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纪四(7)--开化闽越 

 zqbxi 2020-01-06
  闽越族、闽越国、闽越王和闽越文化是特指西汉刘邦复立无诸为闽越王(公元前202年),至公元前110年汉武帝灭余善,闽越国前后只存在了92年,加上战国末年无诸自封为闽越王的时间,闽越文化只有百年的历史。而在此之前的福建历史应称“先秦闽族史”。

       先秦闽族和闽文化有着三千多年的漫长历史。四、五千年前的昙石山文化已迈人父系氏族社会末期,其上层叠压的黄土仑类型文化是先秦闽族的典型文化(印纹硬陶和原始釉陶)。可以说,以闽江下游为中心的海洋“贝丘文化”孕育了先秦闽族和闽文化。《山海经》“闽在海中”的记载证实了闽与海洋文化的关系。西周中央王朝典章制度总汇的《周礼·夏官》篇载:“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周礼·秋官》还载:“象胥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这里清楚表明:“闽”是作为方国、地域和人民的总称,是受中央周王朝统辖和管理的,它的财用、谷畜等经济情况、利害得失全在中央奴隶制王国的控制之下。“闽”是华夏周围六大方国和族属之一。《周礼·秋官司寇》还载:“闽隶百二十人”,“掌役掌畜养鸟,而阜畜教扰之。掌与鸟言,其守王宫者与其守历禁者如蛮隶之事。”这里说明:司寇所属的司隶,负责掌管蛮、闽、夷、貉诸国之役隶,分别根据各方国物产和技艺专长,为周王朝执役服事。120名闽隶负责养鸟、教鸟言及守卫王宫和规定的戒严处所。这就把闽方国和闽族与中央周王朝的隶属关系说得十分清楚了。闽文化起源于昙石山文化,其典型代表是黄土仑类型几何印纹硬陶文化。武夷山悬棺葬、华安仙字潭岩画、南安大盈铜兵器、建瓯铜钟、光泽大墓、闽南石戈文化等都是“闽”或“七闽”部族创造的闽文化。需要指出的是在国家正式文件和历史典籍中,此时还没有越国的记载。于越族登上历史舞台是春秋晚期以后的事。闽族和越族是不同地域的不同民族。闽族发祥地在闽江下游;越族发祥地在杭州湾一带。闽族以蛇为图腾;越族以鸟为图腾lo越族势力达到闽地,应在楚威王灭越之时(公元前334年)“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台湾通史》更明确指出:“楚灭越,越之子孙迁于闽,流落海上或居湖。”说明越国败亡之后,越国贵族率越人人闽。越人以其强大的武装力量、政治势力、社会组织和先进的生产力控制了闽族社会组织,影响着闽族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到了战国晚期,在原“闺”的地域内,形成了无诸领导的闽越国和摇领导的东瓯国。闽和越结合为闽越族,闽越国和闽越文化才真正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闽越疆域与先秦闽族或“七闽”相同,即囊括闽台两省,浙江南部、广东东部和江西东南部。

       由于东越王余善对抗汉武帝战争的残烈,太史吏司马迁写《史记》时,不用《闽越列传》而写为《东越列传》,说明东越王余善在汉中央王朝臭名昭著。闽越王无诸助刘邦参加楚汉战争,汉高祖五年“复立为闽越王”,闽越国近百年的历史对后世影响巨大,汉以后官私典籍中,常以闽越称福建,而对先秦闽族和闽方国却疏于记载,遂使三千多年的先秦闽族和闽文化湮没无闻。“闽”和“闽越”虽只有一字之差,却代表着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民族和不同的文化。

        武夷山汉城应是余善拒汉的军事城堡,不是闽越国都城“东冶”的治所。其主体建筑和绝大多数遗物的年代是余善时期的。武夷山汉城规模之宏大,只能从其在闽越国中的政治地位及其与汉中央、东瓯等在军事方面的意义去理解。武夷山汉城是当时汉中央政权与闽越地方割据势力之间在政治上严重对立的历史见证,说明武夷山汉城作为闽越国晚期军事性质的边防要塞和军事重镇的极端重要性。当汉朝军队灭余善,夷城堡,“尽徙其民于江淮间,以虚其地”后,武夷山汉城就变成了一座废墟。

