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辩证治萎黄探讨

 图书 馆员 2020-01-07

中医辩证治萎黄探讨

萎黄病证:面黄及周身肌肤呈淡黄色,干萎无泽。倦怠乏力,大便溏薄。眩晕、耳鸣、心悸。舌质淡,苔薄,脉濡细。

轻证用小建中汤;桂枝9克白芍18克炙甘草6克生姜片9克红枣12枚麦牙糖70克(另包)

1.寒重者,加花椒温中散寒;

2.便溏者,加白术健脾除湿;

3.气滞者,加木香行气除胀;

4.气虚者,加黄芪、党参补中益气;

5.血虚者,加当归温养补血。

萎黄证加减:

1.若兼阳虚,症见畏寒喜暖,四肢不温可加附子;

2.若兼阴虚者,症见口干咽燥,五心烦热,方中桂枝、生姜等辛温之品宜酌减或不用

重证用人参养荣汤;人参3克白术3克茯苓3克炙甘草3克炙黄芪3克熟地2.3克远志1.5克北五味子1.5克当归3克陈皮3克桂心3克白芍4.5克生姜3片红枣3枚

1.遗精便泄,加龙骨;

2.咳嗽,加阿胶;

3.热象不显者,白芍之量宜减。

萎黄证加减:

1.若兼阳虚,症见畏寒喜暖,四肢不温可加附子;

2.若兼阴虚者,症见口干咽燥,五心烦热,方中桂枝、生姜等辛温之品宜酌减或不用。

萎黄

本病系脾胃虚弱,气血亏耗,不能华色而引起的肌肤干萎而黄的一种病证,因其两目不黄,小便自利,故临床上易于和黄疸相鉴别.如《金匮要略。黄疸病》篇云;“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

病因病机;

萎黄的形成,大都由于劳伤过度,或饥饱失宜以致脾胃虚弱,气血化源不足,外不能滋润皮肤肌肉,内无以充养脏腑,气亏血少而发黄.此外,失血过多,或久病,大病之后,气血不足亦可发为萎黄。诚如戴思恭《证治要诀。五疸证治》篇;“诸失血后,多令面黄。盖血为荣,面色红润者,血荣之也,血去则面见黄色’。

症状及分析.

面黄及周身肌肤呈淡黄色,干萎无泽一一气血亏虚,肌肤失养。

倦怠乏力,大便溏薄一一脾胃虚弱,运化失司。

眩晕、耳鸣、心悸一一清阳不升,心神失养。

舌质淡,苔薄,脉濡细一一气血不足之征。

治法:健脾和胃,益气养血。

方药:小建中汤或人参养荣汤。

二者均有培补气血的作用,但前者温中健脾多用于轻证,后者益气养血多用于重证。若兼阳虚,症见畏寒喜暖,四肢不温可加附子,若兼阴虚者,症见口干咽燥,五心烦热,方中桂枝、生姜等辛温之品宜酌减或不用。

[文献选录]

《伤寒论.阳明病》。“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金匮要略.黄疸病》:“病黄疸发热,烦喘胸满口燥者,以病发时,火劫其汗,两热所得。然黄家所得,从湿得之。一身尽发热面黄,肚热、热在里,当下之”。。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曰以上瘥,反剧为难治。。

《诸病源候论。急黄候》;“脾胃有热,谷气郁蒸,因为热毒所加,故卒然发黄,心满气喘,命在倾刻,故云急黄也。有得病及身体面目发黄者,有初不知是黄,死后乃身面黄者,其候得病但发热心战者,是急黄也。。

