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0到1》|创造世界价值的商业哲学,斯坦福大学改变未来的课

 hyxz_ljf 2020-01-06

欢迎在每周一与我相遇,2020年的第2周,为你推荐不止适用于创业者的“创业圣经”——《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

《从0到1》|创造世界价值的商业哲学,斯坦福大学改变未来的课

1/3我的读书感悟

章节短、文笔好、可读性强。

又不缺乏恰到好处的攀登感。

豆瓣多赞点评的话是“科技鸡汤。跟读了本虎嗅、36kr、pingwest合订本似的。”

不过,对我这种不刷“虎嗅、36kr、pingwest”的非创业者来说,这也是实现「认知升级思考升级」很不错的一本书。

他从哲学、历史、经济等多元领域,拨开世界运行的脉络,点明商业与未来发展的逻辑。

《从0到1》|创造世界价值的商业哲学,斯坦福大学改变未来的课

本书中有几个重要概念,让人受益颇深:

  1. 全球视野:即使全球知名度已经相当高的阿里、腾讯,它们的产品在中国之外的用户依然微不足道,也未能像Facebook、谷歌、苹果这样征服全球。

  2. 从0到1:或者说从无到有,这意味着创造和创新,意味着通过技术专利、网络效应、规模经济、品牌等形成壁垒实现质的垂直性层级跨越。

  3. 垄断与竞争:每个成功企业都是靠解决一个独一无二的问题获得垄断地位;而企业失败的原因却同为无法逃脱竞争。

  4. 后发优势:一个企业今天的价值是它以后创造利润的综合。这也是为什么处于亏损状态推特刚一上市市值40亿美元,是处于盈利状态的纽约时报的12倍还多。

  5. 幂次法则:一个市场可能会胜过其他所有市场。一种分销策略通常要优于其他所有策略。某些关键时刻远比其他时刻重要。

  6. 明确乐观主义:只有对未来精确地规划,才可以改变整个世界,而非倾听焦点团体的意见或是复制其他人的成功。

  7. 重视销售:“最好的产品未必会常常获胜”,经济学家将此归因于“路径依赖”。

《从0到1》|创造世界价值的商业哲学,斯坦福大学改变未来的课

2/3本书作者彼得·蒂尔(Peter Thiel)

  • 被誉为硅谷的天使,投资界的思想家。

  • 1964年出生,国际象棋天才,12岁时就在全美排名第七。

  • 1996年成立Thiel Capital,2002年改名为Clarium Capital,目前该公司管理总值超过50亿美元资产。

  • 1998联合创办了PayPal,并在2002年以15亿美元出售给eBay。

  • 2004年为Facebook创始人提供了5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而这项投资为其获得2万倍的收益。

《从0到1》|创造世界价值的商业哲学,斯坦福大学改变未来的课

3/3 精华内容拆解

序1 改变世界的逆行者

一个无奈的事实是:即使全球知名度已经相当高的阿里、腾讯、小米和京东,它们的产品在中国之外的用户依然微不足道。我在为彼得·蒂尔新书出版而高兴之时,不禁在想:中国何时才能诞生像Facebook、谷歌、苹果、特斯拉这样征服全球的公司和产品呢?

序2 “道生一”的商业智慧

从0到1,或者说从无到有,意味着企业要善于创造和创新,通过技术专利、网络效应、规模经济、品牌等形成壁垒,从而实现质的垂直性层级跨越,由此开辟一个只属于自己的蓝海市场而成为这个市场的唯一,这样的垄断足可让企业安享丰厚的利润。

《从0到1》|创造世界价值的商业哲学,斯坦福大学改变未来的课

第1章 未来的挑战

球化是横向的扩张,只能复制以前就有的成功。科技创新是纵向的扩张,是创造以前不存在的东西。

没有科技创新,只有全球化,这个世界只能停滞不前或者更坏。这是为什么要进行科技创新。

第2章 像1999年那样狂欢

遭受硅谷之劫的企业家们从中学到4点经验,这些经验直到今天仍在主导商业思想:

1.循序渐进—自称可以成大事的人都不可信,因为心存改变世界之雄心的人通常要更加谦逊。小幅地循序渐进地成长是安全前进的唯一道路。

2.保持精简和灵活性—你应该做些尝试,反复实践,把创业当成未知的实验。

3.在改进中竞争—成功者已经创造出被认可的产品,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才是可取之道。

4.专注于产品而非营销。

然而这些法则的对立面可能更正确:

1. 大胆尝试胜过平庸保守。

2. 坏计划也好过没有计划。

3. 竞争性市场很难赚钱。

4. 营销和产品同样重要。

要想建立新一代企业,我们必须扔掉之前陈旧的教条。但这并非意味着那些教条的对立面就一定是正确的,因为就算你有心逃脱,大众洪流也会裹挟着你向前。相反,要问自己:你对企业的认识有多少是基于对以往过错的错误反应形成的?最反主流的行动不是抵制潮流,而是在潮流中不丢弃自己的独立思考。

第3章 所有成功的企业都是不同的

【附1.完全竞争】

在经济学入门的第一课中“完全竞争”是一种理想的、默认的状态。

所谓的完全竞争市场在供求相当时达到平衡。

处于竞争市场中的每个公司之间没有差别,卖的都是同质产品。因为这些公司都没有市场支配力,其产品价格必须由市场定。

如果有钱可赚,就会有新公司入市。这样供给量上升,价格下落,起先吸引这些新公司的利润又荡然无存。如果进入市场的公司太多,这些公司就会亏损,一些还会倒闭。最终价格会回升到可维持的水平。

在完全竞争下,从长远来看,没有公司会获得经济利益。

【附2.垄断】

与完全竞争相反的是“垄断”。

竞争性公司的产品由市场定价,而垄断公司拥有自己的市场,所以可以自己定价。没有了竞争,垄断公司可以自由决定供给量和价格,以实现利益最大化。

垄断者除了想着赚钱外还有余力想其他事情,而非垄断者就不行。在完全竞争中,企业着眼于短期利益,不可能对未来进行长期规划。要想将企业从每日的生存竞赛中解脱出来,唯一的方法就是:获取垄断利益。

垄断企业推动社会进步,因为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垄断利润是有力的创新动机。之后垄断企业会不断创新,因为利润给了它们规划长远未来的资本,它们有能力投资雄心勃勃的研究项目,这些是困在竞争之中的企业想都不敢想的。

企业家们获得的教训很清楚:如果你想创造并获得持久的价值,不要只是跟风建立一个没有特色的企业。

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以下面这段文字作为开头:“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在商业中,情形恰恰相反。企业成功的原因各有不同:每个垄断企业都是靠解决一个独一无二的问题获得垄断地位;而企业失败的原因却相同:它们都无法逃脱竞争。

《从0到1》|创造世界价值的商业哲学,斯坦福大学改变未来的课

第4章 竞争意识

教授们对学术界残酷的竞争轻描淡写,而经理人总是喜欢把商界比作战场。

要么和风细雨润物无声,要么暴风骤雨速战速决。

第5章 后发优势

一个企业今天的价值是它以后创造利润的综合。

国际象棋大师卡帕布兰卡说过:“要想赢,首要工作就是研究残局。”

【附3.垄断企业的特征】

一家在未来具有大额现金流的公司通常会综合以下几个特点:专利技术、网络效应、规模经济以及品牌优势。

这并不是建立公司时要核对的清单——垄断企业是无捷径可走的。

但是,按照这些特点分析自己的公司,可以帮助你思考怎么使你的公司更长命。

1.专利技术:专利技术在某些方面必须比它最相近的替代品好上10倍才能拥有真正的垄断优势。

2.网络效应:网络效应使一项产品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变得更加有用。

3.规模经济:垄断企业越大越强:开发一项产品的固定成本(设计、管理、办公地点)需要更高的销量来分摊。软件开发就享有非常大的规模经济效应,因为如果只是对产品重复生产,边际成本趋于零。许多企业在扩大规模的过程中也只获得了有限利益,服务性企业尤其难做成垄断企业。

4.品牌优势。

【附4.建立垄断企业的方法】

1.占领小市场:一个初创企业完美的目标市场是特定的一小群人,而且几乎没有其他竞争者与你竞争。

2.扩大规模:企业家往往低估了循序渐进发展市场的意义,其实市场需要有纪律地逐步扩大。最成功的公司会先在一个特定的利基市场里占据主导,然后扩展到相近市场,它们的创业故事类似,都是由核心事业逐渐向外扩展。

3.不要搞破坏:如果你准备扩张到相邻市场,不要“破坏”,要尽可能地躲开竞争。

第6章 成功不是中彩票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一位写成功人士传记的畅销书作家,在他的书《异类》中说成功源于“运气和偶然的优势“。

