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髀关穴 伏兔穴 阴市穴 梁丘穴 犊鼻穴 足三里穴 上巨虚穴 条口穴 下巨虚穴...

 睿志的剑 2020-01-07

髀关穴( bì ɡuān xue)

【取穴位置】

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屈髋时,平会阴,居缝匠肌外侧凹陷处。

【解剖位置】

在缝匠肌和阔筋膜张肌之间;深层有旋股外侧动、静脉分支;布有股外侧皮神经。

【功能主治】

腰痛膝冷,痿痹,腹痛。

【穴位配伍】

配伏免治痿痹。

【穴位治法】

直刺1~2寸。

伏兔穴(fú tù xue)

别名:外勾穴,外丘穴




【取穴位置】

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6寸。

【解剖位置】
在股直肌的肌腹中有旋股外侧动、静脉分支;布有股前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



【功能主治】

腰痛膝冷,下肢麻痹,疝气,脚气。

【穴位配伍】

配髀关、阳陵泉治下肢痿痹。

【穴位治法】

直刺1~2寸。

阴市穴(yīn shì xue)

别名:阴鼎穴



【取穴位置】

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3寸。


【解剖位置】
在股直肌和股外侧肌之间;有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布有股前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

【功能主治】

腿膝痿痹,屈伸不利、疝气,腹胀腹痛。

【穴位配伍】

配足三里、阳陵泉治腿膝痿痹。

【穴位治法】

直刺1~1.5寸。

梁丘穴( liánɡ qiū xue)

别名:鹤顶穴,跨骨穴



【取穴位置】

屈膝,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

【解剖位置】
在股直肌和股外侧肌之间;有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布有股前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




【功能主治】

膝肿痛,下肢不遂,胃痛,乳痈,血尿。

【穴位配伍】

配足三里、中脘治胃痛。

【穴位治法】

直刺1~1.2寸。

【附注】

足阳明经郄穴。

犊鼻穴(dú bí xue)

别名:外膝眼穴

【取穴位置】

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解剖位置】
在髌韧带外缘;有膝关节动、静脉网;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腓总神经关节支。


【功能主治】

膝痛,下肢麻痹,屈伸不利,脚气。

【穴位配伍】

配阳陵泉、足三里治膝痛。

【穴位治法】

向后内斜刺0.5~1寸。

足三里穴(zú sān lǐ xue)

别名:三里穴,下陵穴,胃管穴,鬼邪穴,下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取穴位置】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穴位解剖】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深层有腓深神经肌支和胫前动脉分布;小腿骨间膜深面有胫神经和胫后动脉经过并分布。

【功能主治】

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羸瘦。

此穴主治甚广,为全身强壮要穴之一,能调节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有防病保健作用。

【穴位配伍】

配冲阳、仆参、飞扬、复溜、完骨,有补益肝肾、濡润宗筋的作用,主治足痿失履不收。

配天枢、三阴交、肾俞、行间,有调理肝脾,补益气血的作用,主治月经过多,心悸。

配曲池、丰隆、三阴交,有健脾化痰的作用,主治头晕目眩。

配梁丘、期门、内关、肩井,有清泻血热,疏理肝气,宽胸利气的作用,主治乳痈。

配上巨虚、三阴交、切口两旁俞穴,有良好的镇痛作用,用于胃次全切除术。

配阳陵泉、行间,有理脾胃,化湿浊、疏肝胆,清湿热的作用,主治急性中毒性肝炎。

配中脘、内关,有和胃降逆,宽中利气的作用,主治胃脘痛。

配脾俞、气海、肾俞,有温阳散寒,调理脾胃的作用,主治脾虚慢性腹泻。

【临床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热、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肾绞痛、膀胀炎、阳痿、遗精、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

【防病健身】

一是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

二是可用艾条做艾灸,每周艾灸足三里穴1-2次,每次灸15-20分钟,艾灸时应让艾条的温度稍高一点,使局部皮肤发红,艾条缓慢沿足三里穴上下移动,以不烧伤局部皮肤为度。

以上两法只要使用其一,坚持2-3个月,就会使胃肠功能得到改善,使人精神焕发,精力充沛。

上巨虚穴(shànɡ jù xū xue)