《丹溪治法心要。疸》。“用茵陈之药过剂,乃成阴黄,身目俱黄,皮肤冷,心下疼,眼涩不开,自利,茵陈附子干姜汤主之。”。

《景岳全书.黄疸》。“阳黄证多以脾湿不流,郁热所致,必须清火邪,利小水,火清则溺自清,溺清则黄自退。”古有五疸之辨,曰黄汗、曰黄疸、曰谷疸、曰酒疸、曰女痨疸。总之汗出染衣如柏汁者,曰黄汗,身面眼目黄如金色,小便黄而无汗者,曰黄疸。因饮食伤脾而得者,曰谷疸,因酒后伤湿而得者,曰酒疸,因色欲伤阴而得者,曰女痨疸。虽其名目如此,然总不出阴阳二症,大多阳证多实,阴症多虚,虚实弗失,得其要矣。。

《临证指南医案。疸》蒋式玉按:“阳黄之作,湿从火化,瘀热在里,胆热液泄,与胃之浊气共并,上不得越,下不得泄,熏蒸遏郁,浸子肺则身目俱黄,热流膀胱,溺色为之变赤,黄如橘子色,阳主明,治在胃。阴黄之作,湿从寒化,脾阳不能化热,胆液为湿所阻,渍于脾,浸淫肌肉,溢于皮肤,色如薰黄,阴主晦,治在脾。”

黄芪桂枝五物汤临床应用心得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由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组成。根据其通阳行痹之功,广泛用于胸痹、心悸、自汗、血痹、项痹、腰痛等疾病,疗效显著,现举医案几则,以供讨论。

1医案举例

1.1胸痹

安某,女,71岁,2017年3月19日初诊。患者2016年三月初晨练慢跑时,突然出现心前区闷痛,呈压迫状,遂至县医院就诊。心电图检查示心肌缺血,诊为冠心病心绞痛。住院治疗半月,症状缓解出院。近1周又觉心前区闷痛,劳累后加重,自服改善心肌供血药物,效果不明显,遂求治于中医。目前患者症见:心前区闷痛,乏力,心悸,畏寒肢冷,无口干口苦,舌质紫暗,苔薄白,脉细涩。

辨证:心阳不振,血行不利,心脉痹阻。处方: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15g,桂枝10g,白芍10g,生姜15g,大枣10g,甘草5g。5剂,日1剂水煎服。并嘱适寒温、调情志。5日后复诊,诸证缓解。后以初诊方加减服用15剂,诸证不显而停药。

按:胸痹之病,是由于心气心血不足,阴寒、痰浊、瘀血等邪气留踞胸中,脉络痹阻而出现胸痛、背痛,或者肩胛间痛、两臂内痛等为特征的常见心胸病证。《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云:“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阳微言本虚,阴弦言标实,阳微阴弦,即心之阴阳气血虚损,邪气郁阻脉络。患者为老年女性,畏寒肢冷而无口干口苦,阳气心血之不足可知。黄芪桂枝五物汤方中,黄芪益气,桂枝通阳祛邪,芍药养营,生姜、大枣温通卫阳,调和营卫,共奏通阳行痹之功。正如清·陈念祖《金匮方歌括》所说:“此即桂枝汤去甘草之缓,加黄芪之强有力者,于气分中调其血,更妙倍用生姜以宣发其气,气行则血不滞而痹除,此夫倡妇随之理也。”此外,若胸痹见黄芪桂枝五物汤证又兼瘀血之象明显者,本方又可与桂枝茯苓丸合方。

1.2自汗

张某,女,40岁,2017年2月15日初诊。病人2016年12月份因小腿骨折而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出现自汗,时发时止。自服止汗类中成药,效果不显,遂来求诊于中医。患者症见:自汗,动则尤甚,面色无华,神疲乏力,畏寒,眠差,胃纳欠佳,大便时溏,舌淡苔薄,脉细弱无力。

辨证:表气不固,营卫不和。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处方:黄芪15g,桂枝10g,白芍10g,生姜15g,大枣10,浮小麦30g。5剂,日1剂水煎服。服5剂,诸症减轻。又续服本方半月,自汗症状消失。嘱其自行配服玉屏风散,以巩固疗效。

