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聊亲子教育(5.1)之人生机遇篇

 01一线 2020-01-03

文|01一线

古人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明孩子的格局决定未来。现在的人一般认为,格局的形成大致分为三个两段:0-6岁智力辨识发育阶段、6-12岁自信责任养成阶段和12-18岁兴趣独立形成阶段。限于篇幅太长,本文仅聊聊0-6岁之间的亲子教育。

一个孩子的成长规律表明:0-6岁是智力发育最快的阶段,50%的智力在4岁前形成,聪明不是脑细胞有多少,而是脑细胞间的连接有多少。在某方面刺激多,脑神经元较粗。在某方面的智力就发达。这个阶段更能体现“和谁在一起,真的很重要!”的机遇和意义。这个机遇期,孩子的生活主要在家庭教育。孩子主要表现在观察和模仿大人,朦朦胧胧的表现似乎也开始在审视这个周围世界,为此,父母和爷爷奶奶的作用非常重要。最好的家庭教育:爸爸是榜样,妈妈是镜子。

如何与孩子建立亲子关系?如何做好父母?就是更好地成就孩子的关键所在。你若长情陪伴,就要关注他的内心在想什么?他在表达什么?这个阶段,最让孩子感到温暖的地方就是家庭环境,包括他比较关注的,也比较在意的,从父母的关系开始到整个家族的人的关系。一般来说夫妻关系好的亲子关系基本上不会太大问题。孩子的父母能够相处好的,在家里面父母能够和再上的父母相处好的,在整个家族里,又能和自己的兄弟姐妹相处得很好的,基本也就能够确定他们的父母夫妻之间相处的很好。也就是说表面上是亲子关系,但是实际上来源你生活当中最初的最根本的在哪里?作为孩子的父母,有必要检讨自己:你是不是和同事相处的很好?你是不是和你的父母相处的很好?你是不是和你的兄弟姐妹相处的很好?如果这一些你都相处的特别好,那么夫妻关系自然而然就能相处的比较好。而夫妻关系之间相处的好了,孩子的亲情基本上已经成功了50%。成功的另一半就看看你是如何做好父母了。

众所周知,教育是一项伟大工程,灵魂工程,需要家庭和社会一点一点的去积累,一点一滴去用心下功夫。而这个功夫把它转到自己身上来,那我们面对人、事、孩子时,就得用智慧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现在所面临的这些问题,然后才能说自己走上了觉悟之道。孩子同我们互为一面镜子,照着孩子,就要让这个家感觉温暖,照着我们,就要思考如何面对孩子的问题。这就需要把我们过去接受的圣贤教育运用在生活当中,更新为人处世、教育引导好子女的未来。我们都可以在自己的心上用功夫,然后全部都可以转为道用。也就在一个心上运用一切的心法,你去学会了解孩子的心,你走进去了,你就理解了,你就懂了。

一切存在严格的说都需要“时间”。时间证实一切,因为它改变一切。气候寒暑,草木荣枯,人的成长,都不能缺少时间,都从时间上发生作用。对于这个阶段的亲子教育,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无非两条:一是消除孩子的自卑,建立自信;二是消除孩子的胆怯,培养勇敢。

要知道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这个阶段的父母要懂得并注重言传身教的力量。为此,需要化时间化心思面对孩子的动态变化。尊重孩子,能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鼓励孩子勇敢做自己,并愿意提升自己的能力,能够找到自己不足,更加注重于和孩子一起成长,并且能引导孩子在正确的道理上勇于展现自我。而不是站在家长的立场去教育孩子。在完善自身的时候也能让孩子从中获得力量,而不去无端塑造孩子。

对于孩子的调皮捣蛋,依旧要能不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更加关注孩子的问题,给孩子一个亲吻或拥抱,并且能及时纠正。

对于成长中的宝宝,不同阶段,孩子独处各不同。父母不必急于让孩子进步,不必用各种活动和内容填满孩子的生活,要给他们独处的机会。其实,孩子独处对孩子自身有益,其作用是明显的。

0-1岁,当婴儿身心舒服时,他常常会伊伊呀呀地说着“话”,玩弄着自己的小手、小脚丫,不时翻动一下身子,开开心心而又不受打扰地独自玩耍。虽然我们无法确切地了解他究竟在想些什么,但很明显,他在享受这段独自玩耍的时光。等到学会爬、学会走之后,宝贝的兴趣开始扩展到自身以外的空间与物品,他用小手够着他看到或触及到的物品,将它们抓起来塞进嘴里,有滋有味地品尝着这些意外获得的“食物”。如果他玩够了某个物品,他的视线就会转移,他的小手就会伸向另外一个更能吸引他注意力的目标,继续他独自玩耍的活动。通过这种玩耍,他开始“独立思考”,并在探索与思考的过程中逐渐明白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只有当他独自一个人玩腻了,他才会通过哭闹来吸引父母的注意。

1-3岁时,孩子的语言能力得到快速发展,他独自玩耍时不再仅仅通过抓握、咀嚼来探究外部世界,更多的时候,他会自言自语,与他周围的玩具或者其他器具“交流”。他的独自玩耍看起来带有更多享受的成分。尽管有时候在父母  听来,他的自言自语根本就不知所云。对于已经会行走的宝贝来说,周围环境实在有太多吸引他们注意力的事物,于是,他们可能不知深浅地到处闲逛,去发现、挖掘那些令他十分感兴趣的事物。

