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粉彩瓷器价值到底有多高

 liweiwb 2020-01-05

粉彩瓷是珐琅彩之外,清宫廷又一创烧的彩瓷。在烧好的胎釉上施含砷物的粉底,涂上颜料后用笔洗开,由于砷的乳蚀作用颜色产生粉化效果。而粉彩瓷为何能与珐琅彩旗鼓相当。

早在清康熙年间,粉彩作为瓷器釉上彩绘艺术已开始了萌芽;到雍正时期,已趋成熟,并形成粉彩装饰的独特风格;乾隆时期粉彩已非常兴盛。粉彩的艺术效果,以秀丽雅致,粉润柔和见长,这与洁白精美的瓷质分不开,它们相互衬托,相映成趣,有机地结合起来。粉彩瓷在众多的清宫廷粉彩瓷中,慈禧粉彩简单率直,浓笔艳抹,富贵豪华而别具一格。红鸟牡丹富贵罐是其风格的经典之作。

雍正早期有康熙五彩风格,粉彩纹饰多绘团花、团蝶、八桃蝙蝠(喻意多福多寿)、过枝花卉、水仙灵芝、仕女、麻姑献寿、婴戏等。纹饰明显疏朗、规整。

粉彩是乾隆朝瓷器中所占此重较大的品种之一,在雍正瓷的基础上又有新的突破。乾隆粉彩中的一部分继承了雍正时期在肥润的白釉上绘疏朗艳丽纹饰的特点,如常见的折枝花卉盘、碗、小瓶、面盆、人物笔筒和大件器物鹿头尊等。

嘉庆朝彩瓷以粉彩为主流,陈设器、文房用具、日用器皿以及五供和法器等都属常见。嘉庆早期的粉彩还有乾隆朝的特点,比较精细,既有“百花不露地”的,也有彩地轧道开光的。“百花不露地”相当精细,个别的甚至是“金地百花”;彩地轧道开光品种的不如乾隆时的精细规整,所绘纹饰有的也显呆滞。嘉庆粉彩瓷常见纹饰有花卉、八宝、云龙、罗汉、婴戏、石榴等。器型有瓶、笔筒、洗、盘、碗、茶壶、戟耳瓶等。粉彩器中有部分器物的内壁和底部施豆瓣绿釉,压凤尾纹粉彩器则仍多见各种色地,如黄、红、绿等。这一时期描金工艺的采用也较为普遍。

道光朝彩瓷,除了白地粉彩器外,所见有各种色地开光粉彩,而且往往和描金工艺结合。器物除瓶、罐及少量文房用具外,大量的是碗盘等日用器皿,图案以荷花、癞瓜和婴戏图、清装仕女以及各种花蝶虫草为突出。亦常见“吉庆有余”、“麻姑献寿”、“太平有象”等吉祥题材,其中凡属“慎德堂制”、“懈竹主人造”及“种德堂制”款的粉彩器,大多都比较精致。

到了袁世凯称帝时期,其粉彩已失去了古陶瓷胎体的内部活力,完全依赖颜料和技法,犹如在尸体上化妆,没有了整体的生命的活性,尤其是袁世凯款粉彩玉壶春瓶,采用瓷石作胎,模具成型,材质单一,稀薄透光。

民国时期粉彩瓷器主要是以郭世五仿制的雍、乾粉彩和带有斋堂款识的粉彩最精美,其次是民间收藏的无款或书写清朝各代伪款的粉彩瓷,以及所谓洪宪瓷等。

此瓶,撇口,束長頸,頸肩處凸出兩道,圓肩,鼓腹,腹部渾圓,束脛,外撇式圈足,頸部飾雙如意耳,器形精巧雅致。器外壁施淺綠色釉,釉面勻淨、平整,其上以粉彩繪畫。口沿處及肩頸處的紋飾帶均以描金圈括,口沿下、肩上為如意頭,腹底部為變體蓮瓣。頸肩幾處紋飾帶內或繪朵花紋或繪回字紋,朵花紋飾帶內為淺黃色地。頸部和腹部的主題紋飾內容相同,均為纏枝蓮間以蝠銜桃、“”,寓意“福壽連綿”。此瓶造型大器,紋飾多達十一層,且設色多樣,豐富且柔和,佈局滿而不亂,有條不紊。另口內及外底施松石綠釉,淡雅芬芳,心曠神怡,實乃一件不可多得的官窑精品。此種福壽吉慶瓶紋飾流行於清乾隆時期,以色釉為底並飾粉彩描繪,此器造型秀雅,端莊穩重,紋飾佈局繁密,盡展嘉慶瓷器承襲乾隆奢華的藝術遺風,為嘉慶時期粉彩器的精品,保存完好,傳世少見。

随着当时历史动荡,各类瓷器因此也遭滑铁卢式下滑。因此粉彩最受大众喜爱的便是清代,尤其是乾隆、雍正时期。而下图是小编有幸见到的一件粉彩盒。

清代官窑粉彩瓷由于专供皇室使用,在制作上不惜人力、物力、财力。另外,由于官窑粉彩瓷只在皇室流通,当时除了皇帝本人使用、赏赐皇亲国戚外,民间基本上不可能见到官窑粉彩瓷,流传下来的官窑粉彩瓷只是很少一部分,物以稀为贵,受到市场追捧不足为奇。清代官窑粉彩瓷特点明显,因此近几年的价格一直在攀升,这很大程度上是由官窑粉彩瓷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清代官窑粉彩瓷在生产、制作上均有严格要求,要按照严格的制作图纸来进行,无论是绘画还是款识都有定制。清朝瓷器器型最为丰富,既有仿古又有创新。清官窑器相对市场存量少且价格高昂,收藏难度较之大,而且许多藏家“只进不出”,导致清官窑器价位还将不断拉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