演进一目了然。尽管这些墨迹属于不同的地域,但是在用笔方式、结构简化等方面都保持着着连续性。

隶书的书体变化

隶书的成熟,是在西汉中后期,但在秦简中已经表现出隶书的某些特征。

隶书典型形态的确立,主要有这样几个特征:1.笔画有简单弧形变为有几段弧线结合而成的复杂曲线。笔画形状由柳叶形变为波浪形,这便是典型的'燕尾';

隶书的书体变化

隶书的书体变化

2.笔画由均匀变为粗细对比强烈而突兀;

隶书的书体变化

3.笔画方向发生变化时,由弧线变为折笔,方框出现。

这些关键的变化几乎都出现在西汉中后期。

这里所叙述的形态变化包括了从先秦到秦、汉日常书写的绝大部分情况。特殊的状态是存在的,例如这件双面书写的木牍,横向笔画小心翼翼地保持水平,而且距离均匀,产生了特殊的装饰趣味;结构受到战国金文的影响,字结构外形随结构的疏密而随机处置;笔画中只有直线和简单弧线,连续性较差。我们无法把它放在墨迹自然演化的序列中。如果把它放在某件战国铭文的旁边,倒是一个很好的注脚。它很可能是某种追摹古风的产物。这件木渎说明隶书形成时,不仅存在按日常书写状态的自然演化,也存在着意向前朝各种非手写风格的模仿——这是在书体演变的各个阶段都可以见到的现象。

隶书的书体变化

由于以前少有见到秦汉简牍的机会,汉代石刻成为隶书的典型样式;汉简的大量出土,使我们见到了汉代日常书写的真实面目,这使我们对汉代的石刻的感受也有了一些新的支点。

刻石皆有特殊的目的,一般书写时力求庄重,字体排列、书写风格都要受此制约,但与日常书写也不会截然无关,而且书碑者也必定是日常书写的高手,因此石刻中总会保留着与日常书写的某种联系。如《王舍人碑》,1982年出土,许多字字口非常清晰,点画便保存着浓厚的书写意味。从这样一种思路出发去观察汉代石刻,会产生一些与前人不同的感觉和认识。

隶书的书体变化

残缺,是古代铸刻作品引发人们想象之处,人们由此出发,创造出各种新的用笔方式。后来篆书、隶书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这一点。

汉代隶书石刻风格繁复。总的来说,西汉前期石刻数量较少,风格质朴,波拂也不明显,随着时间推移,书写越来越精致,每一件作品的风格也越来越鲜明。

《莱子侯刻石》,西汉末年。从平整逐渐变为率意、散漫的过程十分动人;框线与字融为一体,似乎也成为作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隶书的书体变化

《鄐(chu)君开通褒斜道刻石》,摩崖刻石。人们书、刻时大概仅仅是为了记录史实,只是根据石壁的起伏和纹理,怎么方便怎么书写,于是才有了这件不可思议的作品。大部分笔画平直,使人感觉到浓厚的'篆意';处理字结构大小、外形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几乎毫无顾忌,但这种排布中始终有一个因素在起着引导的作用,那就是连续书写所带来的空间感觉的连续性。

隶书的书体变化

《石门颂》,笔画粗细变化不明显,但其中隐藏着提按与使转的微妙变化,如果不能感受到这一点,是没法临写这件作品的。

隶书的书体变化

隶书的书体变化

隶书的书体变化

《礼器碑》,安静、从容,方框结构端正平直,对称结构、平行横画的距离等都处理得非常细致,但所有这些都没有影响到作品中所蕴藏的某种灵性。

隶书的书体变化

隶书的书体变化

隶书的书体变化

隶书的书体变化

隶书的书体变化

《西狭颂》,结构方正,排列紧密,笔画因此未能像其他碑刻那样飘动,但丝毫没有影响其结构的宽阔、生动,笔画厚重、敦实,富有天趣,拙朴而又不失书写的流动感。

隶书的书体变化

隶书的书体变化

隶书的书体变化

《曹全碑》,笔画圆转、飘逸,华贵雅致。作品如经过流水的长期冲刷,具有卵石般的质地和永不重复的外廓。

隶书的书体变化

隶书的书体变化

隶书的书体变化

隶书的书体变化

《张迁碑》,方笔圆笔并用,有时同处一字中而带来复杂的感觉,貌似质朴憨厚,其实随机处置,不可端倪;字结构棱角分明,但与笔法上的变化结合在一起,外廓与内部空间变化微妙。

隶书的书体变化

隶书的书体变化

隶书的书体变化

《石门颂》以下数件,都是东汉后期的作品,它们代表着汉碑最为成熟的一批作品,值得注意的是,它们集中出现在不到40年的一段时间内。它距汉简中隶书的确立已经过去200年。

