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管瘤”,一种不被家长认识的婴幼儿常见病

 川蜀血管病 2020-01-05

  血管瘤首先可能只是表现为“米粒”大小的红点,家长们多以为是“蚊子咬的”等等,随后红点逐渐增大,患儿满月时增长最为迅速,红点范围扩大,颜色变得鲜红,瘤体变得突起,形成明显红色肿物或红斑。

  血管瘤是一种婴幼儿期最常见、最多发的良性肿瘤,其发病率高达10%左右。但这种肿瘤却不为家长所认识,也常常被误诊误治。

  什么是婴幼儿血管瘤?

  婴幼儿血管瘤是起源于皮肤血管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婴儿或儿童。多见于头、颈部皮肤,理论上,全身有血管分布的地方都可能发生。常在出生时或出生后数月出现,一般生长较为迅速。

  婴儿血管瘤分类

  1、毛细血管型血管瘤

  其肿瘤是由大量交织、扩张的毛细血管组成。表现为鲜红色或紫红色斑块,与皮肤表面平齐或稍隆起,边界清楚,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用手指压迫肿瘤时,颜色易退去;压力解除后,颜色又很快恢复正常。

  2、海绵状血管瘤

  在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甚至肝、肾等处都可发生。外观呈青色,青紫色,周围有迂曲、怒张的小静脉,摸之柔软,有弹性,挤压时缩小,撤压后即复原。这种血管瘤随婴儿年龄增长而增大,有时长得很大、很深,严重损害容貌和破坏正常组织。

  3、蔓状血管瘤

  主要是由扩张的动脉与静脉吻合而成。肿瘤高起皮肤,呈念珠状或蚯蚓状。用手扪之有博动感与震颤感,若将供血的动脉全部压闭,这种博动感将会消失。

  4、混合型血管瘤

  多同时以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存在,全身各个部位皆可发病,多发生于肌肉组织比较丰厚部位,初颇似草莓状毛细血管瘤,但是很快扩展至皮肤范围以外,深入真皮和皮下组织。

  对于婴儿血管瘤的治疗,家长不能误认为,等孩子长大了,血管瘤就会稳定,还会自己消退,就任由其生长。因为,血管瘤早期,生长迅速,巨大瘤体常破溃出血、合并感染或形成明显瘢痕,损毁容貌,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对于小儿血管瘤应该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