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人教孩子时的“语言表达”

 太行森林 2020-01-06

                   


交流中发现,有的人,自己上学时学得很好,但是,教孩子的时候,无论怎么讲,孩子就是不明白。 

实际上,就是“孩子听不懂你说的”。不是孩子脑子笨,而是“听不懂你说的”。 

这说明,你的“语言表达功夫”是需要适当“修炼”的。 

窃以为,“语言表达”的第一追求应该是:对方能听懂,立刻马上就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听得懂。而不应该是:你觉得你表达得“很有水平”,或者“很准确”。 

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你追求“有水平“和“准确”表达,导致对方听不懂。

 举个例子。

我现在搞“集中供热中的热源点工程项目”,就是北方地区冬天的“暖气热源点建设”,而且我搞的是“电厂余热回收供热”,“清洁供热”。有一天,我的老母亲问我:邻居们都问“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如果我跟一个快80岁的农村老太太直接说是“清洁供热”,我倒是说得“很准确很科学”,但是,无异于“自说自话”。老太太百分百听不懂你讲的“科学术语”,说完了,你还得用“一大堆话”去解释。到时候,越描越黑,说多了,更听不懂了。说了半天白说了! 

老太太问完后,我用手指了指屋里的暖气片,然后跟我家老太太说:我是修暖气的。 

老太太立刻马上就听明白了!而且马上跟我说:前几天暖气有点渗水,还是打电话让物业来给修的。你快再看看吧,万一过几天又渗水了呢!

我立刻给看了看。告诉老太太,没问题。

老太太说,那就放心了。以后你每次回家来就给我检查检查暖气。😂😂😂 

这就是“完全彻底”听明白了,而且,还立刻马上做了“呼应”。 

我虽然表达得“并不那么准确科学”,但是,老太太第一时间听懂了。兴趣就有了,共同语言就有了,聊天的基础也就有了。 

如果乐意,还可以继续往下交流,到那时候,你再慢慢谋求“准确性”和“科学合理性”也不迟。 

如果一开口就是“准确性”,必然是“听不懂”,一脸懵懂,越说越晕头转向。 

所以,无论跟谁说话,一定要“看对象”,根据“对象”调整“用词和语速”,还有口气语气,表情眼神,等等。

不能“以不变应万变”。 

一开始说,并不需要那么“准确”。

一开始说,并不需要那么“科学严密”。

一开始说,更不需要那么“有水平”。

一开始说,先让对方搞清楚“大致方向”、“大概意思”。一开始说,先让对方有个特别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感性认识”。

一开始说,先跟对方找到“共同点”和“共同语言”。 

一开始说的不够准确,后面再补充完善。把一句话拆成好几句话表达。这样说,对方容易理解,容易接受,交流才会有效果。 

给孩子老人讲解时,尽可能少说“科学术语”,尽可能多“打比方”,尽可能多举例子。 

说话,讲课,写文章,对方能立刻马上听懂看懂,这应该是第一追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