按:汗证乃由阴阳失调,腠理不固,汗液外泄而致。其中时时汗出,动则尤甚,不受外界影响者为自汗。其临床常见证型有肺卫不固、营卫不和、阴虚火旺、邪热郁蒸等。该患因手术损伤气血,气虚失于固摄而出现自汗,血虚失养则面色无华。治当益气养血,调和营卫。方中以黄芪益气固表,桂枝温经解肌,白芍和营敛阴,二药一散一收,调和营卫,配以生姜、大枣,助桂、芍调和营卫,加浮小麦加强其敛汗之功。诸药合用,切中病机而收止汗之效。

1.3心悸

徐某,女,56岁,2017年5月10日初诊。患者近一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气短、乏力,劳累及休息欠佳时加重。心电图检查示偶发室性早搏。住院用药后症状有所减轻。患者半月前因家事操劳,使心悸症状加重,遂来求诊于中医。患者症见:心悸,乏力,气短,面色无华,身体消瘦,畏寒,肢冷,舌淡紫,苔薄白,脉结代。

辨证:心血亏虚,阳气不足,血行不利。处方: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15g,桂枝10g,白芍10g,生姜15g,大枣10g。7剂,日1剂,水煎服。7日后复诊,心悸、乏力诸证缓解。续服7剂诸症消失而停药。

按:心悸的形成,常与心虚胆怯、心血不足、心阳虚衰、水饮内停、瘀血阻络等因素有关。本案患者乃气血两虚、心阳不振、血行不利所致。心阳不振,鼓动乏力,心脉不利故见心悸,气血不足,血虚失养故见乏力、气短、畏寒,舌淡紫、脉结代亦为血行不利之象。黄芪桂枝五物汤用黄芪补气生血,鼓舞卫气以畅血行,桂枝通阳,芍药和血,姜枣调和营卫,且生姜辛散,可增强桂枝温煦之力,又可增强桂枝通脉之力。诸药合用,通过补气方法来和血通脉,温助阳气,故服用14剂而诸证皆失。

1.4痹证

刘某,女,35岁,2016年10月20日初诊。半月前秋收时汗后淋雨出现周身疼痛,当时未在意,之后疼痛渐重,化验类风湿因子、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及血沉未见异常,自服天麻丸等中成药效果不显,遂求治于中医。患者症见:周身疼痛,畏寒,恶风,舌质淡暗,苔薄白,脉细涩。

辨证:风寒阻络,营卫失和。处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黄芪15g,桂枝10g,白芍10g,生姜15g,大枣10g,防风10g。6剂,日1剂水煎服。6日后复诊疼痛有所缓解,继续服用10剂,诸证消失而停药。

按: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往往以肌肉、关节的疼痛、屈伸不利为主要临床表现。该患汗后肌疏,复又淋雨,风寒之邪外袭,痹阻经络而全身疼痛,畏寒、恶风乃营卫不和之象。黄芪桂枝五物汤中,用桂枝汤调和营卫,祛风散寒,畅行气血,去甘草之壅滞,倍生姜加黄芪,可以走表祛邪,益卫固表,加防风以增其祛风散寒之用。

1.5中风后遗症

王某,男,65岁,2017年3月28日初诊。患者患高血压病10年余,3月前因过劳突然出现右侧肢体瘫痪,急于县医院行头部CT检查诊为脑梗死,经住院治疗后病情好转,遗留有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为进一步治疗,求诊于中医。患者症见: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上、下肢肌力2级,伴见右侧肢体麻木,乏力,言语不清,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涩

辨证:气虚血瘀,血脉痹阻。处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黄芪15g,桂枝10g,白芍10g,生姜15g,大枣15g,川芎10g,牛膝10g,天麻10g。7剂,日1剂水煎服,并嘱其功能锻炼。7剂后自觉右侧肢体麻木有所减轻。后以初诊方加减,连服15剂后,右侧肢体活动较前好转,麻木不显,言语较前清晰。又断续服30剂后,右侧肢体活动基本恢复正常,上、下肢肌力4级,生活基本可以自理,言语较清。

