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考古显示,周文王被囚羑里罪有应得,纣王生前上了大当

 悠闲龙夫 2020-01-06


周朝的前身周侯国原本是殷商臣属,公元前

1046年的牧野之战,周军大获全胜,实现了商周鼎革。自此,周国从方国晋升为天下共主,周国国君也成为天子。

值得一提的是,商、周二族并非同源,商部落兴起于北方燕山一带,而周国地望则在西方(陕西)。商汤灭夏,雄踞中原时,周人还相当弱小,在戎狄部落间艰难求存。

直到古公亶父(周太王)率领族人迁徙周原(岐山),周部落才逐渐发展壮大。但是,周太王显然不满足于西岐一隅之地,据《诗经》记载:“(周太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也就是说,早在周武王的曾祖在位时,周人就已经有了灭商的打算。

那么商朝又是怎么对待这个怀有异心的诸侯国的呢?

古公亶父死后,少子季历继位,据出土的《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商王武乙(纣王曾祖)除了赏赐给季历

“地三十里,玉十珏,马八匹”外,还以和亲的方式将摯国之女大任嫁给他为妻,并全力支持周人对戎狄的作战。

正是在强大的商朝支持下,季历先后灭掉咸阳东北的程国,大败西境的鬼戎、义渠,据有关中,武丁还封他为殷牧师。然而,野心膨胀的季历却公然向东方进兵,先后攻打位于晋冀一带的“燕京之戎”、“余无之戎”,军事势力深入到了商朝眼皮子底下,这种僭越行径引起了商王文丁(纣王祖父)的极大不满,将季历召至都城后杀死。

季历的东进失败,并未让继位的周文王姬昌放弃对商朝的军事挑衅。据陕西周原考古出土的周人

1号卜甲记载,周文王曾向先祖盟誓,要走商汤正道(即取而代之)。

对于这场战争,《古本竹书纪年》只用了寥寥数字:“帝乙处殷,二年,周人伐商”,这也是周人第一次直接向商王朝发起军事进攻。当然,由于实力悬殊,战争的结果依然是周人战败,继位的商纣王“乃囚西伯于羑里”。

显然,纣王把周文王囚禁在羑里并非如《周本纪》所说的那样是因为周文王姬昌

“积善积德”而纣王“昏庸残暴”,周文王被囚羑里完全是因为其不守臣道屡屡攻伐天子,从这一点来看,文王被囚其实罪有应得。

对于这位屡屡犯境的诸侯国首领,纣王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并未将其杀死,反而是软禁在羑里城。纣王之所以这样处理,主要是基于避免陷入双线作战的考虑。

在殷商统治后期,东夷各部(甲骨卜辞称为“人方”)屡屡发动叛乱,牵制了商朝大量兵力,对此,纣王不得不集中兵力征伐东夷。

而对于西方的周国,则采取了怀柔拉拢政策。

一方面是将亲妹妹嫁给周文王继续建立姻亲关系,另一方面则是最大限度的对周国的军事威胁采取忍让态度。

在陕西歧山凤雏村11号灰坑出土的甲骨上,记载了这样一段鲜为人知的史实:“衣王田,至于帛,王隹田”,甲骨形制和文字特征均属周人甲骨。衣王指殷王,而后面这个“王”则是指周王。

周人称王(非追谥)始于文王,所以这里的这段内容意思是商纣王与周文王一块在帛地狩猎。这寥寥数字向我们表明,商纣王最大限度的想要缓和与周的矛盾。

而周文王被释放归国后,也表现出对商朝的极大

“恭顺”。

《逸周书》记载:

“文王合六州之侯奉勤于商”,同时佯装腐化不再复仇,在周国境内筑造灵台,纣王听闻,大喜说道:“周伯昌改道易行,吾无忧矣。”

周文王的举动赢得了纣王的信任,纣王不仅将驻扎在黎国一带的商军调往东夷,还赐周文王弓矢斧钺,给予他征伐之权。然而,周文王却利用纣王的信任,在灭掉周边的密须、阮、共等国后,于四十四年伐耆国(即黎国),四十七年伐崇国(忠于商王室)。

在陕西周原出土的周人卜甲中,也印证了周文王晚年伐蜀、征巢、伐密、伐崇等军事行动,实现了

“三分天下有其二”,并正式称王。

周文王的阳奉阴违,为武王灭商奠定了基础。陕西临潼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利簋上对武王克商记功如下:“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又商”,即牧野之战只打了一个早上,商朝就灭亡了。

这充分说明商纣王对于西周的军事威胁并未采取有效应对,既未提前得知周军的突然反叛,也没有调回远在东夷的商军主力,显然,纣王生前上了大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