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中医|合理用药】六味地黄丸:真的“包治百病”?

 维为书屋 2020-01-04

提起六味地黄丸,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各种形式的宣传已让其早已家喻户晓。传说中的“什么病都能治”果真如此吗?这个民间的经典“补肾良药”,您真的吃对了吗?

何为六味地黄丸?

从成分上看,所谓“六味”地黄丸,酸苦甘辛咸淡六味俱全,主要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共六味药组成,剂型大蜜丸,故名六味地黄丸。它是滋阴补肾的代表方剂,传统上应用于治疗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而出现的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耳鸣、遗精、手足心热等症。

近年来,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六味地黄丸还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具有显著的增强免疫、抗衰老、抗疲劳、抗低温、耐缺氧、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改善肾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及较强的强壮作用。此外,还有治疗复发性口疮、支气管哮喘、氯氮平所致遗尿、围绝经期综合征、减轻肿瘤化疗的毒副作用、系统性红斑狼疮、延缓老年痴呆症的报道。

六味地黄丸的配伍

在中医里,有一种组方原理叫君臣佐使。方剂的君臣佐使就相当于一个团队的各种职能,只有各司其职,才能克敌制胜。

君:熟地黄。主要作用是直入肾经,能够起到滋阴补血、益肾添精的作用。

臣:山药、山茱萸。山药味甘性平,入脾、肺、肾经;山茱萸味酸涩,性微温,入肝、肾经。与地黄配合,君臣一心,讨伐潜藏在肾经的各种病邪。

佐使:牡丹皮、泽泻、茯苓。牡丹皮味苦辛,性微寒,入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淤、退虚热等功效,能够准确的、及时的平定肝火动乱;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作用;泽泻味甘淡,性寒,入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等作用。

综合看这六味地黄丸的六味药,具有三补三泻的特点,熟地黄、山茱萸、山药三药配合,肾肝脾三阴并补。

六味地黄丸并非“包治百病”的神药

(一)五个禁忌人群:

①肾阳不足之人

服用后病症会 “雪上加霜”,其症见面色偏白,体质虚弱。临床表现为手脚发凉、食欲不振、汗冷或房事不力、阳痿不育,宫寒不孕,腰膝酸冷。

②湿热体质之人

其舌苔厚,舌苔黄腻,胃肠胀闷,大便不成形。

③脾胃功能弱的人

服用后会妨碍消化功能,可放到饭后半小时服用。

④湿寒体质的人

症见畏寒怕冷、不喜饮水、睡觉流涎。

⑤痰多消化不好的人

咳嗽痰多,痰色白而清稀,并伴有胸脘满闷、呼吸不畅、纳差食少、身重困倦、舌苔白腻、腹胀消化不良。

(二)六大注意事项:

①因其中的山茱萸,富含有机酸成分。不宜与碱性的药物同服,如碳酸氢钠、氢氧化铝、碳酸钙、氨茶碱以及磺胺类药等等。

②因本品能增加利福平在肾脏中的吸收,从而加重对肾功能的损伤。不宜与利福平同时服用。

③服药期间忌葱、蒜、生冷、油腻食物,辛辣食物。

④服药期间不宜过量饮酒饮茶。

⑤不宜在服药期间服感冒药。

⑥不宜与纯牛奶、纯豆浆等同时服用。

六味地黄是好药,适合自己最重要;

辨别阴虚与阳虚,切莫自己乱服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