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刘氏三杰看百年社会变迁

 阿里山图书馆 2020-01-07

2019年12月24日晚,“致敬刘氏三杰——刘育熙教授小提琴独奏新年音乐会”在江苏江阴大剧院上演。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小提琴家刘育熙饱含激情地为家乡观众献上一场音乐盛宴,致敬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刘半农,民族音乐革新者、一代宗师刘天华,二胡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民族音乐大师刘北茂。由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出版的传记作品《流风》以刘半农、刘天华、刘北茂三兄弟为主线,讲述刘氏三兄弟为弘扬民族文化事业呕心沥血的传奇,展现了一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和近百年的社会变迁。2019年12月,“文脉永流传——《流风》创作出版研讨会”在江苏省江阴市举行。

        

传奇人生独特光芒

1920年9月4日晚,刘半农在英国伦敦郊外的一座旧式四层公寓的两间底楼里,因思念祖国深情写下新诗《教我如何不想她》……传记《流风》以这篇首次使用“她”字、脍炙人口的新诗开篇,带领读者走进刘氏三兄弟的传奇人生。在近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刘氏三兄弟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刘半农是我国五四新文学运动先驱,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他首创“她”“它”二字,积极倡导中文新式标点,实践白话诗歌创作。同时,他还是汉语现代实验语音学的奠基人。在新文学运动初期,刘半农发表战斗檄文《我之文学改良观》,并与钱玄同上演一出著名的“双簧戏”,为新文学鼓与呼,得到鲁迅高度评价。

刘天华是我国近代民族音乐革新者、一代宗师。他一生致力于改进国乐,通过继承传统民族音乐、借鉴西洋音乐的方式,致力于二胡、琵琶等民族器乐的创作、教学、学术研究,贡献卓著,谱写了中国民族音乐的新篇章。全国各地杂文学会联席会会长蒋元明评价:“刘天华精通琵琶、小提琴,特别在二胡上有开创性提升,不仅对乐器进行了改进,更重要的是他创作了10首二胡独奏曲、47首二胡练习曲,结束了二胡没有独奏曲的历史,成为中国民族音乐的一代宗师。”“最让人痛心的是刘半农和刘天华的英年早逝。刘天华1932年因猩红热病逝,年仅37岁;刘半农1934年因感染回归热病逝,年仅43岁。”《小说选刊》副总编辑王干说。

刘北茂29岁成为北京大学英语教授,为名重一时的莎士比亚研究专家。刘天华去世后,刘半农对他讲:“二弟子女尚年幼,学生中争气的不多,看来二弟的事业要你来继承。”从此,刘北茂继承刘天华“改进国乐”的遗志,从文学专业英语教学与研究转而投身于民族音乐的创作与教学,创作了许多耳熟能详的二胡作品,被誉为“民族音乐大师”。他一生授业育人,培养了大批音乐教育、研究和演奏人才。“刘北茂虽然是三兄弟中最小的,但跨越的历史却最长。和两个哥哥比,他还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经历相当丰富、曲折,享年78岁。”蒋元明介绍,抗战爆发,北平沦陷,刘北茂先从北平去了重庆、汉中固城,在西北联合大学教英文;后又奔赴设于重庆偏远小镇青木关的国立音乐院,改教音乐。

不丢读书不失仁慈

刘氏三兄弟出身并非旺族。兵荒马乱的年代,刘家只剩一个年轻寡妇夏氏。她没有改嫁,没有回娘家,而是励志重振刘家门,领养刘姓宗族男孩刘宝珊,又在河冰上捡回弃婴做童养媳,含辛茹苦地抚养两个孩子长大,供儿子刘宝珊读私塾。刘宝珊和蒋氏成年后情投意合成家,他们就是刘家三兄弟的父母。

“故事传奇、罕见,却真实地发生在中国,也只能发生在中国。血脉生生不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传承。”刘育熙出身“刘氏三杰”艺术之家,是刘北茂之子。“刘家三兄弟的艺术成就天下皆知,而其祖母夏氏的故事,正是刘家重视教育、在贫苦中不丢读书、不失仁慈救助之心的家风的由来。”王干认为,《流风》是一部有助于读者思考家庭教育、艺术教育的传记,无论学文学、学音韵学、学民族音乐的学子,还是家长们,都可以从中受益。

 一书三人互相辉映

“小时候,凡是有关刘氏兄弟的事,我在日记中都记录下来了。长大后,凡是看到有关刘氏兄弟的书、文章,我就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胡美凤是地道江阴人,长期在基层坚持创作,笔耕不辍。她住在刘氏三兄弟故居附近,自小耳濡目染,听街坊邻居讲述他们的故事,经过长期的素材积累、酝酿思考,创作了传记《流风》。为了写好这本书,胡美凤到乐器店花五百元买了一把二胡,一对一上了几节二胡课,因此才对二胡有了了解。

“民族英雄、杰出人物,是一个民族的脊梁。如今,历史人物传记开始盛行,中国作协推出百部历史文化名人传记,一书一人。而《流风》不同,一书写三个人,还个个都写得丰满,三个人互相辉映,相得宜彰,这是很难得的。”蒋元明说。

“这本传记,以三个人为传主,勾勒他们成长的家庭教育背景、艺术探索历程,通过生活细节还原人物活动场景,又融合中国历史时代风云、江阴风土人情,以艺术再现的方式复活了三人的艺术生命。”王干说,此书在大量史料基础上写成,真实可感,不过遗憾的是无论行文中还是注释,或者后记里,都没有指明使用的主要史料、引文的主要依据,不利于读者进一步阅读原文、探索考证。

2019年12月24日,81岁高龄的刘育熙时隔13年回到家乡江阴,举办“致敬刘氏三杰——刘育熙教授小提琴独奏新年音乐会”。轻松明快的《良宵》、婉转凄怆的《悲歌》、汹涌澎湃的《汉江潮》、激扬乐观的《小花鼓》、改编自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的《怀念祖国》……刘育熙将父辈创作的名曲用小提琴重新演绎,为它们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辞旧迎新之际,能够用琴声在家乡演奏父辈的名曲,我心情特别激动。我也期待着以后能经常来江阴演出,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们演奏。”刘育熙说。

        文 | 卢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