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话收藏一二三(之四)

 国民一员 2020-01-05

重要的一个问题,是选择一个好老师。收藏一行确实也能无师自通,如果能够幸遇良师,当然更是求之不得的事。

    我认识这样一个收藏爱好者,40多岁,小学教师。此君收藏品十分丰富,元代青花釉里红大缸都有两个,犀牛角杯和犀牛角印玺七八件,还有田黄、和田玉若干,明、清官窑瓷器一大堆。他曾请我去参观他的藏品,言谈中谈及他的师父,敬佩尊重之情溢于言表。他说,他的师父才是“清水塘”(指古玩、收藏界)真正的师父,历史文化知识“多得不得了”,什么假东西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我却很是迷惑,你这一屋的假古董,难道都是他给你掌的眼?话不投机半句多,顾左右而言他,说几句闲话告辞。更令人不解的是,“清水塘”也有不少人将此君的师父说成玩古能手。两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人介绍我去见一位“大收藏家”,正是此君的那位师父。他有一件视若拱璧的宝贝,状如卵石,重若四五百克,油脂光泽,温莹可愛。那位师父说是和田玉中的极品——羊脂白,是他十多年前捡的“漏”。但拿在手中觉得重量不够,手感也不好,总觉得有些不妥。趁主人进小房子搬其他东西给我看的机会,我轻轻用手指甲在它不起眼的地方刻划一下,立见一道白印!原来是滑石一类的东西,哪里是什么羊脂白。我的兴趣大减,正想催促介绍人作辞,那位师父又捧出几件东西来。其中一件令我眼睛一亮,那是架带老座的康煕青花笔山,青花五彩,包浆莹润,岁月痕迹自然,开门见山的东西。我试探着问他转不转让,多少钱?又是一个令我吃惊的回答,5000元!这下子我确信此人真的徒有虛名了,还价2000元,他竟然立即同意。

    请问,这样一位“名师”,如何能带出高徒来呢?

    还有一位所谓的“顶级鉴定大师”,他的有关翡翠鉴定的讲话刊登在一本地区级期刊上。他说,“其一……其二,看玉种,即玉的硬度,硬度越高的越好……这是缅甸玉,清代的翠,四色,称为福禄寿喜,底价3000元”,“从颜色来判断,绿色为最好,鹦哥绿价值最大,次于绿色的是翠色和紫罗兰色”等等,如果哪位初学古玩收藏的先生照这大师的“传授”去收藏翡翠,不但会被弄得云里雾里,到头来,一定是要碰得头破血流的!

    你如果有一位好老师,收藏便有了一半成就。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