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若深处迷茫时刻,该如何找到改变自己的契机?

 长沙7喜 2020-01-07


本文整理自「人生答疑馆」精华回答

By  壹心理答主

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于自己。

——培根

人们总是迷信一朝顿悟,就像武侠小说里写的,本是资质平平普通人,却忽然觅得绝世武林秘籍,于是改头换面,从此平步青云登上人生巅峰。
但现实中根本没有这样的好事,也少有从天而降的指路贵人,所有的改变都只能靠自己努力去实现。
就算真有顿悟,也是在漫漫长路上,上下求索良久才终于量变引起质变的结果。

奇迹从来不是苦苦等待来的,奇迹只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来自壹心理小蘑菇的提问: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原问题详情)

没有遇到改变自我的契机醒悟的时刻,我还是差劲的我?

我今年二十多岁了,学业和行为处事方面不尽如人意,小时候就开始迷茫,怀疑自己道路曲折,其次和家人无法建立亲密的关系,感情压抑,内心一直有着向冲破禁锢自我防线的冲动;然而,我仍旧无法努力拼搏为自己撕掉“自己不行”的标签,一件事瞻前顾后,在妥协,无奈中循环,好像得先承认自己低能,才可以停止滑向黑暗的深渊,我妈妈在我十九岁的时候说我不愿意尝试。但她不知道我的脑海充斥着自我自责,及她和别人指责我的声音。我如何改变自己呢?我如何才可以找到为我指路的人?

能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壹心理优质回答者@谷哒
我愿你心怀梦想,被这世界温柔以待

题主你好,找到有效的办法是会改变的事情的走向的,你现在很迷茫,但不代表你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
题主说至今为止,仍未遇到改变的契机,所以题主认为改变契机的权利是别人给的吗,或者是老天给的吗?

我们总是认为自己不能改变,自己没有办法改变,而所谓的“契机”不过是生活把我们逼迫的受不了了,我们才去改变,才去寻找学习新的方法,然后通过不断寻找和学习,找到有效的改变的方法。

但其实题主要知道,改变的权利在你手里,只要你想改变,不用到生活逼迫你直到你再也忍受不了时才改变,你完全可以自己决定改变,并去寻找新的有效改变的方法,注意哦,是用新的有效方法,像题主提到发现事情最后都是妥协、无奈、承认自己低能,这都是题主用过去的想法,观念,方法得出的结论,或许这些想法观念,方法曾经有效,但是现在没有那么有效了,所以需要题主寻找新的有效的方法才有改变的可能,而可以肯定的是题主来提问就是很积极努力的寻求新的有效的解决方法,所以请给自己一些耐心和信心,让努力开花结果。

再来,从题主的描述中提到:很小的时候学业一直下游,行为处事也不成,对家人始终感觉压抑、想逆反。就是一个濒临做坏事、出格的普通孩子吧。妈妈和一些劝说改变的朋友认为你是一个不愿意改变的人。觉得自己配不上身边任何人,不配和他们说话,觉得自己想的都是没用的。

首先,从一些描述中看到的就像标题说的,题主觉得自己很差劲,推测身边一些人对题主经常以否定的语言(包括直接否定和间接否定的语言),而题主的潜意识会认同他们说的,久而久之内化为自己对自己说话的方式也是否定,而让题主有一种自己很糟糕的感觉。

我们要知道,有时候父母朋友说的话并不一定是去分析事实得到的结论,是比较片面的,或者说只看到的负面的东西。像题主的劝说题主朋友和妈妈觉得你就是个不愿意尝试的人。但我却看到了另一面,题主的妈妈和朋友这样劝说题主尝试,题主都没有去尝试,说明题主很能坚持自己的立场,有自己的见解,而不是别人说什么题主就做什么。所以题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认识自己。

其次,题主坚持不去尝试是想得到什么好处呢?题主提到妈妈会说:“你都不愿意去尝试,总是说自己不行。”而题主自己的内心却是妈妈、其他人、自己对自己的指责。所以题主不去尝试的目的之一是避免被指责,避免受到伤害、痛苦:你看,我不去做,我就不给你指责我的机会,从而你就不能让我感到受伤感到痛苦。所以题主以这种形式保护自己。我们知道这种形式其实也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却是你能想到保护自己的最好方法,所以借机感谢一下一直保护自己的你吧。

由于题主提到事情总是妥协,所以当别人建议你尝试时,你用自己不去尝试的做法在表达不满,表达自己对别人的反抗。

那我们现在知道题主是想保护自己让自己不受伤害,以及表达反抗不满,那我们可不可以换一种更为有效的方式达到目的呢?

