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药店专业销售解决方案:脾不统血所致4种疾病及联合用药方案!

 拈花戏蝶 2020-01-05

脾作为五脏之一,脾的功能正常是维系人体健康的基础。我们都知道脾主运化、主升举和主统血,其中又以主运化为核心,故而有“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说法。

当脾的上述功能失调而出现脾虚证时,会导致人体出现多种疾病,如消化不良、失眠、泄泻等。

今天我们列举了五种由脾虚所致的常见疾病及联合用药方案供大家参考。

一、胃痛(脾阳虚)

1、解析

脾阳虚,又称脾胃虚寒,是指由于脾阳虚衰,失于温运,以致阴寒内生,常以胃隐隐作痛为主要症状。

疼痛可因受寒或饥饿诱发加重,进食后疼痛减轻,喜温喜按,可伴有泛吐清水、大便便溏、神疲乏力、纳差、手足不温、舌淡胖伴有齿痕、苔白滑等症状。

2、治法

温中健脾、散寒止痛。

3、联合用药

► 参芪健胃颗粒+维U颠茄铝胶囊+螺旋藻片

参芪健胃颗粒温中健脾、理气和胃,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寒所致的胃脘胀痛,痞闷不适、喜热喜按、嗳气呃逆等症。

维U颠茄铝胶囊为化学药物,能快速缓解胃痛、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

螺旋藻片为天然碱性的保健食品,能中和过多胃酸、保护消化道黏膜、促进已经损伤的黏膜的修复。

二、腹泻(脾气虚或脾阳虚)

1、解析

脾气虚及脾阳虚均可表现出腹泻,但两者辨证却有差异。

脾气虚常为脾胃气虚,主要以时溏时泻为主,伴有消化不良、进食油腻之物后便次增加,面黄肌瘦,病程长、易反复迁延。

脾阳虚常为脾肾阳虚,以五更泄泻为主,便前肠鸣腹痛、便后则舒,腹部喜温,形寒肢冷。

2、治法

脾胃气虚治法为益气健脾,脾肾阳虚治法为温肾健脾。

3、联合用药

► 脾胃气虚:参苓健脾胃颗粒+乳酸菌素片

参苓健脾胃颗粒补脾健胃、利湿止泻,适用于脾胃气虚所致泄泻。

乳酸菌素片能保护肠道、提高肠道免疫力、促进益生菌生长、调节肠内水电解质平衡、促进消化,适用于脾气虚、久泻便溏患者。

► 脾肾阳虚:肠胃宁胶囊+硫酸庆大霉素碳酸铋胶囊+益生菌粉

肠胃宁胶囊健脾益肾,温中止痛,涩肠止泻,可用于脾肾阳虚泄泻日久、大便不调、五更泄泻。

硫酸庆大霉素碳酸铋胶囊中庆大霉素能抑制或杀灭多种肠道致病菌、碱式碳酸铋能保护胃黏膜,从而达到止泻的目的。

益生菌粉调节肠道菌群、提高肠道免疫力、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

三、痔疮(脾气虚)

1、解析

首先应明确不是所有的痔疮都是由于湿邪与热邪所引起,脾气虚所致中气下陷也可导致痔疮,此种类型的痔疮主要表现为肛门松弛、痔核脱出须手法复位,可伴有面色少华、少气懒言、食少便溏、舌淡、舌边有齿痕。

2、治法

补中益气升陷。

3、联合用药

► 补中益气丸+复方角菜酸酯栓

补中益气丸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可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肛门脱肛。

复方角菜酸酯栓能在肛门直肠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起到保护和抗炎症的作用,同时还能促进粪便排出。

四、失眠(脾气虚)

1、解析

脾气虚常伴心血不足而致失眠,也常称心脾两虚,心脾两虚所致失眠主症为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伴有多种脾气虚弱的症状,如食少便溏、神疲乏倦、舌淡苔薄等。

2、治法

健脾养心。

3、联合用药

► 灵芝口服液+乙酰天麻素片+褪黑素片

灵芝口服液健脾和胃、宁心安神,可治疗心脾两虚的神经衰弱、失眠。

乙酰天麻素片具有较好的镇静和安眠作用,可改善失眠及神经衰弱症状。

褪黑素片能促进睡眠、缩短入睡时间、减少睡眠中觉醒次数、提高睡眠质量。

五、带下过多(脾阳虚)

