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盲目的爱,伤人伤己。浅析《高老头》的父爱悲剧

 寥斋 2020-01-07

寻找真挚永恒的亲密关系,其实就是寻找自我。----《亲密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论亲疏远近,都要有它固定的规则和体系。太近了,双方感到窒息,要留有一点独立空间。太远了,彼此的疏离冷漠又会加重关系的断裂。

打出生起,接触最多也最亲密的莫过于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好的教育和陪伴,是成长路上的遮阳伞和加速器。但是,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痛往往会让人一生活在阴霾之中。怎么建立和谐而健康的亲子关系成了我们每个人必修的课程。

本文来说说一个不懂得爱和教育的父亲所造成的人生悲剧的故事。高里奥是一个暴发户,中年丧妻,他将所有的爱转移到两个女儿身上,放任纵容,无条件的给予和不加引导,单纯的用物质满足来填补爱的匮乏,最后养成两个女儿的自私冷漠,到死都不能瞑目。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同时也拉开了《人间喜剧》的序幕。这部小说采用营造典型环境揭示典型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法,将资产阶级金钱至上贪婪腐朽的丑陋面目深刻的展示出来,形象丰富内容逼真,读之不免心有余悸。

盲目的爱,伤人伤己。浅析《高老头》的父爱悲剧

巴尔扎克是世界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对当时社会的贵族和资产阶级有着敏锐而深刻的认知,从深层次挖掘出了他们堕落残暴的现实根源。马克思称赞他对现实关系有深刻理解。而这部《高老头》的问世也标志着他现实主义风格的成熟,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无可撼动的崇高地位。

恩格斯也曾高度评价他:现实主义最伟大的胜利之一,是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都要伟大的多的现实主义大师。

自身性格的缺陷使得他不懂得如何去爱

高里奥原来是一个普通的面粉司务,闹饥荒的时候通过囤积面粉而发了家,成为有头有脸的商人,是个十足的暴发户。虽然有两百万家资,但在精神方面确还是那个窘迫压抑的穷人。他不懂得上层社会的奢华生活,也不会那些精致潇洒的休闲方式,在别人眼里仍是一个又蠢又粗野的工人。毫无疑问,他是自卑的,不能融入他所处阶层的圈子,言行举行之间尽显洋相,是个专受白眼的可怜虫,老给人打哈哈的出气筒。

他有一个出身富贵又美丽多情的妻子,与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面对上层社会的咄咄逼人和鄙视憎恨,他的妻子满足了他的虚荣,同时又抚慰了狭隘的自卑,给了他鲜活的快乐。因此,他十分爱妻子,充满了感激。作品中写道:所谓爱其实就是一般坦白的人对赐予他们快乐的人表示热烈的感激。这种深层的感激牢牢刻在他的潜意识里,成为他盲目无条件宠爱女儿的诱因。

盲目的爱,伤人伤己。浅析《高老头》的父爱悲剧

一个自卑又虚荣的人,是不懂得真正的爱的,因为他们连自己都谈不上爱,任这些精神鸦片荼毒着焦灼的内心。更加不幸的是他生命中的阳光彻底消失不见了,妻子早逝,导致他将所有的爱都寄托在女儿身上,企图来得到安慰和精神上的满足。

自卑,从心理学上来说有一个补偿机制,个体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总有些偏差,力求得到补偿,实则是一种移位,即为克服自己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陷,而发展其他方面的长处和优势。现实使得他自卑,妻子的离世促使他将爱的空缺填补到女儿身上,这本应是正常的,但是他本人实际上是匮乏的,缺失的,他不满足自己,对精神上的痛楚视而不见,这才是异常的补偿,是病态的体现。