按:中风后之半身不遂,多由于气虚不能运血,气不能行,血不能荣,气血瘀滞,脉络痹阻所致。该患年老体虚,复因劳倦因伤,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脑脉痹阻而发为中风。方中以黄芪桂枝五物汤益气养血和血,温阳能脉,川芎、牛膝化瘀通络,天麻平肝熄风祛痰以治其言语不清。临床上,本方应与补阳还五汤相鉴别,前者治在温补、温通,而后者治在补气以行血。

2讨论

通过以上几则医案,可见黄芪桂枝五物汤在中医临床中,只要辨证准确,灵活加减,疗效确切。考《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记载:“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此条是论血痹之内因为筋骨脆弱,肌表不固,外因为疲劳汗出,感受风邪,血行不畅所致。故治以针法导引阳气,气行则血行,阳气通则邪自去。此为血痹之较轻者,故可刺而已。又云“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不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此条乃论血痹之较重者,所以必须内服黄芪桂枝五物汤以益气和营,通阳行痹,此即《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所论“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外,而调以甘药也”。通过以上条文可见,血痹病总属本虚标实之证,乃营卫气血亏虚,感受外邪,血行不利之疾。而黄芪桂枝五物汤方中黄芪补气生血,益卫固表,桂枝辛温解肌,温经通阳活血,白芍敛营和血,生姜、大枣调脾胃、和营卫。因此,黄芪桂枝五物汤除了益气养血、通阳行痹以治血痹外,凡辨证属气血亏虚、营卫不和、血行不利、血虚失养之病证,皆可据证用之,同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加减,或者合方。如见瘀血阻滞,可合桂枝茯苓丸或加桃仁、红花、川芎,如见阳虚水泛,可合真武汤,如见肝血不足,可合酸枣仁汤,如见阳虚寒凝,血脉滞涩,可合当归四逆汤,如见阴寒内盛,可合四逆汤,总以切中病机为要。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中风先兆、产后身痛

黄芪桂枝五物汤载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由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枣五味药物组成,是一首治疗阳气不足、血行不畅,兼以外感风邪,以肌肉麻木为特征之血痹证的有效方剂。本方临床应用广泛,笔者常用该方化裁治疗多种病症,疗效满意。今择验案三则。 

  中风先兆

  金某某,男,51岁,朝鲜族,2004年10月13日就诊。

  患者二周前头目眩晕,时觉脑中昏聩,语言现一过性不利,呕吐多痰涎,继而口眼歪斜,口角流涎,左半身肢体麻木,肢冷,头重脚轻。当地卫生院诊为“脑血栓形成”,经输液用药治疗后,病情有所改善。患者经门诊介绍入院治疗。

  症见形体肥胖,皮缓肉松,口角流涎,口眼歪斜,左半身肢体麻木,肢冷,纳少肢倦。舌质淡,舌体胖大,苔白略腻,脉沉缓滑。脑CT提示颅内未见确切异常。

  证属气虚血瘀,痰浊阻络,治宜益气活血,祛痰通络,方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

  处方:黄芪35克,桂枝15克,赤芍15克,生姜七片,大枣10枚,半夏15克,茯苓20克,陈皮15克,胆南星15克,石菖蒲15克,远志15克,丹参15克,地龙15克,全虫3克(冲服),蝉蜕15克。5剂。

  药尽5剂,肢体知温,口角流涎明显减少,药已中的,黄芪更为50克,加木耳25克,继服10剂,口角流涎,口眼歪斜消失,半身麻木、上下肢萎软无力明显改善。仍以上方略予增减,药尽37剂,诸症消失,握持、步履已如常人,其病告愈。嘱其以丸剂,以善其后。 

