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脂溢性皮炎:中医特效内服方4首 外用方28首 针刺疗法2种

 学苑中医 2020-11-09

中医学苑

公众号ID:xyzych1988

周末答读者问

看到读者的留言

对患者表示慰问

劝说患者就医问诊之余

将问题整理一下

并附上小验方以供各位参考

再叮嘱读者朋友一下

去正规医院问诊就医

脂溢性皮炎

概述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发生在皮脂溢出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特点是发病部位开始为轻度潮红斑片,上覆灰白色糠状鳞屑,伴轻度瘙痒,皮疹扩展,可见油腻性鳞屑性地图状斑片。严重者伴有渗出、厚痂,有臭味。

本病呈慢性经过,易反复发作,以青壮年为多,乳儿期也有发生。常伴发毛囊炎、睑缘炎,面部常与痤疮、酒渣鼻、螨虫皮炎并发。中医称之为面游风、白屑风,如《外科正宗》:“白屑风多发生于头、面、耳、项、发中,初起微痒,久则渐生白屑,叠叠飞起,脱而又生,此皆起于热体当风,风热所化。”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由素体湿热内蕴,感受风邪所致。风热之邪外袭,郁久耗伤阴血,阴伤血燥,或平素血燥之体,复感风热之邪,血虚生风,风热燥邪蕴阻肌肤,肌肤失于濡养而致;或由于恣食肥甘厚腻、辛辣之品,以致脾胃运化失常,化湿生热,湿热蕴阻皮肤而成。

西医认为本病的起因多与内分泌功能失调、消化功能失常、代谢障碍、细菌病毒感染、遗传因素、物理化学因素刺激、精神紧张、过度劳累、一些皮肤病如痤疮治疗不当或没有及时根治、护理不当、滥用护肤品等因素有关。

辨证分型

本病可分为干性型和湿性型两大类,临床常见的证型有风热血燥、肠胃湿热。

1.风热血燥  多发于头面部,为淡红色斑片,干燥、脱屑、瘙痒、受风加重,或头皮瘙痒,头屑多,毛发干枯脱落,伴口干口渴,大便干燥,舌质偏红,苔薄白,脉细数。

2.肠胃湿热  皮损为潮红斑片,有油腻性痂屑,甚至糜烂渗出,伴口苦,口黏,脘腹痞满,小便短赤,大便臭秽,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原则

临床根据不同的证型多采用祛风养血、清热祛湿等治法。

内服方

方药一  消风散合当归饮子

组成:生地15克,赤芍12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蝉蜕10克,知母15克,生石膏15克,白鲜皮15克,地肤子15克,当归10克,川芎6克,何首乌15克,刺蒺藜10克,麦冬15克,玉竹15克,甘草6克。

用法:将上药用冷水浸泡30分钟后,诸药同煎,首煎沸后文火煎30分钟,第二煎沸后文火煎20分钟。将所得两煎药液混合,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

功效:祛风清热,养血润燥。

来源:《医宗金鉴》《重订严氏济生方》。

方药二  参苓白术散合茵陈蒿汤

茵陈20克,土茯苓20克,茯苓15克,党参10克,薏苡仁30克,山药15克,陈皮10克,苦参10克,黄芩10克,桑白皮10克,焦山栀10克。

用法:将上药用冷水浸泡30分钟后,诸药同煎,首煎方沸后文火煎30分钟,第二煎沸后文火煎20分钟。将所得验实煎药液混合,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

功效:健脾除湿,清热止痒。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伤寒论》。

方药三  蛇舌草消风汤

组成:白花蛇舌草15克,防风10克,赤芍10克,陈皮10克,生地黄15克,当归尾10克,桃仁8克,丹参15克172泽泻10克,山楂15克,甘草3克。

用法:将上药用冷水浸泡30分钟后,诸药同煎,首煎沸后文火煎30分钟,第二煎沸后文火煎20分钟。将所得两煎药液混合,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