虚荣的本质是表面上的荣耀,虚假的荣耀,通过不正常不合理的行为来引起外界的关注,用传统的话来说,就是表现过了头,找不着北,内心却很复杂缺失。高老头为了自己的女儿能贴上贵族的标签,他花重金请教师培养女儿的各种才艺,还请陪伴小姐,备置马车。这种完全贵族化的教育方式,归根结底还是他的虚荣心理在作祟。背后的动机还是想通过女儿将来的贵族身份,来获得精神优势,满足自己的虚荣。在这种教育理念之下,其女儿的内心和做事,无疑都是以金钱为追求准则,而自私和冷漠早就生了根发了芽,也为他自身的悲剧埋下了祸根。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一个精神上有疾的人,他所携带的爱也是不健康的,他总想以爱的名义来掩盖,填补,修复自己早就漏洞百出的内心。所以一个人要想爱别人,必须得先学会爱自己。先把自己的伤口舔舐好,再去完整的积极的爱别人。

就像安兰德所说:我以我的生命和对生命的爱发誓,我绝不为他人而活,也绝不要他人为我而活。

他表面上无条件的爱,实则是盲目的,依赖性的

一盲目的爱

卢梭在《爱弥尔》中写道:你了解什么办法可以让你的孩子痛苦吗?那就是对他百依百顺。迟早有一天,你不得不拒绝他,这种意料不到的拒绝,对他的伤害,远远大过他不曾得到过满足的伤害。

高里奥骨子里是封建家庭的维护者,他对孩子有种偏执的不肯让步的爱。巴尔扎克曾在《欧也妮葛朗台》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所有执有一念的人,他们的感情都灌注在象征他们痴情的某件东西上。在我看来,这种付出在女儿身上的痴情,转化成一种执著的盲目,高里奥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面对女儿们不合理的要求,他都一一照办,完全失去了自我。当她们嫁给贵族,成为社会上等人后,嫌弃高里奥是粗鄙的面粉商人,碍于自己的体面,千般万求,逼着他盘出铺子退休,并住进贫困的伏盖公寓。为了支持小女儿挥霍,高里奥不惜卖出自己的资产;为了满足大女儿的虚荣,他忍住病痛,卖掉亡妻留下的银餐具。

高老头自己曾说过:永远口渴而没有水喝,这便是我十来年的生活。欲求不满而浑身匮乏,拱手出卖自己而自欺欺人,正是他真实内心的写照。太溺爱纵容自己的孩子,所开的果实只能是自己苦涩的品尝。无底线的爱孩子,只会让孩子无法无天,不懂得爱和珍惜,会越加冷漠和自私,会越加无理取闹。

现实生活里,这样盲目的纵容,满足孩子一切不合理的愿望比比皆是。北大学生王猛12年不回家,拉黑父母6年,还发文控诉父母。前段时间南宁市的老师被学生殴打出血,而父亲竟然称被打的原因是太靠近孩子了。

父母应当清楚的知道,你纵容孩子,社会不会纵容;你无下限无原则的溺爱孩子,社会总会加以管教所犯的恶行。不要等到后果惨不忍睹的时候,才想到于事无补的救赎。

另外,任何一段关系,不仅仅是无条件的给予和索取,更重要的是保持一种平衡,亲子关系也是这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极限,做不到的事情坚决保有原则,同时要让关系健康,就必须建立灵动的流通的平衡点,无需量化,意义上对等即可。

二痴迷依恋的爱

诚然,高里奥对女儿的爱是出自真心的,但是巴尔扎克将他的父爱定格成发展至荒谬的爱,已经超出了父爱的范畴,属于一种精神的病态。高里奥脑海里根深蒂固的封建家庭观念,使得他认为女儿是他生下来的,生活都在两个女儿的身上。为了大女儿的婚外情,他可以不顾一切的替她还债;对于能让小女儿高兴的付出真爱的男人,他甚至说出可以为那个男人跑腿送信擦皮鞋。

高里奥甚至有当女儿膝盖上的一条狗的想法,其深层代表着爱的付出者变成所爱对象的奴隶。卢梭说过:最盲目的服从乃是奴隶们所仅存的唯一美德。这种服从背后是一种强迫性的成瘾性病态。不同于《雨中的猫》中那只猫所代表的女性自我意识缺失的意象,这条狗实则说明了高里奥的依赖性人格障碍。