  按  本案系因阳气不足,血行不畅,脉络瘀阻,又因脾阳不足,运化失司,水湿停聚为痰,气血痰浊阻滞,脉络不畅,诸症乃作。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益气温阳,行气活血,半夏、陈皮、茯苓、胆南星、石菖蒲、远志,涤痰化饮,开窍醒神,丹参、地龙、全虫、蝉蜕活血化瘀,解痉通络,更佐以木耳祛风通络,解痉柔筋。诸药相伍,共凑益气温阳、涤痰醒神、活血化瘀之效。 

  产后身痛  

  赵某某,女,32岁,汉族,2003年7月19日初诊。

  患者产后2周始,而现畏寒,汗出,肢倦乏力,身痛,继而四肢关节出现麻木酸痛。其服用生姜汤后覆被取汗,而汗后疼痛非但不减,而诸症有加。患者来诊时症如前述,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证属阳气虚弱,营卫不调,感受风邪,血行不畅所致。治宜益气温阳,活血通痹,药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

处方:黄芪35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生姜七片,大枣12枚,秦艽15克,木耳25克。5剂。

药尽5剂,自汗消失,气力有增,身痛,四肢关节麻木,酸痛明显减轻。上方加附子8克,继服9剂,诸症消失,嘱其寒温适宜,饮食有节,以善其后。 

  按  本案产后气血大伤,复又服生姜汤覆被,强取其汗,致使阳气更伤,阳气痹阻,血行不畅,而诸症乃作。药以黄芪补气固表,桂枝温经通阳,白芍养血通痹,生姜、大枣补益脾胃,调和营卫,秦艽乃祛风之润药,祛风而不伤血,黑木耳有润肺生津、补益气血之功效,民间常用于治疗四肢麻木、抽搐、筋缓等。诸药相伍,阳气温通,气行血行,寒邪得祛,经络得通,其证乃愈。