功效:祛风清热,除湿散瘀。

来源:周绵聪.白花蛇舌草治疗脂溢性皮炎.中医杂志,2000年第7期。

方药四  黄连薏苡仁汤

组成:黄连10克,生薏苡仁30克,黄芩12克,半枝莲15克,苦参9克,地肤子10克,生石膏15克,知母12克,银花15克,连翘10克,牛蒡子15克,益母草20,生甘草9克。

用法:将上药用冷水浸泡30分钟后,诸药同煎,首煎沸后文火煎30分钟,第二煎沸后文火煎20分钟。将所得两药液混合,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

功效:清热利湿为主,兼以疏风活血。

来源:张永刚.黄连薏苡仁汤治疗脂溢性皮炎47例山东中医杂志,2005年第11期。

外用方

方药一  颠倒散

组成:生大黄、升华硫黄各等份。

用法:将上二药研细末,装瓶备用。每次洗头先将头发用温水浸湿,然后将颠倒散10克搓在头发上,按摩5~10分溢性钟,使药物与头皮充分接触,再用温水冲洗干净,切勿使用碱类及化学物品清洗。每5日1次。

来源:刘镜斌.运用“颠倒散”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社区医学杂志,2007年第2期。

方药二

组成:苦参、王不留行、明矾、苍耳子、金银花、野菊花、蛇床子、地肤子、地榆、石菖蒲各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外洗。

来源:刘觉芳.中药外洗方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60例河北中医,2000年第3期。

方药三

组成:花椒、毛姜、红花、补骨脂、当归各25克。

用法:将上药研碎后,加普通白酒250毫升浸炮过滤备用。取适量涂擦患处,每日2次。

来源:马学品、陈绪华.酒泡中药治疗脂溢性皮炎伴脱发42例.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年第3期。

方药四

组成:鲜姜250克。

用法:捣碎,挤取全汁盛杯内,再用10%盐水民升洗净患处,擦干,用棉签蘸姜汁反复涂擦,至姜汁用完止。每周一次。涂姜汁后有时疼痛,一般不用服药,3天为1个疗程。

来源:民间经验方。

方药五  翠云散

组成:铜绿15克,轻粉、石膏各30克。

用法:将上述药物研细末,湿则干渗,干则用猪胆汁调搽。

来源:《外科正宗》

方药六  玉肌散

组成:绿豆粉200克,滑石粉、白芷、白附子各6克。

患处用法:将上述药物共研成细末,每日1匙,早晚调水。

来源:李曰庆.中医外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方药七

组成:王不留行、白芷等份。

用法:研细末,外擦。

来源:民间经验方。

方药八  脂溢洗方

组成:苍耳子、王不留行各30克,苦参15克,明矾9克.

用法:剪短头发,将上药煎水,以毛巾蘸洗头皮,每次洗15分钟,每日2次,日1剂,。间隔3日洗1次。

来源: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朱仁康临床经验集.人民卫生出版社。

方药九

组成:生大黄100克,冰片20克,食醋250克。

用法:上药人食醋中密封浸泡17天后,外涂患处每日3-4次。禁用碱性化妆品。

来源:樊中州.外科与皮肤疾病千首妙方.科学普及出版社。

方药十  二黄散

组成:硫黄、雄黄、蜈蚣、吴茱萸等份。

用法:将上述药物共研细末。先将患处毛发剃净,用高锰酸钾溶液清洗,然后用棉籽油将上药调成糊状涂患处,每日2次。

来源:高宗汾.“二黄散”治疗脂溢性皮炎.江苏中医药,1979年第2期。

方药十一

组成:海峭、炉甘石、雄黄、樟脑肯黛、松香、珍味母各3克,精矾35克,轻粉15克,冰片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木,装瓶备用,用时以香外涂,每日3次。

