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了一辈子减法的他,去世前给母校捐出了880万

 广东弘德教育 2020-01-04

我国著名作物遗传育种专家、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卢永根院士,于8月12日在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逝世,享年89岁。

图片来源:网络

卢永根院士一生致力于水稻的遗传育种研究,他带领研究团队共选育出作物新品种30多个,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000万亩。

卢永根院士的一生都在做减法,一辈子研究学术的他带领团队保存了华南最大的野生水稻基因库,更是在癌症晚期倾其所有,捐赠出了毕生积蓄达880万元。

与捐赠时的慷慨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卢永根平时生活中的节俭。可以说,卢永根院士将减法的人生哲学发挥到了极致,而这种减法的人生观也帮助卢永根院士成长为杰出科学家。

无独有偶,很多大师名家都开始倡导人生中要做减法。那么,减法的人生哲学到底是什么呢?人生中的减法到底应该怎样做呢?

01
白岩松:最优主义就是做减法

图片来源:网络

央视著名记者白岩松就始终奉行着最优主义,始终坚持在对的地方用力。在对的地方用力,就意味着要学会做减法。白岩松曾感慨:“我现在的成绩,只是因为我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只专注做新闻。”

事实上,站在白岩松的位置上,他的机会很多,受到的诱惑也有很多。新闻这条路很辛苦,他可以转型做其他轻松一些的工作,甚至也有机会下海经商。

他在栏目《光阴的故事》里演讲时曾说:“30岁最大的人生感受是回头看,我觉得做减法都非常重要的。为什么要做减法?你不是所有的都适合,也不是适合你的所有的事你都该去做,八条线拴着你,你能跑多远,它可能会互相牵制。”

有一个漫画是说,一个工人在挖井,挖一会儿挖不到,就换个地方挖。多次循环之后,坑挖了不少,水却没有见到一点。但事实上,站在上帝视角,有好几次这个工人都挖得快接近水源了。

但是,因为他的不坚持,所以迟迟不能成功。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和这位挖井的工人很像,给自己挖了很多坑,却没有一件事做成功。而这一切的根源,只是在于不专注。

图片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