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程千帆先生二三事

 珞珈飞雪迎春 2020-01-06

目录与目次

闲来翻开上海古籍出版社“白屋丛书”中程千帆先生的《桑榆忆往》(2000年9月一版一印)一书。作者曾经是武汉大学的教授,七十年代中期,他的原配沈祖棻先生又在珞珈山遭意外事故身亡。但是他没有被生活的磨难所压倒,在晚年焕发了学术青春。由于他的努力,使南京大学中文系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重镇。作为工作和生活在珞珈山的我,对程先生和沈先生仰慕很久,也生有很多的感慨。

程先生在本书中,回忆起他在金陵大学求学时,如何走上学术道路有一段论述,其中有两句引起我的注意:“所以我写书时,对于底下的篇目我不用‘目录’两个字的,因为目是目,录是录,我总是写作‘目次’,写篇目也可以,无论如何不能写目录。总之,先有一个命题的规范,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就是论证,再就是推出结论。”(P14)看到这,我马上将书签夹起,翻看本书的目录页。“目次”两个字顿时映入眼帘。我不禁有些惭愧,这是已经看过的地方,疏忽大意了,用囫囵吞枣来形容是极为恰当的。

我随手翻翻书架上的其他书籍,都是写着“目录”;翻翻沈祖棻先生的《宋词赏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一版一印),“目次”!再翻翻千帆先生参编并作序的《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一版3印)“篇目表”!作者确实言之有证。我想,不用再找先生的其他著作,答案是肯定的。

话又说回来,难道其他的所有作者、编者、编审写“目录”都错了么?找来工具书,看看“目录”的定义。《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商务印书馆2002年6月3版293印)904页为:“【目次】:目录。”,“【目录】:①按一定次序开列出来以供查考的事物名目:图书目录/财产目录②书刊上列出的篇章名目(多放在正文前)”。《辞海》1999 年版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一版一印)2014页为:“【目录】:①亦称‘书目’。是著录一批相关的文献,以一定次序排列而成的报道、检索图书并指导阅读的工具。也指非印刷型文献的目录。其传统形式分卡片式和书本式两种,20世纪60年代以来,又发展为微型型和 机读型。②指书籍正文前所载的目次。”

不难看出程先生的严谨,两本工具书中,关于“目录”的首要定义都是其原意,第二条才是约定俗成的意思。因此,作为古典文学研究硕儒之一的程先生,在这个细节上有大智慧。当然绝大多数书籍中以“目录”为“书目”也未尝不可,大家都习以为常,约定俗成了。我倒是从两本工具书的查找中,看出在“【目录】”条目解释上的高下来。

正巧手边还有一套由冰心先生任名誉主编、柯灵先生任主编的“民国女作家小说经典——虹影丛书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一版一印),其中有《沈祖棻小说马嵬驿》。翻翻前面,赫然写着“目录”!此书出版时程先生尚在世,要么出版前没有经目;要么老先生年事已高,无力审校。否则,依照先生的秉性,是不允许出现这样的“差错”的。

一段不堪回想的历史

离武汉大学正门不远的街上,有几家旧书店,我时常能在那里淘到一些惊喜。这一次,我拾起的是一段不堪回想的历史。

这是一本杂志的合订本,尽管书皮有些破,书脊上也有些许的油污,但里面的内容很完整,每一期的封面都如新出的一般。它是武汉大学图书馆的旧藏,由红旗装订厂装订的《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3期合订本)。由于有第一期,因此书店老板以创刊号的价格喊了高价,而由于在这几期中,有许多我已知或未知的珞珈前辈的文字,就在犹豫了几天后,毅然再访而购下了。

虽然1956年出的第一期是创刊号,有李达校长的发刊词,但我最关注的是中文系的程千帆教授。

程先生任该报的副主编(主编为唐长孺教授),但是在1956年11月发行的第一期里,首发阵容大都是资深的老先生。如李达、吴于廑、谭戒甫、吴纪先、杨端六、皮高品等先生,中文系有3篇,刘永济、刘赜、李格非各一篇,这其中就是李格非先生资历浅一点。首期发行了3600册。

5个月后,即1957年3月,《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报》出版了第二期,程先生发表了研究辛弃疾的论文《辛词初论》。将第一期和第二期的文章粗略比较一下,多半还是遵循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论者有为新中国服务的时代气息,但更多的是学术上的商榷,包括程文在内。比如他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开头论辛词研究之重要意义,结论中有“他教导了作家们如何从事生活实践,从而使自己的作品为先进的政治服务”字句,虽言之欠周详,但也应景。

这一期刊登了一则重要启示,向学术界宣布该学报从1958年起,定期发行,为半年刊,从邮局订阅,分道林纸本和报纸本,价格也不菲,分别为1.20元和1.00元。但是在那些年头里,有多少学者能静下心来作学术呢?绝大多数拿起了扫帚或牛鞭。

不堪回首的一段历史,再也不应有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不能忘记!

        再谈程千帆

我有收藏的爱好。前几年,在武汉收藏市场闲逛,卖旧书刊资料的老周,知道我是武汉大学的,出示了一通含信封的程千帆先生手札。我对先生久有仰慕,就购下了。

这是程先生于1994年3月2 9日写给武汉大学程一中教授的信。全文如下:

一中老弟:

函悉。因正病卧医院,先简单复数事:

一、        贷款可延期一年,本息均延。

二、        《沈祖棻诗词笺注》大约今年六七月间可出版,届时当再寄奉。

三、        宗福邦带陶德麟亲笔信来,邀我去武大小住,讲学数次,时间不拘。我本拟去,以释前隙。但体力又似不足,不宜奔波。君意如何?请衡量厉害,以及校内各方意见。

这次生病是外感,肺部感染,发高烧,引发心脏不适,现已退烧,心脏亦已平稳,不久当可出院,请勿念。  

顺颂

双安

                                               千帆

                                                   3,29

    其中人物,沈祖棻为程先生亡妻,知名诗词研究学者;宗福邦,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陶德麟,时任武汉大学校长,哲学家。本札为硬笔书于作业纸上,不知何故会流到老周手里。

从本信中,可以看出两人的亲密友情。除去私事、家常外,有一点值得回味的,就是武汉大学对程先生的邀请。坦率讲,武汉大学在其心中是有感情和分量的,否则不会有“我本拟去,以释前隙”之语;但是受到的伤害太深,太甚!且很多当事人依然健在,因此,老人不得不权衡再三,征求一中教授意见。

我不知道最终程先生是否有珞珈山之行,也无意怪罪让先生受打压、折磨的人,因为这是时代的悲剧。

但是我从这通信札里,看出了程先生对武汉大学复杂的感情,而不是怨恨。程先生的《桑榆忆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一版一印)一书封面有一段话:“长期以来,我把所受到的一切不公正的待遇都尽量地压在心里,所以别人让我写回忆录,我都没有写。这次是一个机会,我觉得也要使后人知道,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不是那么容易摧毁的。哪怕很软弱,但是又很坚强。”

这确实是他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值得我——一名后学尊敬的地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