来源:樊中州.外科与皮肤疾病千首妙方科普版社。

方药十二

组成:苦参3克,野菊花30克,白鲜皮30克,硫磺15克。

用法:将上药加水煎煮,去渣温洗患处。

来源:敏涛、百病外治3000方.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方药十三  花椒硫黄膏 

组成:花椒(炒热)00克,轻粉(微煅)30克,硫黄微煅)30克,枯矾30克,铜绿(炒)30克,麻油适量。

用法:上五位共研细末,用麻油调成膏状,涂敷于患处,每日2次。

来源:敏涛.百病外治3000方.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方药十四

组成:透骨草120克,侧柏叶120克,皂角60克,明矾9克。

用法:将上述药物加水20毫升,煮沸10分钟,待温后洗头部或全身沐浴,每次15分钟,每周洗浴2次。

来源:敏冻、百病外治30方药十五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方药十五

组成:猪胆1个。

用法:将猪胆汁加入半盆温水中,拌匀洗头部,再用清水洗一遍,每日1次。

来源:笔者经验方。

方药十六

组成:白鲜皮15克,鲜生地30克,白酒150克。

用法:将上述药物共浸泡5天后去渣,涂擦头部。

来源:敏涛.百病外治3000方.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方药十七

组成:海艾、菊花、藁本、蔓荆子、荆芥、防风、薄荷、藿香、甘松各6克。

用法:用水1000毫升把上药浸泡半小时,然后以文火煎数沸,取药液500毫升,二煎加水500毫升,取汁200毫升,两煎混合过滤,备用。将药汁放在盆内,待药液至常温,用小毛巾浸洗、揉搓头部,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15~20分钟,不用清水冲洗,自然凉干。

来源:单敏洁,支汤外洗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38例江脂西中医药,2006年第4期。

方药十八

组成:白鲜皮50克,苦参30克,皂荚30克,透骨草30克。

用法:以上四药用2000毫升水浸泡1小时后,煮沸持续30分钟,过滤得药液1500毫升,待药液温度降至45℃左右时,加入食醋150毫升,混匀,备用。将药汁放在盆内,洗涤或湿敷患部,时间不少于30分钟,洗后晾干,每日1次,15次为1疗程。

来源:高佩华.自拟白鲜皮洗剂治疗脂溢性皮炎.中医外治杂志,2004年第4期。

方药十九

组成:益母草100克。

用法:将上述药物洗净,加水煎煮半小时后,29毫升,200毫升口服,200毫升加入1小匙醋(约5ml)备用。将药汁放在盆内,用消毒纱布蘸湿后,湿敷肤为头皮部的皮炎,则在洗净头发后,用上述煎剂均匀于头皮部,用手指轻轻按摩,保留10~2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去),每天2次,每次10~20分钟。

来源:秦竹、朱成兰益母草治疗脂溢性皮炎。中医杂法志,2003年第12期

方药二十

组成:硼砂6克,冰片3克,芒硝6克,明矾6克。

用法:上药,加温水1500毫升,待其溶化后,备用。先将头用温开水洗净(忌用洗衣粉,可用洗发水),然后将药物置于干净盆内将头梳洗一次,不要用毛巾拭头让其自然干燥。

来源:兰茂璞.中药洗剂治疗脂溢性皮炎.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

方药二十一

组成:苦参、王不留行、明矾、苍耳子、银花、野菊花、蛇床子、地肤子、地榆各30克。

用法:将上述药物洗净,煎水,备用。将药汁放在盆内,外洗。

来源:沈明.中药外洗方治疗脂溢性皮炎,湖北中医杂志,199年第8期

方药二十二

组成:黄柏、百部各50克,艾叶、花椒、雄黄各30克,薄荷、荆、防风、白矾(研),各15克,冰片3克。

用法:上药洗净,加水煮沸,过滤去渣,备用。将药汁放在盆内,趁热洗头。每天2~3次,每次20分钟,每天1剂,直至治愈为止。

来源:曾冲.治脂溢性皮炎有妙方中国城乡企业卫生,1997年第2期。

方药二十三

组成:陈艾、雄黄各50克,防风、花椒各30克。

用法:上药洗净,煎水,备用。将药汁放在盆内,趁热洗头。

来源:颜永信.陈艾洗剂治脂溢性皮炎.四川中医1985年第7期。

方药二十四  自拟消脂汤

组成:苦参30克,侧柏叶30克,白鲜皮15克,马齿览15克,蒲公英15克,地肤子15克,苍耳子15克,甘草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过滤取煎液外洗2次,另外,取少许煎液调绿豆粉而成糊状,然后外敷其患处,每晚1次.