黄芪建中汤临床应用举隅【摘要】 目的 探讨黄芪建中汤的临床应用。方法 通过对胃脘痛、汗症、心悸、黄疸4例典型病例治疗。结果 黄芪建中汤的加减治疗,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结论 拓宽了黄芪建中汤的运用范围,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原则。
  【关键词】 黄芪建中汤;临床应用;治疗体会
  黄芪建中汤为治虚劳里急的主要方剂,是由黄芪、桂枝、甘草、大枣、芍药、生姜、饴糖七味中药组成,功能温中补虚,加减运用得当,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的相应病症。我在临床工作中运用此方治疗了几例常见病,疗效显著。
  1 胃脘痛
  患者女,50岁,农民,2008年10月就诊,患者因胃脘疼痛伴泛吐清水3 d,之主诉入院,3 d前,因饮食不当出现胃脘疼痛,以隐痛为主,喜暖喜压,伴泛吐清水,神疲乏力,手足不温,舌质淡苔白,脉细缓无力,在当地卫生院治疗效果不显著,故来我院,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属胃脘痛,辨症为胃痛,脾胃虚寒,西医诊断:慢性胃炎,根据《内经》“虚则补之”原则,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处方为黄芪20 g、桂枝15 g、甘草3 g、大枣5枚、白芍15 g、生姜10 g、饴糖10个、香附子10 g、陈皮15 g、共服药3剂,痊愈。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大多因气滞,饮食不节,脾胃虚弱所引起,本例因脾胃虚弱,中阳不振,寒从内生,以致脾不运化,胃失和降,而发生疼痛,寒气凝滞, 故胃脘隐痛,中阳不运,水饮停骤,故痛不甚而泛吐清水,喜暖喜按,脾阳虚,致四肢不温,神疲乏力,舌淡脉细缓,黄芪、饴糖补虚寒,实腠通络为主,桂枝、生姜、大枣之辛甘以宣上焦阳气为辅,芍药之苦泻,于土中泻木,使土木无忤,精气以渐而复为佐药,合而为使阴阳调和,气血充足,则虚症自除。
  2 汗证
  患者,李,女,53岁,教师,于2009年7月就诊,自述间断汗出、恶风一年,易感冒,神疲乏力,周身酸痛,面色恍白少华,经多家县级医院及西安交大一附院诊治,效果不显著,故来我院中医治疗,查舌淡苔白,脉细弱,中医辨证为汗证,属肺卫不固,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汗》谓:“阳虚自汗,治宜补气以卫外:阴虚盗汗,治当补阴以营内。”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黄芪30 g,桂枝10 g,白芍15 g,甘草3 g,大枣15 g,生姜10 g,饴糖10个,白术15 g,麦冬15 g。服5剂症状大减。
  汗证是临床常见病,因病后体虚,情志不调,嗜食辛辣,致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营卫失和,汗液外泄失常所致。故黄芪益气固表,桂枝、白芍两药合用,一散一收,调和营卫,生姜、大枣、甘草、辛温和中,达到益气固表的作用。
  3 心悸
  患者,张某,女,60岁,退休职工,于2009年10月就诊,自感心悸气短半年,再发一周,半年来无明原因于活动、劳累,出现心悸、气短、伴头晕,神疲乏力,面色胱白,舌淡苔白,脉细,曾在县医院做心电图示ST-T改变,诊断冠心病,反复住院治疗,症状时轻时重,1周来上述症状加重,随来我院求助中医治疗,辨证为心悸,属心血不足,方用黄芪30 g,桂枝15 g,白芍15 g,生姜10 g,大枣50 g,白术15 g,当归15 g,远志15 g,枣仁15 g,服5剂症状大减。
  心悸一症,常与体质虚弱,精神刺激,劳累过度,脏腑失调,外邪入侵等因素有关,其形成多由心脏的阴阳、气血亏虚或痰火扰心,水饮上逆,瘀血阻滞等所致,病变部位虽然主要在心,但与肝脾胃有关,《济生方》:“夫惊悸者,心虚胆怯之所致也,且心者君主官,神明出焉。”属心气虚弱,鼓动无力,故心悸气短,心气不足,则卫气不固,心液不敛,故自汗,心气虚则神无所主,故健忘,心气不能上荣于面,故面色胱白,肢体倦怠,舌脉皆为气虚表现。”方中黄芪白术补气益心,桂枝、白芍、生姜、大枣调和气血,收敛固汗,当归、远志、枣仁养心安神,故可使气血阴阳双补,症状消失,方可痊愈。
  4 黄疸
  患者,魏,男,22岁,农民,2010年5月6日就诊,自诉2 d前食胡豆出现面目及肌肤发黄,感下肢无力,心悸气短,大便稀,3~5次/d,舌质淡,苔薄,脉濡细,查血常规:血红蛋白72 g/L,红细胞2.25×109/L,肝功示:总胆红素52 μmol/L,间接胆红素45 μmol/L,直接胆红素7 μmol/L,中医诊断:黄疸,属脾虚湿滞,西医诊断:蚕豆黄,治疗、健脾养血,利湿退黄,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黄芪20 g,桂枝15 g,白芍15 g,生姜10 g,大枣15 g,饴糖5个,茵陈20 g,茯苓15 g,服5剂大减,继服3剂症状消失。
  黄疸一证,常因外感湿热疫毒,内伤饮食劳倦,病后续发有关,临床以阳黄为多见,主要患者因特异体质,饮食不当,食胡豆致脾阳受损,致脾虚,寒湿内生,困遏中焦,雍塞肝胆,致胆液不寻常道外溢肌肤而为黄疸,如《类证治裁·黄疸》篇说:“阴黄系脾脏寒湿不运,与胆液浸淫,外渍肌肤,则发而为黄。”黄芪、桂枝、生姜、白术益气温中,当归、白芍、甘草、大枣、补养气血,茵陈、茯苓利湿退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