3岁以上后,经过前3年的探索经验让孩子掌握了更多独自玩耍的技巧,于是,很多时候,他会更加醉心于独自主宰自己游戏内容的活动中。灵巧的动作结合他机灵的心智,即使仅仅是一个他早已熟悉的简单物体,他也能开开心心玩出很多花样来,并利用这些物品设计自己喜爱的游戏。我们不要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活动。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很多,一些在父母看来毫无意义的事情在孩子的眼里也一样充满了诱惑,并且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因此,父母不要站在成人的角度看待孩子的这些活动,更不要自以为是地限制孩子的这些活动。自由落体的神奇、空气流动的美妙、阳光洒在羽毛上形成的熠熠闪光、不断变换的光影、享受自主的快乐……所有这一切对孩子来说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财富。

对于父母来说,除了要有规律性的给他健康饮食、负责好规律性作息外,我们只需要做好这些事:首先,要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在家里,尽可能消除各种危险因素,给孩子创设一个安全的闲逛环境。在户外,只要没有危险,也可以放手让孩子尽情地闲逛。在闲逛的过程中,他经常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物,这些有趣的事物会成为引导他仔细观察事物的契机,对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十分有益。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疼爱,总怕孩子和别人在一起吃亏受委屈。这种情绪感染到孩子,使他们总是怀疑别人,感到他人世界的风险,因此不敢和别人交往。这类家长应当调整自己平时的言行,培养孩子乐观的性格。其次,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和辨识能力。提供尽可能多的同伴玩舍,这也有益于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帮助他们架起通向他人的桥梁。从小培养孩子会说爱说,为他们进行交往活动打下必要的基础。第三,增强孩子的自信交往能力。大人出去户外或串门时,尽可能把孩子带上。这样可以使孩子有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人,有机会学习一些社交礼仪和规矩,体会到交往的乐趣。在外尽量能为孩子创造一些交往的机会。例如,可以把别人的孩子请到家里来一起玩,发展到让他和别的孩子一起出去玩。刚开始时,最好先把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请到家里来。因为内向的孩子在和外向的孩子在一起时,容易产生自卑感,经常会冷冷地在一旁观看,不积极参加游戏。因此,应当等自己的孩子在和内向的孩子的交往中产生了愉快体验之后,再扩大交往里,过渡到和外向的孩子一起玩。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参加集体活动是提高交往活动的重要途径。孩子在集体活动中,不仅可以结识许多的小伙伴,还可以在了解他人的基础上了解自己,学会用集体交往的规则调节自己的言行,学会尊重他人。信任他人、谅解他人、乐于助人,学会调节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第四,平时多表扬、多鼓励,改正不良品质。不要指责孩子太老实、没出息,不要当着外人面说孩子不大方、见不得人等。这种责备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反而使他们更加退缩不前,应想方设法增强其自信心。帮助孩子改正那些不利于团结的个性品质,如骄傲、吝啬、自私等,培养孩子无私、诚实、向上、勇敢的品格,只有这样的孩子,在小伙伴中才是最有吸引力的。

孩子与孩子的差别在哪里?就在于他的思想。就象有的人喜欢冬天,有的人喜欢夏天,有的人喜欢秋天,有的人喜欢春天一样。每一个人想要的不一样,接纳每一个人的需求,接纳每一个人的需要也不一样。面对同一个事情,有时候觉得苦,有时候产生乐,这就是思想上的不一样。所以父母的这个爱啊,自己要有正知正见,然后,思想上给孩子这种启发。在细节当中的每个点滴不经意间流露出来,有时候它比这个语言啊更有说服力。其实,当我们能够低下头来跟孩子去相处的时候,当我们把自己变成那个孩子的时候,我们在语言上行为上就可能跟孩子链接在一起。这样,我们能够为孩子去着想,孩子呢,他也一样会为我们着想。这种互动如果能够把握得好的话,是不是就培养了他们心理的思想观念,正确的思维模式的建立。当然,这不是一天两天就养成的。

孩子是终究是社会的,国家的,得用心好好的去培养,将来他要能为这个社会服务。很多孩子其实是受束缚的,所以我们也是教会孩子去转念。适当的时候你对孩子的表扬和肯定一定要大胆表达出来,给他有一种抗压的能力,就是教他去面对这些事。

孩子那个心自己一直在变,通过这些事情,他自己想要什么他很清楚。从小他懂得去思考,他知道这些事情都是变化的。那将来不管遇到什么问题,他有了这种抗压的能力,他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跟他一起面对。我们去觉知他,感知他,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一粒好的种子啊!只要我们自己对了,孩子就对了,那这个世界不就对了吗?所以觉察力太重要了!一个孩子如果懂得觉察自己的起心动念,懂得觉察自己的行为举止,那么,将来他走向社会,他在学校当中,他就能够很好的处理人际关系。他将来上学,将来工作,一辈子的这个基础你就为他打下来了。他就不会说遇到一点问题,然后就怨天尤人啦,或者就逃避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