在《依赖共生》这本书里,马勒发现,那些未能完成依赖共生和依赖无能基本发展过程的人,在此间可能会剥夺他们全部的人性,强迫自己过着受恐惧,强迫和成瘾支配的严重受限的生活。

依赖具有成瘾性,他们认为别人比自己重要的多,完全没有自我,将情绪,情感和尊严的决定权交给别人,受制于人又乐此不疲。依赖人格的人往往压抑自己,对亲近关系有强烈的渴望,忽视自己的真实需求,通过满足他人和取悦讨好为主要目标。

从高里奥的行为来看,他完全没有理会自己的真实需要和自我认可,将自己的一切都交给女儿,这种已经有受虐性的倾向,宁可让女儿对自己巧取豪夺,百般丢弃,也不肯放手。他的潜意识里已经对女儿形成完全的依赖感,他曾说过:我的生活都在两个女儿身上,反正她们暖和了,我就不觉得冷;她们笑了,我就不会心烦。只有她们伤心了我才伤心。她们的眼神有点不快活,我的血就冻了。

高里奥觉得自己对女儿的生命情感有绝对的责任感,而且不管她们是否有要求,是否对他孝顺,他都能产生出帮助她们解决一切问题的想法。正是这种无条件的满足他人的愿望,想获得别人认同的想法,使得他深陷自我否定和摧毁的泥沼,不能自拔。

盲目的爱,伤人伤己。浅析《高老头》的父爱悲剧

最后的结局早已注定,两个女儿一个都不孝顺,连他死亡的时候都在参加纸醉金迷的舞会。这是很可悲的结局,让人忍不住对他又同情又怜悯。把两个女儿当成生活的全部依赖,不肯放手,活的没有自我,对女儿对他自己都没有任何益处。

关于依赖,我想起一个寓言。一只狐狸想跳过小山包,为避免受伤,它抓住了一条荆棘,但上面的刺刺伤了它的腿,它说:我找你帮忙,你却扎伤了我的腿。可荆棘却说,你明明知道抓住我会刺伤,错的人是你自己。

用自己毫无防备的软肉去触碰别人带刺的荆棘,无怪受伤。正确的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观念,才是自救之道。只有你自己松了手,那只荆棘才不会伤到你。

悲剧的根源,万恶的资本主义金钱至上原则

人的生存离不开环境,其发展也被制约着。当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一股歪风邪气,拜金横行,道德沦丧,人人成为利益血盆大口之中的牺牲品,巴尔扎克借着《高老头》这部作品深刻揭示了这泯灭人性的对金钱趋之若鹜的丑恶现象。

感情被利益关系破坏,被这个机器轮子的转动碾压,美德被诽谤,天真被出卖,激情让位给使人倾家荡产的趣味和罪恶。正是对当时法国资本主义社会最真实的写照,世间的一切情感都要让位于可恶的金钱。

高里奥明显被金钱所奴役,他的教育观念充斥着铜臭味,认为钱能买到一切,甚至临死还喊着钱能买到亲情,买到女儿。高里奥的父爱实际已经被异化,一味的纵容和妥协使得女儿人格异化,亲情异化,因此他也走向了自我灭亡。

结语

亲密关系需要双方共同的维护,缺失哪一方都会是不健康,不长久的。高里奥除了自己性格的缺陷,还有对爱的盲目,造成了他终身的遗憾和悲剧。

金钱只能买来商品,能让物质生活过的更加美好,但是绝对买不了亲情,买不了人的尊严,价值和意义。它是外在的展示,根源还是需要我们自己去使用,去创造。

正如易卜生所说:金钱可以是许多东西的外壳,却不是里面的果实。

人和金钱,到底谁奴役了谁,只有你自己说了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