在你生命的头18年,你都会觉得世界真是越来越好,但这些和你根本一点关系都没有。

与其不知疲倦地工作,最终却只把自己变得毫无特色,不如努力培养实力,以求独霸一方。现今的年轻人并没有做到这些,因为他们周围的每个人都已经对明确的世界丧失信心。

但是在一个未来不明确的世界中,人们就是喜欢无限的可选择性;钱比其他任何用钱能得到的东西更有价值。

乔布斯在1976年创立了苹果之后,他就意识到只有对未来精确地规划,才可以改变整个世界,而非倾听焦点团体的意见或是复制其他人的成功。

对未来明确的乐观主义可以使你创造出你想要的未来。对未来明确的悲观主义可以对已经存在的东西进行复制,毫无新意。对未来不明确的悲观主义也有作用,因为这样的未来会自我实现:如果你是一个对生活要求不高的懒人,你的要求很容易就达到了。但是对未来不明确的乐观主义看起来根本无法持续:如果没有规划未来,未来怎么可能越变越好呢?

【附4.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

信息技术这些年发展得越来越快,而生物技术面临的问题是可否与信息技术同步发展。

信息技术初创公司之所以经营得起来,是因为我们自己创造了电脑,而且使其可靠地执行我们的指令。

生物技术之所以困难是因为身体不是我们设计的,而且我们越是了解自己的身体,就越是发现身体真是太复杂了。

第7章 向钱看

风险投资中的幂次法则:钱能生钱。“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马太福音》)

【附5:幂次法则】

为什么人们没有看到幂次法则:不管何时,如果你不关注事业本质,而是关注其是否适合多元化避险策略的财务问题,那么投资就像是在买彩票。而一旦你认为自己在抽奖,你就已经做好了亏损的心理准备。

利用幂次法则的作用:投资组合的想法源于民间智慧和金融业惯例,而这些想法却认为最有利的做法是多元化下注。你投资的公司越多,在不确定的未来,你所承受的风险就越小。 但是人生对初创公司创建者和任何个人都不是投资组合。

一个创业者不能把自身“多元化”:总不能同时运营十几家公司,然后期待其中一家会脱颖而出吧。而个人也不能为了人生多元化,同时留住十几种可能性差不多的职业。

你应该将全部注意力放在你擅长的事情上,而且在这之前要先仔细想一想未来这件事情是否会变得很有价值。

第9章 基础决定命运

【附6.要找到公司内部不团结的原因,分清以下三个概念很有用】

· 所有权:谁在法律上拥有公司的资产?——典型的初创公司将所有权分配给创始人、员工和投资者。

· 经营权:谁实际上在管理着公司的日常事务? ———经营公司的管理人员和员工享有经营权。

· 控制权:谁在形式上管理公司?——董事会,通常由创始人和投资者组成,行使控制权。

让创业延续:只要公司创新,创业就还没结束,一旦创新停止,创业就结束了。

第10章 打造帮派文化

初期的PayPal员工相处融洽,因为我们是同一类人。我们都喜欢科幻小说:《编码宝典》是必读之物,相比颂扬共产主义的《星际迷航》,我们更喜欢颂扬资本主义的《星球大战》。

第11章 顾客不会自动上门

如何销售产品:有效推广的界限可以从两个指标判定。在与客户保持联系期间,从每个客户那里赚取的平均总净利(客户生命期价值,CLV)必须超过赢得新客户的平均成本(客户获取成本,CAC)。

病毒式营销:如果产品的核心功能可以鼓励用户邀请其他朋友成为用户,那么这个产品才能进行病毒式营销。

销售的幂次法则:如果你有一条有效的销售渠道,你就能成功。如果你尝试了多种销售渠道,却没有一个有效,那你就等着关门吧。

你就是销售员:每个人都有产品需要销售——不论是员工、创始人还是投资者。即使你的公司仅仅由你和电脑组成,也是如此。环视四周,如果没有看到销售员,那么你就是。

第12章 人类和机器

全球化是替代效应,因为人会替代人;电脑是补充效应,因为电脑的作用是协助人做更多工作。电脑在200年内不会取代人,近100年内,用电脑来协助人做更多工作才是创业的方向。

第大数据实际上是大量的愚蠢数据。因为电脑善于处理重复工作,而人善于做价值判断和逻辑判断。结合电脑和人的优点,才是开创未来的合适路劲。而不是试图用电脑完全取代人,或者禁止电脑的发展。

第13章 绿色能源与特斯拉

只有对特定问题拿出最佳方案的公司才能赢利。还没有哪个产业能重要到只要参与其中就能建立卓越的企业。

第14章 创始人的悖论

世界上最为著名的人许多都是创业者——他们不见得创立企业,但是每个名人都在建立并培养自己的个人品牌。

创始人最大的危险是对自己的神话过于肯定,因而迷失了方向。同样,对于公司,最大的危险是不再相信创始人的神话,错把不信神话当作一种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