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按摩胃经的主要穴位是梁丘穴,足三里穴,上巨虚穴,丰隆穴,解溪穴,冲阳穴,内庭穴。 1. 梁丘穴 【位置】 屈膝,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 【解剖】 在股直肌和股外侧肌之间;有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布有股前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 【主治】 膝肿痛,下肢不遂,胃痛,乳痈,血尿。 2. 足三里穴 【位置】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解剖】 在胫骨前肌,趾长伸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为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皮支分布处,深层当腓深神经。 【主治】 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乳痈,肠痈,下肢痹痛,水肿,癫狂,脚气,虚劳赢瘦。 3. 上巨虚穴 【位置】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解剖】 在胫骨前肌中;有胫前动、静脉;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皮支,深层当腓深神经。 【主治】 肠鸣,腹痛,泄泻,便秘,肠痈,下肢痿痹,脚气。 4. 丰隆穴 【位置】 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 【解剖】 在趾长伸肌外侧和腓骨短肌之间;有胫前动脉分支;当腓浅神经处。 【主治】 头痛,眩晕,痰多咳嗽,呕吐,便秘,水肿,癫狂痛,下肢痿痹。 5. 解溪穴 【位置】 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踺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解剖】 在拇长伸肌膜与趾长伸肌胫之间;有胫前动、静脉;浅部当腓浅神经,深层当腓深神经。 【主治】 头痛,眩晕,癫狂,腹胀,便秘,下肢痿痹。 6. 冲阳穴 【位置】 在足背最高处,当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足背动脉搏动处。 【解剖】 在趾长伸肌腱外侧;有足背动、静脉及足背静脉网;当腓浅神经的足背内侧皮神经第二支本干处,深层为腓深神经。 【主治】 口眼歪斜,面肿,齿痛,癫狂痫,胃病,足痿无力。 7. 内庭穴 【位置】 在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解剖】 有足背静脉网;布有腓浅神经足背支。 【主治】 齿痛,咽喉肿病,口歪,鼻衄,胃病吐酸,腹胀,泄泻,痢疾,便秘,热病,足背肿痛。 顺经按摩为补法,顺经补法按摩后再逆经泻法按摩为调整法。做补法按摩稍重一点,做泻法按摩稍轻一点。 按摩方式: 1、预备功、收功,与涌泉按摩功一样。 2、顺经按摩顺序:梁丘穴,足三里穴,上巨虚穴,丰隆穴,解溪穴,冲阳穴,内庭穴。 3、补法:顺经每个穴位往下按摩72次,按住穴位一分钟,然后按摩下一个穴位。 4、泻法:每个穴位朝上按摩72次,按住穴位一分钟,然后按摩下一个穴位。 5、调整法:顺经按摩36次,逆经按摩36次,按住穴位一分钟,然后按摩下一个穴位。 6、按摩开始男左女右,做完一边后三开合做另一边。 深圳~大王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