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代更迭!新一个十年的房地产大趋势

 东行游子 2020-01-06

趁着2020初来乍到之际,和大家轻松地聊一下今后十年的房产趋势。

中国房子建设速度基本到顶了,以后建设速度会慢慢放缓。

2018全国的商品房销售面积是17.2亿平,同比增长了1.3%。2019年前11个月的销售面积是14.9亿平,同比只增长了0.2%。

很明显,现在新房的销售规模已经是慢慢减少的趋势,你再很难听到身边的某某某靠卖房子发财了。

以后,新房的建设量和销售量也会逐渐变慢,这几年会是一个高点。

为什么敢这么说?

首先,我们要知道这20年的房子为什么建得这么快,主要是三个需求在支撑。

一是改善需求;二是进城刚需;三是旧城改造。

在以上三个需求的共同作用下,我们的房子多了,房价涨了,GDP也上来了。

可现在,这三个需求都释放得差不多了,或者说释放速度的高点已经过了。

一是世界的人均住房面积都在50上下,德国45,法国和芬兰40,即便是都住着郊区大House的美国也是65,没有说提高到一两百。

所以中国城市住房短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不少人从家属院搬到了商品房,现在只有说想去一二线城市奋斗缺房,没有说想进城有个房子都难。

二是一个国家的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刘易斯拐点),就不再高速增长了。那个时候农业高度发达,农民过得比城里人滋润,悠然自得的当个农场主,不愿意往城里挤了。

三是棚改慢慢退场了。各地的棚改受国家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影响,都开始大幅下降。国家不拨款,拆又拆不动,哪还有精力去大拆大建呢?

房价下一轮全盘暴涨至少7-8年内很难再有了,未来只存在结构性机会。

过去二十年推高房价的主要是两个因素,一是供求,二是货币。

一供求尤其是一二线城市,显然是需要房子的人比盖的房子要多。

二货币现象,过去二十年改革开放红利和人口红利兑现的二十年,祖国的经济高速增长,货币也理应供应充足。

但现在,以上两个推动房价上涨的因素又慢慢平息了,所以说全盘再大涨很难。

从供求来说,全文第一部分解释了最紧张的供求阶段已经过去,现在全国人均40平的住房面积已经不再是整体的供不应求。

从货币来说,我国的M2在2017年4月份后同比增长再未超过10%,一直稳定在8%-9%的水平,现在我们的货币政策趋于稳定,这样就不会有更多的钱流到房地产中,把房价再泡高。

未来哪里是房地产热点城市?

一是人口还有很大增长空间的新一线城市。

现在人口是1000多万的一些城市,以后会往2000万的方向扩张,这依然是很大的一块房地产开发空间。尤其一些首位度较高的城市,一方面能获得省里面更多的财政扶持,另一方面也会吸引更多本省人口。

比如成都、郑州、武汉和西安。

二是受大都市圈辐射的“中小型”城市。

比如上海旁边的嘉兴,深圳旁边的惠州,以后什么轻轨、地铁都通了,发展的是很快的。东京旁边的东京圈有3600万人,首尔旁边的首尔大区有3000万人,人家都就是这么一步步把周围城市连起来的,全国各地的人也纷纷往圈里跑。

三是被大城市群连起来的城市。

中国最有潜力的几大城市群,长三角、大湾区、京津冀、成渝、长江中游等等,随着国家交通和经济的发展,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协同作用肯定会更加紧密。

总结

从前那样几年翻几番的高速狂奔的时期过去了,但作为支柱产业还是没问题的。不然“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也不用加“短期”二字。

不管怎么说,老百姓对房地产的关心丝毫没有减弱。2020是个闰年,祝大家看完这篇文章后,能在10天后的年夜饭上,润物细无声地大聊房地产,收获掌声雷动新年第一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