1.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事情更好的理解自己和自我悲悯(不是怨天尤人)的能力。这两点是在自己指责自己(或其他方式的攻击语言攻击自己)时,去用另一个角度分析事情反驳指责,比如我现在不敢尝试是因为过去妈妈,朋友,我自己对自己长时间的指责,让我有种恐惧,受伤的感觉,所以我很害怕尝试。

然后当你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后,去想如果有个爱你的人,ta会对你说什么,做什么,或者说你希望ta怎么说怎么做,你就对自己怎么说怎么做。比如我希望那个人对我说,我能感觉到你很无助,你很受伤,这不是你的错,你这样保护自己做的很好了。然后我就对自己这样说,让自己不去自责,去原谅,安慰,宽容自己。

2.我们说反抗,但我们得知道我们具体反抗的观点是什么,对方以什么样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比如,我今天头一次切黄瓜丝,切不了那么细,也切不了那么均匀,然后我妈就在指责我你怎么这么笨,切个黄瓜丝都切不好,你能做成什么(这是她的表达方式)。

我们来看她表达的观点是什么呢,你第一次切黄瓜就要切的很均匀很细,你如果做不到你就是笨,你就是不行,而且你不仅这件事做不好其他事都做不好。所以我们反驳时是要针对她的观点反驳,而不是只看表面反驳。

例如,事情不都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练习才能一步步做好的吗,哪有上来就能做很好的啊,我第一次切不好不是很正常吗,怎么就变成笨了,而且这和我做其他事做不好有什么关系,其他事做不做的好不是我自己学习练习,努力的成果吗。

当然,如果题主有可能不会觉察到对方说的哪些话让你不舒服,那么觉察自己的情绪会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平时把注意力跟随呼吸放到身体,去感受有不舒服的地方吗,如果有,就去像上述方法那样去分析对方通过这样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什么观点,自己要怎么反驳。不过建议空出固定的时间练习身体扫描,像喜马拉雅有身体扫描的音频,跟随引导语去做就好,这样可以提高觉察情绪的能力。

回过话来,题主提到妈妈和朋友让你尝试,那么尝试什么事情呢,这件事是否能带给你你想要的好处?这是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对于尝试,我们会在做选择时很怕选择失败,但是我们要知道我们不可能每次选择都是对的,而且我们选择意味着我们在得到好处的同时会失去其他的选择带来的好处。

所以我们在做选择时要知道我们想要得到什么,哪个对于我们来说更重要,如果选择错了也不要过多自责,总结经验,以便下次做选择时可以更好的做选择。

我是谷哒。
希望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以上。

改变需要从内而外做努力

壹心理优质回答者@油纸伞
壹心理优质答主

先抱抱楼主,希望可以让你感到一点点安慰。我看楼主以前的人生经历,想到的就是以前的自己。所以我大概可以理解你的感受一二分。

迷茫,痛苦,无助,感觉人生没有希望,可是又好不甘心。我的人生原本可以更好的,可是为什么好转从来没有出现过呢?

过去没有。现在也没有,那将来还会有吗?就算它来了,会不会也太晚了,我也不会有机会抓住它了呢?

我想说的首先是,你的感受是我们相当大比例的一部分人都有过的,人生其实很容易因为一些际遇陷入这种状态,假如不能找到合适的方法,一般人都有可能陷在里面出不来,苦苦挣扎,找不到方向,感觉活得像是没有理想,没有愿望,什么都没有的空壳子。

我曾经也是这样的,我也曾经对人生感到绝望,因为我以为自己不可能有希望再变得更好。我的人生,二十几年,大部分时候没什么亮点,到后来,自己评价自己,往往是用“一无是处”“毫无意义”来做评语。

其实心里一直想变好,但是从来没有持续的动力。人生没有马达,没有发动机,其实陷在坑里的车很容易刚从坑里出来一点点,就又陷了回去。

我的朋友们,和你的家人朋友们一样,能劝我的都说,我只是不去做也不愿改变。是的,我虽然有时候会振作一小会儿,可是往事到临头我又会失去任何信心。

可是现在我变了。

我每天都安排的很充实,有了自己的理想和心愿,为了实现理想和心愿清单,我每天每天,现在真可以毫不惭愧说上一句,我在努力。

我有了自己的爱好,也不怕自己天赋不好或者基础不行,只是为了喜欢,就去做了。

我每天都会很开心,不怕犯错,不怕挨批评。以前我对这块很敏感,一旦出现了这种情况就会觉得自己不行,自己什么都做不好,现在正相反,我可以轻松地看待它。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你有没有耐心继续看下去呢?我说这么多我的情况是希望你可以知道,有人从这种状态下走出来了,人生虽然还没有大的转折,没有大的成功,可是已经开始了它的改变。我也坚信以后我以后会让自己越来越好。

那,我是怎么做到的呢?