在这些书刻精美的汉碑出现同时,也存在各种草草刻制的文字,这些文字反映出另一种情趣。如《安国墓祠题记》,笔画似用单刀一次刻成,虽然隶书笔画的走势运刀,但粗细、转折已无精确可言,一面光洁、一面崩出石花的笔画与风化痕迹的情趣完全不同,而与后世印章边款线条暗合;内部空间的均匀性有很好地控制,字结构松动活泼,偶尔出现了攲侧增添了天真的情趣。

隶书的书体变化

再如《永寿四年题记》,1939年重庆沙坪坝崖墓中发现,记载修筑墓室的时间。信手写来,随手刻凿,天趣、力量、完整性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其中尤可注意的有两点:(1)大部分横向笔画基本保持平行,维系了字迹的整体感;(2)上部到下部,粗与细、随意与方整的逐渐变化极为生动。

面对这么多风格迥异的作品,人们自然会提出一个问题:当时人们对个人风格到底有无意识?这些风格迥异的作品到底是自然形成的还是竭力追求的结果?

隶书的书体变化

从甲骨刻辞中,我们已经能够清晰地分辨出不同的个人书写风格,但这是否是人们有意识追求,难以论断,但是汉代情况有所不同。当时能接触到甲骨刻辞的人数可能非常有限,但碑刻矗立在公共场合,人人可观赏、评说,作者自己也便于审视,这不能不推动人们对书法更深入的感受与思考。关于这一点,虽然没有留下记录,但是可以断言,字体的扩大、公众的观赏,对书写具有重要的影响。

展示是人们追求个人风格的充分理由。

曹魏时期,碑刻仍用隶书,但由于楷书的影响,提按顿挫加入隶书中,渐渐远离汉代风范,结构亦刻板。少数作品能承续东汉末年的书写风格,但已无开创新意的力量。

此后,隶书有三次复兴:一次是北齐,一次是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第三次是清代。

北齐享国时间很短,但佞佛之风盛炽,北朝留下的有纪年的刻经,多是北齐及随后若干年中的遗存。6世纪楷书已经比较成熟,但北齐刻经大都有隶书笔意,想必是为了追求庄重、高古,但去隶书时代已远,便不如汉代的圆熟,作品楷、隶夹杂,结构舒展而又有几分稚气,气象开阔,别有意趣。

隶书的书体变化

《金刚经》刻于泰山东南麓一个石坪上,字径50——60厘米,虽然经流水冲刷、自然分化,但至今仍存1000余字。一般认为是北齐时所刻。由于字径大,笔画较粗,又经风化,笔画的边缘是不清晰的,拓制时如何控制笔画的形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者的理解,因此不同拓本效果有很大的区别。

北朝著名刻经还有冈山刻经、尖山刻经、铁山刻经等。

唐玄宗李隆基喜欢隶书,亲自书写隶书上石,这影响到当时的风气。传世唐代隶书碑刻大部分出自李隆基在位的开元、天宝年间。

唐代隶书受楷书影响,结构严谨,但笔法中提按明显,如徐浩《嵩阳观记》、梁升卿《御史台精舍碑》、史惟则《大智禅师碑》等。

隶书的书体变化

梁升卿《御史台精舍碑》,结构匀称,用笔纯熟,也许是因为离开隶书时代远了,对隶书的典型笔画极力强调,以至一眼望去,只见波磔。

后世的书写者不明白,隶书所有笔画都是一种统一的运动方式所造就的整体,即使一个短短的没有波磔的笔画,与那些波磔起伏的笔画,都是用同一种笔法书写出来的。

清代是篆书和隶书复兴的时期,许多书家的隶书都设法写出了自己独特的面貌。下面是其中几位重要书家。

隶书的书体变化

郑簠(fu)为清代最早以隶书知名的书家,他用提按的方法造成笔画的跳荡,结构与这种笔法结合在一起,生动而有意趣。作品实际上离汉代的隶书已经很远,不过是借助隶书的基本特征而创造自己的书写方式。他的成功处,在于作品中各种因素融合成一个非常协调的整体。

隶书的书体变化

金农,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他似乎要在每一个领域都开创出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的隶书横粗竖细,按说这是难以被人接受的写法,但节奏的敏感、生动和结构的强烈个性结合在一起,给人以无法磨灭的印象。

隶书的书体变化

在邓石如的笔下,清人才开始认真地考虑进入隶书的传统。笔触质朴浑厚,但绝不是小心翼翼,严谨中夹杂着许多小小的放纵,从而避开了浑厚容易带来的板滞之弊;结构紧密,但从不曾因此而妨碍笔触的生动感觉。

隶书的书体变化

伊秉绶的笔画看似简单、呆板,但从原作中可以看出,这样的笔触中竟然包含着节奏与力量的丰富变化。作品厚实而生动。他绝不肯套用前人的结构。他似乎找到了一个想象的支点、安排结构的支点。这个支点,可能就是《鄐君开通褒斜道刻石》。

隶书的书体变化

隶书的书体变化

隶书的书体变化

隶书的书体变化

隶书的书体变化

隶书的书体变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