来源:王红梅、蒋士生.消脂汤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47例湖南中医杂志,2010年第2期。

方药二十五

组成:鸡蛋5个,氯素注射液230毫克5支

用法:把鸡蛋打一个小口,倒出蛋清弃去蛋黄不再与氯霉素混合备用,将头发用温水洗净头上的鳞属,等头部用发干后,用镊子夹住药棉,蘸取混合的药物,外涂于整个头日2部,每日一次,连用1周为1疗程。

来源:侯峰、杨英验方治疗脂溢性皮炎.中医外治肤病,1999年第4期。

方药二十六

组成:薏苡仁100克。

用法:每日煮粥食用代早餐。因本品力缓,单味治疗用量须大。长期食用,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取得较好疗效,且无副作用。

来源:刘奕锋.薏苡仁治疗脂溢性皮炎.中医杂志,2008年第3期。

方药二十七

组成:鲜猪胆一只。

用法:刺破,将胆汁倒入脸盆中,加温开水500毫升左右,搅拌后洗患处。要把油脂状鳞屑清除干净,而后用水清洁一次,晚洗一次并忌辛辣刺激食物。

来源:刘镜斌.猪胆汁治小儿脂溢性皮炎.山东中医杂志,1982年第5期。

方药二十八

组成:大黄30克,白鲜皮30克,川椒15克克,荆芥25自15克,苦参15克,连克,防风25翘15克。

用法:将上述药物制成粗粉,装入500毫升空瓶中,加75%乙醇450毫升,浸泡1周后备用。用时以毛刷浸蘸中药均匀涂于皮损处,可反复轻轻摩擦数次,加强渗透疗效,每天2~3次,并口服中成药防风通圣丸,每次6克,每日2次。1个月为1疗程。

来源:王富宽、王金川.自制中药酊剂涂擦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84例.中医外治杂志,2007年第6期。

非药物疗法

非药物疗法

(一)针刺加梅花针

选穴:风池、百会、四神聪

操作:刺风池时,针尖对准对侧眼珠,刺入0.5~1.5寸,使针感经头侧放射到前额。针百会、四神聪时,均宜沿皮卧刺0.5~0.8寸,使针感向邻近处扩散。以上三穴皆留针溢15~20分钟,其间捻转两次。启针后用梅花针叩打头部督皮炎脉、足太阳、少阳经线共五行,由中向外,借助手腕弹力依次叩打。间日治疗一次,并配合鲜姜频擦头部。

来源:陈克勤、吴成.针刺加梅花针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

(二)针刺配以中药

选穴:曲池、风池、丰隆、太冲

操作:针刺上穴,用泄法,留针二十分钟,并配以龙胆泻肝汤加苦参、土茯苓、白鲜皮内服。

来源:苟邦瑜.针刺配以中药治疗脂溢性皮炎重庆中医药杂志,1988年第4期。

预防与调护

1.忌食辈腥、油腻,少食甜食、辛辣及浓茶、咖啡、酒等,多食水果、蔬菜。

2.避免搔抓,不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洗涤。

3.生活规律,睡眠充足,保持大便通畅。调畅情志,舒缓压力。

编辑 | 刘晓蕾  校对 | 宋铮  审稿 | 黄小龙

征稿对象

所有热爱中医、践行中医的人士

征稿内容

1. 分享自己用中医看病的医案、医理分析;

2. 分享自己得心应手的“小妙方”,突出简、效、廉的特点;

3. 分享自己的“中医成长之路”。

征稿时间

2018年9月8日起至无限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