其实在给你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也是对这事儿感觉比较模糊,因为我当时还没有养成记日记的习惯…… 可是仔细回忆一下,我的改变还是有迹可循的。

首先,我找到了新的压力比较小的环境。我和最亲最爱我的人一起住,虽然也有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可是他们不会让我觉得冷漠。我也找到了一份工作,最起码我算是可以养活自己的人了,经济上与家人的矛盾就少了很多。楼主要是觉得和家人相处比较成问题的话,建议你自己出去租个单间住,因为身边的人的态度其实往往会触发我们内心对自己怀疑和羞愧的一部分。其实给自己压力小了,就更容易喘息。

其次,我遇到了两个很好的心理咨询师,她们愿意倾听我的话,并用合适的语言表示理解。我觉得假如条件允许的话,你也可以找一个合适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挑一个让你感觉舒服的,会好过很多。不过别把改变的希望放到他们身上,因为她们只会帮助你认识你自己,理解你自己,从而更容易发现自己内心的力量,但她们不是能一下子拉你出坑的人。

刚才说的是外部条件。那么,再说内因。

我不知道楼主记不记得高中政治课讲哲学时说的一句话: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个可能会让你觉得很不想回忆,很难懂,但是我想用这个马克思主义哲学里的话告诉你,这个事儿是有理论根据的,不是我自己瞎说的。

是的,假如心理咨询师也不是拉你出坑的人,那么那个人是谁呢?

答案是自己。

楼主可能会因此觉得很难过,很焦虑,很苦恼,甚至很生气,因为你觉得你这么多年来已经尽力去找方法了,可就是没有找到过,怎么能靠自己呢?靠自己行不通我才来找你们求助啊。而且你坚信自己做什么都不行,不可能成功,不可能改变。

我会对你的感受说声抱歉,也明白这些感受都是二十几年来,你的经历和经验带给你的,这很合情合理。假如现实就是告诉你这些,那你这么想理所当然。

但你能说,你现在的所有想法,都是真理吗?

你能说,你过去经历的一切事情,只有你现在的看法这一种解释方式吗?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到底来源于哪里?有句民谚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那么,行为源于什么呢?

源于认知,源于思想,源于你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源于你的思维方式。

楼主想要让行动上可以积极起来,首先要具备的,就是积极的思想。

不是盲目乐观,但是一定要足够乐观。所有让你觉得一听一想就消极颓废、失落压抑、焦虑痛苦的,一定都是不够积极不够乐观的认知。最起码,那不是适合你的人生哲学。

还有就是,你要弄清楚,事实是事实,认知是认知。不要把两者混淆。有的事的确发生了,可你怎么看待它,怎么样延伸联想,怎么联系到自己身上的某个特点,或者以往记忆中类似的事情,那就是取决于你的认知,是你该注意的了,也是你能够改变的部分。

明确这些,很重要。

我说这些是想说什么呢?楼主,你现在,其实可以靠自己,去改变。真的可以。

哪怕你觉得自己真的很废柴,没关系,我也很废柴,可我告诉你,我有所改变了,我希望你也可以勇敢一点点,只要给自己一个尝试的机会,去靠自己做改变。

你可以求助,可以借力,但你不要忘记自己才是最重要的那个人,才是你唯一的救世主。不要去期盼别人一把把你拉出坑来,或者白送你一个发动机,那样现实只会一次次令你失望。

你明白了生活的原理,明白了人生的规则,了解了你自己还拥有着力量,还有改变的机会,你完全可以自己做一个发动机出来,再不济,也可以自己爬出来嘛。车以后总会有,只要你能出来(^v^) 。

现在,你只要少给自己一点借口,少一点犹豫,少想后果,多一点点勇气,真的只要一点点就好,去寻找改变自己的方法,去创造改变自己的机会。人生的好坏不是一开始就决定好的,你的现在才决定着你人生的将来。活在当下,对自己负责,不要被过去的一切局限,为未发生的事情苦恼,你的未来,真的有无限可能。

送你一句话: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至于现在晚不晚,我觉得摩西奶奶的故事早就告诉我们了。对你的人生来说,最好的开始就是现在!