        新店古城位于陆路进入福州的必经之道——北郊莲花峰峡口下的新店高台地上,具有军事战略意义。古城东、西两面各有一条河道自北向南流过。因此,古城平面呈长梯形,北城墙长约310米,西城墙长达1030米,东城墙残长287米,其余部分均被破坏。估计,该城总面积达40万平方米(600余亩)。经考古发掘和研究,古城墙分三期:一期城墙为战国晚期,东西北城墙基上均有残留;二期城墙为汉初,只有西城墙和南城墙上有残留;三期城墙为唐五代,地面“土墩”均为此期城墙遗迹。结合《史记》、《汉书》记载:“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勾践之后也,姓驺氏。秦已并天下,皆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及诸侯畔秦,无诸、摇率越归鄱阳令吴芮,所谓鄱君者也,从诸侯灭秦。当是之时,项籍主命,弗王,以故不附楚。汉击项籍,无诸、摇率越人佐汉。汉五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这就是说,闽越王无诸在战国晚期就已称王,“秦已并天下,皆废为君长”,到了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福州新店古城一期城墙就是闽越王无诸在战国晚期自称为王所筑。二期汉初城墙应该是汉高祖五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前后补筑的。三期城墙是唐五代王审知治闽时补筑的。有诗为证:(明)陈椿《秋日吊闽王王审知墓》诗:“陶灶草生烟冷处,古城猿啸日斜时。”《十国春秋》也写道:“南唐师败,李仁达于古城乱兵发诸陵”,说明唐五代新店古城还驻扎重兵。

         古城北部为宫殿区,发现黑夯土回廊残长34.3米,柱洞直径分别是18、33、40厘米。还有大面积的夯土基址和大火烧毁的木柱痕迹。出土文物有大陶瓮、小陶杯、盏、罐、釜、壶、绳纹板瓦和红砖等器物。大部分是方格纹硬陶,陶衣呈瓦蓝色,内胎为紫沙红,十分坚硬。少量战国晚期泥质红陶和黄陶,器形有豆、罐和细绳纹简瓦。回廊附近汉文化层下发现一座战国墓。城西南发现一座战国晚期炼铁炉及炉基、陶范、铁渣等。这座炼铁炉的发现意义十分重大。它是中国最早的炼铁炉考古证据之一,说明闽越王无诸已经掌握炼铁技术并制造兵器,战斗力很强。因此,无诸“随诸侯反秦、佐刘邦攻项羽”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军事力量。汉初诸侯国中,只有闺越国都城名“冶”,应与冶铁有关。

       史记·东越列传》“闽中郡”下《集解》徐广日:“今建安侯官是。”《索隐:“小颜以为即今之泉州建安也。”《正义》:“今闽州又改为福也。”《汉书》“闽中郡”下师古日:“即今之泉州建安是也。”“都冶”下师古日:“地名。即侯官县是也。”《汉书·地理志》记载,会稽郡有冶县,师古日:本闽越地。《旧唐书·地理志》说得最清楚;福州闽县为“汉冶县,属会稽郡。秦时为闽中郡,汉高立闽越王都于此。武帝诛东越,徙其人于江淮,空其地,其逃亡者自立为冶县,后更名为东冶县,后汉改为侯官都尉,属会稽郡。……开元十三年改为福州。皆治闽县。”《宋书·州郡志》载:“汉武帝世,闽越反,灭之,徙其民于江淮间,虚其地。后有遁逃山谷者颇出,立为冶县。”《太平寰宇记》卷100福州闽县“汉(冶)县以无诸所都,故此立县焉。”以上重要文献证明:冶或东冶在福州闽县,汉的冶县设在无诸时的冶都,并以冶名县。

        无诸死后,据清代林枫著《榕城考古略》记载埋葬在屏山鼓屏路口王墓山,其子孙“守陵三年”,修盖了简易的官庙建筑。屏山一带的汉初大型建筑,应该是汉武帝建元六年以后越繇王丑和东越王余善“二王并处”后,余善在屏山一带修筑的宫殿和军事基地。当时,余善“刻武帝玺自立”,对抗中央。“龙凤呈祥万岁瓦当”和“万岁未央”瓦当等就是他僭越的罪证。越繇王丑“奉闽越先祭礼”,仍然驻扎在新店古城内。

        参为相国,出入三年,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较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年(己酉、前192)春,发长安六百里内男女十四万六千人城长安,三十日罢。(好简单的城市化。)
  
  以宗室女为公主,嫁匈奴冒顿单于。是时,冒顿方强,为书,使使遗高后,辞极亵。高后大怒,召将相大臣,议斩其使者,发兵击之。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中郎将季布曰:“哙可斩也!前匈奴围高帝于平城,汉兵三十二万,哙为上将军,不能解围。今歌吟(哀苦)之声未绝,伤夷者甫起(受伤兵士刚能起身),而哙欲摇动天下,妄言以十万众横行,是面谩(当面说谎)也。且夷狄譬如禽兽,得其善言不足喜,恶言不足怒也。”高后曰:“善!”令大谒者(官名。秦置谒者﹐掌宾赞受事﹐秩六百石﹐员十人;其长名谒者仆射﹐比千石。汉因之。谒者仆射亦称大谒者)张释报书,深自谦逊以谢之,并遗以车二乘,马二驷(八匹马)。冒顿复使使来谢,曰:“未尝闻中国礼义,陛下幸而赦之。”因献马,遂和亲。(二人放炮,樊哙放牛逼炮,贻误国家大事;季布放冲天炮,不怕得罪权贵,为了国家利益。)
  

