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征明的一首禅诗,充满禅悦,颈联更是别出心裁

 DavidCCH 2020-01-05

行走在阡陌红尘中,忙忙碌碌,有时迫切盼望有一份达观和恬淡;奔波于喧嚣街市,熙熙攘攘,总觉得心灵需要沉淀过往。也许宁静淡泊容易做到,但返璞归真无比艰难。

明代才子唐寅曾说,“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另一位才子祝允明也道,“万卷旧书千石酒,两人相对白头闲。”果然很牛的诗句,不过这些都不算什么,下面分享文征明的一首禅诗,充满禅悦,颈联更是别出心裁。

文征明的一首禅诗,充满禅悦,颈联更是别出心裁

东禅寺

明代:文征明

古寺幽深带碧川,坐来清昼永于年。

虚堂市远人声断,小砌风微树影圆。

笔砚更偿闲里债,茗薰聊结静中缘。

落花啼鸟春如许,却诵新诗忆遇贤。

文征明的一首禅诗,充满禅悦,颈联更是别出心裁

文徵明,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和文学家,他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诗人生性迟钝、而为人忠厚,大器晚成、却备受敬仰。文征明曾经屡试不第,当他年过半百时才以贡生进京,经过吏部考核,被授职低俸微的翰林院待诏。

此诗作于明武宗正德四年,时年40岁。东禅寺位于苏州,始建于唐代,后来几经翻修重建,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福泽后代。

文征明的一首禅诗,充满禅悦,颈联更是别出心裁

诗人仕途如此艰辛,一个人独处时便长吁短叹。不过好在他艺术造诣不凡,经常有人向他索求字画,以此便结识了很多朋友,其中也包括一些高僧。有一次他应邀去东禅寺游玩,心情舒畅,回来后就赋诗一首。

文征明的一首禅诗,充满禅悦,颈联更是别出心裁

诗人当时考试名落深山,心情极度郁闷,就正好借此机会排遣心中的愁绪。他应邀来到寺院,虽然他见多识广,依然被眼前的景色惊艳了。“古寺幽深带碧川,坐来清昼永于年”, 东禅寺环境清雅,一川碧水环绕,令人神清气闲。此处远离尘嚣、意境幽深,顿时让诗人沉浸在禅意的氛围中。他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也物我相怡,陶然不知烦恼。

文征明的一首禅诗,充满禅悦,颈联更是别出心裁

诗人感觉自己虽然没有来到仙境,却胜似蓬莱仙人。接下来承接首联,继续描写寺院的清净,“虚堂市远人声断,小砌风微树影圆。”山林中人迹罕至、寂静无声,他悠闲地坐在门前的石阶上,捕捉一丝拂面而过的清风,端详还不曾被风吹乱的圆圆的树影。

“人声断、树影圆”,都生动地表现出波纹不起、风吹不乱的轻柔圆融之意境,令人瞬间感到一种无比的禅悦。

正当读者也开始感到身心愉悦时,诗人却笔意一转,“笔砚更偿闲里债,茗薰聊结静中缘。”不仅从静坐中感受各种安谧和清雅,还舞文弄墨,燃香品茗,享受另一种闲中之乐。把寺中这段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的生活,看作是自己向自然还债,意味着他早已厌倦了奔波,如今面对青山绿水,竟感觉心中有愧,也表达出摒弃尘俗、甘于淡泊的情志。

文征明的一首禅诗,充满禅悦,颈联更是别出心裁

尾联抒发自己的禅悦感受,“落花啼鸟春如许,却诵新诗忆遇贤。”遇贤,指一位宋代的神僧,他尝住东禅寺,有酒仙之称,享年88岁。他曾有诗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门前绿树无啼鸟,庭下苍苔有落花。聊与东风论个事,十分春色属谁家。”

文征明此时仿佛不再是一位苦苦追求功名的学子,而忽然化身成为古人的知己,落花啼鸟、让他心醉,新诗圣贤、使其安然,看似微妙的诗句,却传达出浓浓的禅意。

文征明的一首禅诗,充满禅悦,颈联更是别出心裁

点击

纵观文征明的这首禅诗,笔意恬淡幽远,款款有如林下之风。不仅对仗工整,起承转合也运用娴熟。虽然屡次落地,但律诗的功力却非比寻常。再细细品味颈联两句,“笔砚更偿闲里债,茗薰聊结静中缘”,人生有各种债需要偿还,诗人却别出心裁,独创一种“闲里债”,此非终日忙碌、废寝忘食,不得有此深刻感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