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我现在很感谢我遇到了心理学,虽然我只懂一点点皮毛,但我终于可以离真实的我自己更近。楼主你在这里求助,其实也说明你发现了自己的状态好像和心理方面有关系。是的,心理学可以让你更了解自己。然后,你的内心会随着自己努力了解自己和相关知识的过程,慢慢地变得有力量,有力量自己带自己出坑。

怎么了解呢?看网课,还有读书,还有询问自己的心理咨询师你的人生困扰,并试着学会自己思考。然后,去行动。

我当时,就是因为迫切想要改变自己,所以刚巧遇到一本心理方面相关的书。准确的说,更是和思维方式相关的书。然后从我意识到我真的不改变不行了,我怕我可能会因为没有改变而失去人生更多重要的东西,并选择去读它的那一刻开始,我已经走上了改变的道路。

对楼主来说,也一样的。当你意识到,并且选择了自己去主动寻找答案,而不是坐等一个机会、一个馅饼从天上掉下来的那一刻起,你就走上了真正改变的道路。

祝好!

接纳自己的现状

才能带来成长和改变

壹心理优质回答者@无风达芬奇
用学习和思考建筑自我。

题主好,或许首先你需要思考一下以下几个问题:
1. 你为什么想要改变自己,你想要改造的那部分自己是什么样的?
2. 你说到的压抑、想逆反——逆反的对象是什么,你觉得自己的哪部分被压抑了?
从描述中感受得出题主是一个对自己很有要求的人。但同时,似乎又非常容易自责、自我批判,无法接纳现在的自己——进而想改变。从题主的描述中,能感受到题主对自己当下的不满,甚至自我攻击。
与此同时,你似乎又“过分在意、并依赖外部的评价”
在我看来,这其实都源自同一个原因:较低自尊,且还没有建立起一个稳定的,高标准的,最重要的是强大的自我评价体系”。
题主有一句话,”好像只有先承认自己的低能才能停止自己的思绪继续往黑暗深渊坠落“。其实说的有一部分对,即“承认自己不够强大”。
因为人的确只有承认、面对、坦然接受自己“不够强大”,自信的勇气才可能真正生长起来。实际上,特别“要强”的人,往往是非常不敢、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弱小的。
但这绝不代表着自我攻击和否定——相反,承认自己的“弱小”,是坦然接受现在自己弱小的事实,并且爱自己。
你的状态和人生面目,是由你长期习惯的思考和生活方式决定的。而人的模样千百种,高矮胖瘦,懒散或鸡血,其实都可以活得很舒展。心安理得活成“自己的样子”没有任何问题。关键是不要沉浸于自我怀疑和批判打击。不然整个人很容易长期纠结、焦虑,陷入负面情绪的淤泥里。
人,在长期的自我攻击、否定和批判中,在焦虑的情绪中,恰恰是最难以迈步成长和改变的。因此,自我完善的前提是正视和接纳自己。
题主如果想找到这个问题的突破口,可能“建立自信,提高自尊,培养一个内心强大的自我”是关键。
当你尝试逐步建立起一个丰富、快乐、强大的自我,也会自然而然形成一套自我评价体系,届时随着内心力量和勇气的增长,你就会不再在意外界评价的声音,也会更加意志坚定,不会轻易妥协。
这方面的书籍,可以读读《驱动力》《活出生命的意义》《自卑与超越》。
祝好!

改善环境切换视角

脱离自我设限

壹心理优质回答者@Baby steps
你认为坏的人也许是一个天使

“习得性无助”指经历多次相似事件却总以失败告终所产生的无力和茫然,认为下一次也会是相同结果。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
表现为一个人消极地面对生活情况,经常没有意志力去战胜困境,而且相当依赖别人的意见和帮助。主要思考特征为:向内归因(是自己不好,不对),泛化(其它事也会这样),永恒(永远都会这样)。由于仍有着对自我的期待,以致互为“促反”,反而在心理上达到微妙的平衡并习惯,进入“舒适状态”。
建议的办法是:改善生活环境,获得新的视角,从而脱离“原生环境”和“自设樊篱”的双重约束。如果大环境无法改变,可以从自身小环境入手,生活模式,行为习惯和心理环境(包括前面提到的“体验新感觉”以及“去标签”)。

人生答疑馆 · 订阅号ID:xinli001_qa
你的心理学互助·成长社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