1、解析

脾阳虚常伴肾阳虚致女性带下过多,表现为量多质清晰,无臭但绵绵不断,可伴有神疲乏力、四肢不温、食少便溏、面色白、舌淡苔白等症状。

2、治法

健脾益气、除湿止带。

3、联合用药

► 除湿白带丸+桂附理中丸

除湿白带丸健脾益气、除湿止带,可用于脾虚湿盛所致带下病;

桂附理中丸补肾助阳、温中健脾,可用于改善脾肾阳虚所致的四肢不温、大便便溏等症。

脾虚所致的疾病还有很多,我们在给顾客推荐药物时一定要记住标本兼治的原则,同时补脾需要一段过程,疗程用药也同样重要。

我们经常会听到“脾不统血”这个词,很多药店人都会有疑问,脾不是管运化(消化)的么,怎么还和血有关系呢?
当然有关系,中医认为,脾为五脏之一,主运化、主统血,负责将食物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和津液,负责统摄血液有规律的在脉管中循环运行而不逸出脉管外,当脾不能统血时,就会出现多种出血性疾病。

什么是脾不统血?

首先明确一点,脾不统血证为虚症。开头我们介绍了脾的主运化和主统血的两大作用,这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脾的运化作用将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而气的推动及固摄作用则能推动血液有序的在脉管中运行。
当多种因素引起脾虚、脾的运化功能失调,可引起气的生成减少及气对于血液的推动和固摄作用减弱,继而导致血液逸出脉外,这整个过程引起的病证就称为脾不统血。因而脾不统血本质上是虚症,治疗应以健脾、补气、摄血为法。

脾不统血会引起哪些疾病?

1、女性功能性子宫出血
辨证要点:出血量增多,淋漓不断,色淡质薄,头晕乏力,气短懒言,面色苍白,舌质淡,舌体胖大而有齿痕。
联合用药:人参归脾丸+多维铁口服液+蛋白质粉
解析:女性功能性子宫出血在中医中属“崩漏”范畴,可由脾虚不能统血所引起。脾主统血,脾虚则血失固摄,遂成崩漏,因而选择以人参归脾丸为主药治疗,人参归脾丸益气补血、健脾养心,可用于治疗脾不统血崩漏。
2、紫癜
辨证要点:反复出现肌衄(血液溢出肌肤之间,皮肤表现青紫斑点或斑块的病证),色淡紫或暗,久病不愈,伴有神疲乏力、面色无华、食欲不振,舌质淡胖。
联合用药:归脾丸+阿胶当归口服液+维生素C片
解析:紫癜是指血液溢于皮肤、粘膜之下且出现瘀点瘀斑、压之不退色的一类疾病,西医中的过敏性紫癜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均属本范畴,可由气不摄血、脾不统血所致,辩证以发病缓慢、病程迁延、紫癜反复出现为特点,因而选用归脾丸治疗。
3、痔疮出血
辨证要点:肛门松弛,内痔脱出后需用手还原,便血色淡,伴有食少稀溏、面色无华、少气懒言,舌质淡,舌胖大,有齿痕。
联合用药:补中益气丸+复方角菜酸酯栓+迈之灵片
解析:常见的治疗职场的药物清热解毒凉血药,但并不是所有类型痔疮都属于实证(如肠风下血、湿热下注等),脾虚型(脾虚不能统血)(属虚症)痔疮就不能选用清热解毒凉血药,因而应辩证用药。
4、肾性血尿
辨证要点:排除泌尿系统结石、炎症、肿瘤及尿路畸形后,出现久病尿血,伴有神疲体倦、面色无华、气短声低、纳少便溏、夜寐不安等症,舌质淡。
联合用药:归脾丸+金匮肾气丸+肾上腺色腙片
解析:脾脏统摄血液需借助肾阳温煦,肾阳衰弱,使得脾脏的摄血功能下降而导致尿血。因而治疗时既要益气补脾,又需要补益肾阳。
以上就是对脾不统血证的相关知识与所致相关疾病的简单介绍。总的来说,脾不统血的根本原因在于脾虚,因而脾不统血证的治疗基础依然是健脾补气,并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联合用药。

来源:中国药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