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除夕节的来历是什么,又为什么要叫除夕?有何含义

 脑洞趣味历史 2020-01-06

除夕,是阴历历法中一年里最后一天,所以除夕又有大年三十的称呼。

除夕的意思,指的是旧的一年,将随着大年三十这一天的夜幕逝去翻开新的篇章,开始新的一年。  

所以,除夕有两层含义:旧年即将过去,新年即将到来。

1、除夕节的来历

每一个节日,都有一个对应的故事,除夕也不例外。

传言,古时候有一只怪兽,它的名字叫做“夕”。

夕可能大家很陌生,它的别称“年”,大家就很熟悉了。

夕这个怪兽很有意思,它不是随时都出现,而是每到除夕、春节的时候,才会跑出来袭击人类的村落,寻找食物。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对夕束手无策,只能算准日子,在夕要跑出来找食物的时候,举村逃往深山避难。

夕见这附近都讨不到吃食,便换了一处没去过的村落。

结果,这个村落的村民并不认识这种怪兽,更没有防备,很多人都被突如其来的年兽弄伤了。

事后,村民们发现,只有一位家门前带着红布的家庭,才没有受到伤害。

为了庆祝大家找到了祛除夕的方法,于是,村民们便把这一天命名为“除夕”。

2、除夕节的习俗

古往今来,过节的方式不断在变化,但其寓意一直很朴素:趋吉避凶、祈求幸福。

由此,我们把庆祝除夕的习俗大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趋吉,一类是避凶。

首先是趋吉:

一、贴年画;

二、贴福字;

三、剪窗花;

四、祭祖;

五、吃年夜饭;

六、全家大扫除。

其次是避凶:

七、放爆竹;

八、贴门神;

九、装门神。

唐宋时期,每到除夕夜的时候,皇城内就会忙碌起来:

至除日,禁中呈大傩仪,并用皇城亲事官。诸班直戴假面,绣书色衣,执金枪龙旗。教坊使孟景初身品魁伟,贯金副金鍜铜甲装将军。用镇殿将军二人,亦介胄,装门神。教坊南河炭丑恶魁肥,装判官。又装钟馗、小妹、土地、灶神之类,共千馀人,自禁中驱祟出南薰门外转龙弯,谓之“埋祟”而罢。《东京梦华录》

到了晚上的时候,皇城内就会燃放起爆竹,爆竹的亮光照耀了黑夜,其声响,城外都可以听到。

士大夫的家里,往往会升起炉火,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瓜子,通宵聊天,这叫做“守岁”。

待到天明,除夕的热闹尚未彻底淡去,新的一年又开始了,一家子顾不上休息,立马就要准备迎接新的大日子——新年。

这就是除夕,对旧的一年画上句号的同时,又为新的一年给出了希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