【取穴位置】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解剖位置】

在胫骨前肌中;有胫前动、静脉;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皮支,
深层当腓深神经。

【功能主治】

肠鸣,腹痛,泄泻,便秘,肠痈,下肢痿痹,脚气。



【穴位配伍】

配足三里、气海治便秘、泄泻。

【穴位治法】

直刺1~2寸。

【附注】

大肠经下合穴。

条口穴(tiáo kǒu xue)



【取穴位置】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8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解剖位置】

在胫骨前肌中;有胫前动、静脉;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皮支,深层当腓深神经。

【功能主治】

脘腹疼痛,下肢痿痹,转筋,跗肿,肩臂痛。


【穴位配伍】

配肩髃、肩髎、治肩臂痛。

【穴位治法】

直刺1~1.5寸。

下巨虚穴(xià jù xū xue)

别名:下廉穴,巨虚下廉穴



【取穴位置】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9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解剖位置】

在胫骨前肌与趾长伸肌之间,深层为胫长伸肌;有胫前动、静脉;布有腓浅神经分支,深层为腓深神经。

【功能主治】

小腹痛,泄泻,痢疾,乳痈,下肢痿痹。



【穴位配伍】

配天枢、气海治腹痛。

【穴位治法】

直刺1~1.5寸。

【附注】

小肠经下合穴。

丰隆穴(fēnɡ lónɡ xue)



丰隆穴系足阳明胃经的络穴。丰即丰满,隆指突起,足阳明经多气多血,气血于本穴会聚而隆起,肉渐丰厚,故名之。《会元针灸学》云:丰隆者,阳血聚之而隆起,化阴络,交太阴,有丰满之象,故名丰隆。

【取穴位置】

丰隆穴是人体的一个穴道,丰隆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八寸,条口穴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丰隆穴在趾长伸肌外侧和腓骨短肌之间;有胫前动脉分支;当腓浅神经处。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处。

【功能主治】

①头痛、眩晕。

②咳嗽痰多等痰饮病证。

③癫狂。

④下肢痿痹。

现代常用于治疗耳源性眩晕、高血压、高血脂症、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支气管炎、腓肠肌痉挛、肥胖症等。配阴陵泉、商丘、足三里治疗痰湿诸症;配肺俞、尺泽治疗咳嗽痰多。

【穴位配伍】

配冲阳,有豁痰宁神的作用,主治狂妄行走,登高而歌,弃衣而走。

配肺俞、尺泽,有祛痰镇咳的作用,主治咳嗽,哮喘。

配照海、陶道,有涤痰醒神的作用,主治癫痫。

【理疗方案】

1、毫针针刺法

患者仰卧,伸腿勾足,取丰隆穴,常规消毒后,用毫针垂直进针,迅速刺入皮下,进针1-1.5寸深。待针下有沈、涩、紧感为得气,得气后施以徐而重之手法,使针感传至二、三趾部,针感随时间延长而呈持续性加强,直至出针为止。每次留针30分钟,每日针刺1次,10日为一疗程,其间休息2日。

适应症:高脂血症。形体肥胖或善忘语迟或思维迟钝或痴呆嗜睡,头胀、眩晕。

2、按摩

丰隆穴的穴肉厚而硬,点揉时可用按摩棒,或用食指节重按才行。找穴要耐心些,可在经穴四周上下左右点按试探,取最敏感的点。当有痰吐不出的时候,丰隆穴会变得比平时敏感许多。


【养生建议】

有人觉得嗜睡可能是由于天气原因、或者自身疲倦,困了自然多睡一会,殊不知,嗜睡是可能引起疾病的,糖尿病、脑血栓很多都会接踵而至。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可以用中医按摩的方法对付嗜睡,那就是按摩“丰隆穴”。

这个穴位在小腿外侧面,外踝尖上8寸,胫腓骨之间。有人反映说这个穴位不好找,其实你只要找到大致位置,当摸到某个部位特别敏感,疼痛得厉害,那就是丰隆穴了。这个穴位采用针灸的效果最好,要由专门的针灸医师操作。

如果针灸不便,按摩这个穴位也能起到燥湿健脾、豁痰开窍的效用,每天只须花上你1~5分钟的时间,甚至在你看电视或是等车甚至跟朋友聊天的过程中,就随手完成了。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