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了就别回来!

 赵小册 2020-01-04

 「欢迎你来, 拉开椅子, 随便坐」

 走了就别回来!

结婚四十多年,生了三个儿女,有了六个孙辈。一晃眼这么多年就过来了。已经记不得这是第几次争吵了,她又包起那个蓝布包袱,要回娘家。

以前也吵架回过娘家,而且不止一次了,每次都是过几天,儿子们去几里之外的姥姥家把老伴接回来。然后我们就又继续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就这么过了几十年。

今天又吵起来,我也不记得为什么,就记得她穿着件浅灰色的上衣,跨着那个褪了色的的蓝布包袱,迈着小碎步,颤颤巍巍地赌气就往外走。

我冲着她的背影喊了句:“走,走了你就别回来!”

她停了一下,像是要转身,但是没转,然后就迈着更快的小碎步,气呼呼地转过东南角那棵开花的桃树,转出院门去了。

我记得那时桃树下有一大片的落花,家里那个黏人的大花猫这时“嗖”地一下从树上窜下来,站在那片落花的边上,喵喵地冲外叫了一声,又冲里叫了一声。

就在第二天一早,儿子正要去接她的时候,她娘家的侄子赶来送信,说:“我姑看着不大好。”

于是两个儿子急匆匆地赶过去,可是等他们回来的时候,人,就没了。医生说是急性心脏病。

我这才意识到,我这辈子跟她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走了你就别回来!”她就真的没回来。可是我以前也这么说过,怎么这次就成真了呢。

出了这天大的事,儿女们却没有埋怨我,一句都没有。

儿子儿媳们没提,平常一回娘家就叽叽喳喳、说东道西的女儿也没提,一到周末就围在我身边说“爷爷长爷爷短”的孙子孙女们也从没提过这件事。

要是以前,他们肯定在把奶奶接回来之后说:“爷爷,你怎么又跟奶奶吵架了。”然后我会讪讪地笑笑,她也讪讪地笑笑,就和孙子孙女一起看那只花猫在月季花中间和桃树榆树上调皮地乱窜了。

然而这次他们什么都没有,没有人说一个字,这八成是儿子女儿跟孩子们特意嘱咐的,怕刺激到我。

从那之后的十来年里,一直都没有人跟我提过这件事儿。但我多么希望有人能说一句提一句,甚至埋怨一声,那样积在我心里的某些硬硬的硌人的东西也就能散掉了。

但是没有,只有一位邻居的老哥哥提了下,也只是说了三个字:“后悔不?”我那时一边抽着烟,一边长叹了一声。

唉,彼此之间能说这些话的人,也只有这位老哥哥了。

到了我们这个岁数,儿女们虽然吃是吃、穿是穿、住是住,都照顾地很周到。可是我们之间却似乎有哪一个通道是关闭着的。

记得有次小孙子们饶有兴趣地讨论他们看过的一个武侠片,说什么独孤求败。我问什么是独孤求败,他们说这个人天下无敌,想找个对手比武切磋都难。

我在想,如果说的不是武功,而是心境,那我不也是独孤求败吗。

儿女们都认为我是长辈,不应该埋怨我,也不应该跟我提这件事,甚至在老伴去世后翻盖房子的时候,她的东西也尽量收起来了,就怕我看见难受。

所以她编的篮子,那带着好看花纹的篮子,她拿烟纸盒缝的盒子,那装着针线的六角形的盒子,还有很多东西,都被放到了西边耳房的角落里,蒙满了灰尘。

只有她种的那棵桃花,在院子的东南角越开越盛,开了又谢,谢了又开。以前细细的树干现在都变得双手圈不住了,就连最小的孙子也长得比我还高,都上高中了。

现在十年过去了,我的身体也越来越差了,我知道和她见面的日子也不远了。虽然儿女和孙辈们的承欢膝下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安慰,这么多年下来对于老伴我也似乎淡忘了。

可是最近我却经常记起当年那棵小小的开花的桃树,和她穿着浅灰色上衣、挎着褪了色的蓝布包袱往外走的样子。

我要是当年没有那么跟她置气,没有在气头上说那句:“走了就别回来!”而是把包袱接了过来,拉她回来,该多好。

可是时间不会倒流,我们的四十多年,我们的这辈子,就这么过去了。

- End -

欢迎阅读小册其他文章 

音乐的魔力

《红楼梦》: 贾府门卫众生相

赵小册

我不是花旦 而是青衣 

我不是流量派 而是品质派 

搜索

复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