  夏,五月,立闽越君摇(瓯越的越王勾践第十三世孙驺摇,统率义军跟从鄱阳令吴芮投入灭秦的洪流。秦亡,又帮助汉高祖刘邦打败项羽。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汉在瓯地建"东瓯国"和东瓯王。)为东海王。摇与无诸(驺氏,也是越王勾践后裔,西汉时期诸侯国闽越国国君。越国解体后,无诸移居闽地,占有福建及周边地区,自称闽越王。秦朝以其辖地设置闽中郡。秦末,无诸率闽中士卒举师北上,协同诸侯灭秦。后·出兵辅佐汉王刘邦打败项羽。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二月,复立他为闽越王,封管闽中故地。),皆越王句践之后也,从诸侯灭秦,功多,其民便附,故立之。都东瓯(温州古称瓯越),世号东瓯王。
  
  六月,发诸侯王、列侯徒隶二万人城(修筑)长安。(奴隶创造历史。)


  ]秋,七月,都厩灾。
 
  是岁,蜀湔jiān氐di(古民族,四川什邡市西北部,其镇为帝王消夏避暑之福地)反,击平之。
  

  四年(庚戌、前191)冬,十月,立皇后张氏。后,帝姊鲁元公主女也,太后欲为重亲,故以配帝。(近亲结婚。)
 

  春,正月,举民孝、弟、力田者,复其身(免税赋)。(倡导精神文明。)
 
  三月,甲子,皇帝冠,赦天下。

  省法令妨吏民者;除挟书律。(清理法条,开展法律的改、简、废活动,废除禁止携带、收藏书籍的“挟书律”。)
  
  帝以朝太后于长乐宫及间往,数跸(清道警戒)烦民。乃筑复道(高架桥)于武库南。奉常叔孙通谏曰:“此高帝月出游衣冠之道也(由寝园至陵庙有‘月游衣冠’专用的道路,称‘衣冠道’‘游道’或‘宗庙道’),子孙柰何乘宗庙道上行哉!”帝惧曰:“急坏之!”通曰:“人主无过举;(拍马屁,类似于英国、日本的皇上无罪制。)今已作,百姓皆知之矣。愿陛下为原庙渭北,月出游之,益广宗庙,大孝之本。”上乃诏有司(有关部门)立原庙。
  

  臣光曰:过者,人之所必不免也;惟圣贤为能知而改之。古之圣王,患其有过而不自知也,故设诽谤之木,置敢谏之鼓;岂畏百姓之闻其过哉!是以仲虺huǐ(姓任,又叫莱朱、中垒,是奚仲的第十二世孙,继奚仲之后又一位杰出的薛国国君 ,商汤时期的著名大臣。他辅佐成汤灭夏,建立商王朝,成为一代名相 )美成汤曰:“改过不吝。”傅说(本为胥靡(囚犯),本无姓,名说,在傅岩筑城。武丁求贤臣良佐,梦得圣人,醒来后画影图形,最终在傅岩找到傅说,举以为相,国乃大治,遂以傅岩为姓。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武丁中兴"的辉煌盛世)戒高宗曰:“无耻过作非。(不要因为怕别人耻笑便不改正过失)”由是观之,则为人君者,固不以无过为贤,而以改过为美也。今叔孙通谏孝惠,乃云“人主无过举”,是教人君以文过遂非也,岂不缪哉!(司马光不赞成“人主无过”的制度,说法都不行,皇帝标准还是低于圣人标准。)


  长乐宫鸿台灾。
 
  秋,七月,乙亥,未央宫凌(藏冰)室(古代冰箱。)灾;丙子,织室灾。
 。
  五年(辛亥、前190)冬,雷;桃李华,枣实。(生态变异反常。)
 
  春,正月,复发长安六百里内男女十四万五千人城长安,三十日罢。(罗马不是一日堆出来的可写一部长安建筑史。
 
  夏,大旱,江河水少,溪谷水绝。
  
  秋,八月,平陽懿侯曹参薨。
  
  六年(壬子、前189)冬,十月,以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完全按遗嘱办。)
  
  齐悼惠王肥薨。
 
  夏,留文成侯张良薨。(三杰皆亡,前有异象。如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去世,前有唐山大地震。)
 
  以周勃为太尉。
  
  七年(癸丑、前188)冬,发车骑、材官(步兵)诣荥陽,太尉灌婴将。
 

  春,正月,辛丑朔,日有食之。

  夏,五月,丁卯,日有食之,既(日全食)。
  
  秋,八月,戊寅,帝崩于未央宫。大赦天下。九月,辛丑,葬安陵。(在位时间不长干了一些守成补缺、巩固政权的事。)
 

  初,吕太后命张皇后取他人子养之,而杀其母,以为太子。既葬,太子即皇帝位,年幼;太后临朝称制。(吕后毒如蛇蝎阴盛阳衰,母鸡打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