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间质性肺疾病,会导致患者的肺功能产生不可逆的下降,甚至死亡。患者的肺泡上皮细胞出现损伤和异常增殖,细胞外基质产生沉积,成纤维细胞发生增殖和活化,从而导致肺部结构破坏和呼吸功能的丧失。 肺纤维化患者的胸部X光片 肺纤维化的预后极差,患者的平均生存周期仅为2.8年,可谓是“不是癌症,胜似癌症”。因此对于肺纤维化的预防远比发现后治疗更关键,但是其发病机制目前并不明确,如何远离可能导致肺纤维化的高危因素,是许多研究者的课题方向。 最近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上的一篇研究中,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者就找到了可能导致肺纤维化的一个高危因素,我们这就来看看吧。 获得诺贝尔奖的生物钟我们都知道人体自身存在一个昼夜节律机制,也就是生物钟。 几时应该起床,几时应该吃饭,几时是脑力的最高峰适合工作,几时是肌肉最活跃的时候适合运动…… 影响生物钟的因素,大到地球的公转自转,小到每一个细胞的周期,201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就颁给了在基因层面研究生物钟的三位科学家。 201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曼彻斯特大学的约翰·布莱克利(John Blaikley )博士等人查阅了英国健康资料库中的数据,企图寻找可能导致肺纤维化风险更高的因素。 他们发现,如果一个人睡眠时间长过11个小时,那么他患上肺纤维化的风险是睡眠7小时的人的三倍,如果睡眠时间短于4个小时,那么肺纤维化的风险也是正常睡眠人群的两倍,因为工作缘故经常昼夜颠倒,或是经常熬夜的人群,也都观察到了更高的风险。 总之是只要睡眠时间没有符合昼夜节律的“标准睡眠”,都可能会导致肺纤维化的风险升高。 研究者们没有就此止步,他们想进一步研究,到底生物节律对肺纤维化的影响体现在哪里。 生物钟基因对纤维化的影响通过对小鼠肺部组织切片的观察,研究者发现,相比起正常健康的肺,其实纤维化的肺上可观察到的昼夜振荡更剧烈,幅度更大,但是同时更没有规律,不同区域的组织细胞拥有不同的振荡周期,就像一支没有指挥的交响乐队。 通过敲除生物钟基因BMAL1,研究者确认了一个混乱的生物钟对于成纤维细胞产生及增值的重要作用。 接下来让人惊喜的是,研究者发现另一个关键生物钟基因REVERBα对于成纤维细胞也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当将其敲除后,纤维化会加剧,当使用激动剂GSK4112处理后,“功能增强”的REVERBα成功阻止了肺纤维化进程的推进(通过减少会导致瘢痕的胶原蛋白的产生)。 约翰·布莱克利博士表示,肺纤维化是目前无法治愈的毁灭性疾病。此次研究中发现生物钟可能是肺纤维化的关键因素,这一发现将为治疗或预防开辟新途径。接下来研究肺纤维化与睡眠时间之间的关系将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以建立因果关系和可重复性。如果这些结果得到证实的话,那么保持一个符合正常生物钟的最佳时间睡眠将可能会减轻这种破坏性疾病的影响。 另一位联合作者彼得·坎宁安(Peter Cunningham)博士则表示,本次研究中另一个使人感到惊奇的是,在纤维化的肺组织中,生物节律振荡活动反而增加了。以前的研究表明,生物钟在感染、癌症和糖尿病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次又发现生物钟对肺纤维化的影响,这表明改变生物节律振荡将可能成为重要的治疗方法。 虽然接下来研究者还将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实验来证实这一结论,但目前的研究也足以进一步证实生物钟对于健康的重要影响。 如果想要保持一副健康的好身体,还是要好好遵循自己身体的节律,养成规律的作息,在合适的时间运动或进食。 图源/网络 | 医界(公号ID:dr-lin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