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瘌痢背洋枪 洋枪打老虎

 苏迷 2020-01-04
《苏州日报》
2020-01-04 

  此语比喻一物降一物,苏州人通常称作“一目吃一目”。目,类目,特指某种相同性质、地位、能力、爱好的人或物,比如“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烂泥”,“目”就分别指大鱼、小鱼、虾米、烂泥各类。但如果遇到轮番循环的,比如走兽棋的大象吃狮子,狮子吃老虎,老虎吃豹,豹吃狼,狼吃猫,猫吃老鼠,老鼠吃大象(这里的吃也有制服的意思,传说大象最怕老鼠钻进象鼻,故有“老鼠吃大象”一说),苏州人就会笑道:“瘌痢背洋枪,洋枪打老虎……一目吃一目。”

  此语前几句引用的,其实是儿歌,全歌是:瘌痢背洋枪,洋枪打老虎,老虎吃小人(孩),小人(孩)捉公鸡,公鸡吃蜜蜂,蜜蜂叮(螫)瘌痢。

  这样的儿歌,在我国,至早也只能产生于清代,因为之前,百姓还不知“洋枪”为何物,也就不可能产生这样轮番循环的思维。歌词通俗易懂,如果要做点解释的话,只有“瘌痢背洋枪”“蜜蜂叮瘌痢”两句。

  瘌痢,又写作“癞痢”(瘌,苏州话念作“辣”),即黄癣,俗称秃疮,患上此病者,头发脱落,油光光的头皮上,常有分泌物。患此病者被人呼作“瘌痢头”,我国旧时常见患此病者,现在已经罕见。应当说瘌痢头与因患天花导致的麻面(苏州人称“麻子”)等称呼,带有侮辱性,有失礼貌。偶尔人们头发脱落得厉害,也会被人笑话道:“头发少得像瘌痢一样。”

  为什么独独称“瘌痢头背洋枪”呢?这恐怕与镇压太平军的洋枪队有关。当时以戈登为首的背着洋枪来华的外国雇佣军,帮着清政府对付太平军。洋枪队成员,自然多为洋人,本来就是短发,或许还因种种原因,如脂溢性皮炎而引起的秃头或干脆就是患上黄癣的人较多,中国人对他们没有好感,逐步形成“背洋枪的多为瘌痢头”的印象。

  为什么又是“蜜蜂叮瘌痢”呢?

  原来,瘌痢导致的秃头,时有分泌物溢出,光亮的头皮、难闻的气味,总会诱引苍蝇等昆虫“逐臭”,而圆形的患癣创口,又像是一朵朵花,“蜜蜂叮花”是常识,而“蜜蜂叮瘌痢”或许就是一句玩笑,讲得多了,人们便以为真的是蜜蜂爱叮瘌痢头了。被蜜蜂叮螫,当然要躲避,蜜蜂也就成了制服瘌痢的“目”。于是循环往复,就有了“瘌痢背洋枪,洋枪打老虎”这样“一目吃一目”的形象比喻。

  上世纪50年代,市面上还有儿童玩的“蜜蜂叮瘌痢”的牌卡出售。一套六张,一张画着瘌痢头,一张画着洋枪,一张画着老虎,一张画着小孩,一张画着公鸡,一张画着几只蜜蜂。儿童两人可各持三张(如果三人游戏,每人各持两张),游戏时,各人同时出示一张牌,以“一目吃一目”顺序定为胜。双方出示的牌上,如果不可吃,如一位出示的是小孩,另一位出示的是洋枪,则不算,可以另行出牌角斗。小孩边出牌,边叫喊,很是有趣。

  例句:“老王屋里,老王最怕小孙子了,小孙子怕爷(老王儿子),爷怕娘(老王儿媳),娘怕好婆(老王妻),好婆怕老王。真是赛过瘌痢背洋枪,洋枪打老虎……一目吃一目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