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事逛逛博物馆

 赵小册 2020-01-04

没事逛逛博物馆 

3月10号上海博物馆的“董其昌特展”就要结束了。很多东西就是这样,越是到快结束的时候,越是会生出无限眷恋,所以就趁这最后几天的机会又去了一趟。

记得这个展开展,还是冬天很冷的时候。第一次去看,恰好赶上了冬天的初雪。

上海这边不常下雪,所以看着天空飘绵扯絮般飞着的雪花,大家眼里都闪着光,嘴里赞叹着,兴奋地伸手接雪花的接雪花,拍照的拍照。

现在转眼冬去春来,春天的阳光明显轻盈和暖了不少,白玉兰枝头的花苞也都将开欲开了。绿色的草地在阳光的照耀下更加茵茵如锦,就像英国小说里的某个庄园的草坪一样。

这次看展的人不少,大家排着两排的队,缓缓往前挪着。每次在排队的时候总喜欢抬头望望博物馆“天圆地方”的格局,很喜欢设计者的匠心。

进到里面,极宽阔的天井和带些老上海味道的楼梯也挺不错。记得十年前第一次来的时候,还着实细细看了看。不过现在也不大注意这些了,所以就直接到特展的楼层。

别的楼层也有一些人,但看特展的人明显更多一些。

之前我都是从前往后看,先看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这些名家的作品。这次想换个样、改个方向,也好好看董其昌的东西。我虽然不是书法的内行,但按自己喜欢的角度看也自有趣味。

这次特意找到另外一个门,从尾看起,先看了转角处董其昌写的一个书法竖轴。

这个竖轴有一人多高,这么大的书画大概在古代也是挂在比较宽敞的屋子里。觉得这样的书画很适合《红楼梦》里探春的秋爽斋,总觉得阔朗的屋子挂阔朗的书法才协调。

这幅书轴是董其昌临的一幅座右铭,书法好坏暂且不说,倒是有两句印象比较深,一句是“勿道人之短,勿说己之长”,另一句是“勿使名过实”。

头一句“勿道人之短,勿说己之长”是很多人都容易犯的,比如这次春节回家,就听到不少“说人短,说己长”的话。大概这些在古代士大夫看来,都是需要刻意避免的。

还有后一句“勿使名过实”倒很适合送给当下的一些明星。像去年某些明星发生的一些事,就是因为“名过其实、德不配位”引起的。

当你的名气大大超过你的实力的时候,就像根基不稳的大厦一样,有时随随便便一个外因就可能引起这大厦的轰然倒塌。

看了这幅,接着一幅一幅的看过去,也有字,也有画,也有自己原创的,也有临古人的。

其中有两样都是用楷书工工整整写的:一样是抄录的皇帝加封自己和家眷的诏书,是用极工整的楷书抄写的;还有一样就是抄经,也是工工整整写的。

一个是皇帝的诏书,一个是自古相传的经书,自然要工整严肃。这两幅说不定都是沐浴焚香以后,静心抄写的,呵呵。

还有一些行书、草书和怡情怡兴的书画也不少。有一些行书、草书,是董其昌临摹的米芾等人的。

不过董其昌天性中有一种南方文人的优雅秀媚,所以在临摹潇洒不羁的作品时,总有点火候不到、或者个性不合的意思。

还有董其昌临摹颜真卿,因为颜真卿不管是为人还是书法都着极浑厚端庄的个性。董其昌虽然模仿的大概相像,可是骨子中的秀媚是掩不住的,气质还是不大像。

董其昌很欣赏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这些人的字,这些人的字之所以是公认的书法名作,一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

王羲之的字当然不用说,力量和美感兼具,不管懂不懂书法的人都是可以看出好来的。还有颜真卿的字,浑厚端庄,放佛字里行间就有一种浩然正气在。

而米芾的字则充满了狂放不羁,他的狂草线条就是力道极强的铁丝,就像你上去掰这个线条,也不容易掰动一样。

所以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而董其昌骨子是江南文人的那种偏秀媚的东西,所以他虽然很能吸收这些大家各自的风格,可是他太想综合所有人的优点,所以反而失掉了一些自己的真性情。

真性情是一个人也是一个作品的“魂”。像那些真正的大家都是有自己真性情的,这就像《红楼梦》里的“金陵十二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都有自己的缺点。只有这样具有自己特点的人,才是最鲜活最真实的。

这样一顺看下来,其中看到有一幅董其昌临颜真卿的《借米帖》,内容很有意思。就是颜真卿家没米了,跟别人借米时写下的几行字。董其昌很喜欢这篇,就照样临摹了一遍。

我觉得这种跟生活相关的东西很有意思。就像这次展览中米芾的《苦笋贴》一样,就是米芾得了很好的苦笋和茶,就写了个短帖告诉朋友,让朋友直接来。

这也像王羲之的《奉橘帖》。《奉橘帖》就是王羲之在某个秋天给朋友送了300个橘子,还说因为没有到霜降,所以只得这么多之类的。

他们写的这些,不管是借米,还是自己得了苦笋和好茶让朋友来,还是给朋友送橘子,都是日常生活当中的小事。这些小事让他们写起来,都很生动有趣。

苏东坡也是,随便什么东西都可以随手入到文章和诗里:比如苏东坡被贬黄州的时候,煮个猪肉也写个《猪肉颂》;被贬岭南的时候,吃个荔枝也写个“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还有他被贬海南的时候,因为生活很清苦,所以只能用芋头充饥。有次他拿芋头煮了粥,也吃得眉飞色舞,还给这个粥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玉糁[shēn]羹”。

还配了首诗:“香似龙涎仍酽[yàn]白,味如牛奶更全清。莫将南海金齑[jī]脍[kuài],轻比东坡玉糁羹。”

怪不得苏东坡说,街谈俚语都可以入诗,就看你怎么“化”。其实生活当中这些很小的东西,都可以变成很艺术的东西,这就看我们的眼光、取舍和灵性了。

所以我来看展,虽然看的并不内行,但只是按照自己喜欢的角度并且有所领悟,也就算不虚此行了。

我们看展,看的不仅是作品和文物,更看的是这些东西背后的人,人的情感、人的特质、人的灵气,这些才是最打动人的。

看展不想把自己看的很累,所以看到自己喜欢的,并且也有所收获,就在感觉有点疲倦的时候,打算往外走了。

走之前,又特意去看了下王羲之的《行穰帖》,每次看这幅的时候都盯着“行穰”那两个字的线条,那线条真是流畅舒服,就像行云流水一样(有关“行穰帖”的内容,点击《王羲之<行穰帖>: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即可查看)。

总的说下来,这次看展也算有点小小的收获:一是知道这些日常小事都可以入文入诗,二是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风格。觉得能领悟到这两点,对于我来说也算是很大的收获了。

虽然这些领悟一时半会还不能真正渗透到自己的生活中,但趁着这机会先体会一下也是不错的。就像庆山说的:“有种子的事物得到机会就会显现。”那今天就算是种下了一颗种子吧。

如此这么一想,也觉得很是满足。于是,转身归去。

- End -

(封面图来自Unsplash, Pexels or PxHere)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