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老服务产业链的七大关键问题分析

 快乐英平 2020-01-08
养老产业链的八大模块

目前养老产业链上大致分为八大块,首先是处于养老产业链上游的养老金融、养老设施及辅助用品、养老智慧信息系统;其次是处于养老产业链核心位置的养老地产模块、综合性医护管理服务;最后是处于产业链下游环节的家政服务模块、文化生活模块、护工培训模块。

养老产业链存在的七大关键问题

1.养老金融

2018年《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的发布标志着我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试点正式落地。但从试点来看,仍存在着一系列的不足,如税收优惠力度有限、参与产品范围不足、产品制的设计给各方带来诸多不便等等。

总体来看,商业健康险的作用在中国还极其有限。一是保费规模、保险密度和深度均偏低。2016年,中国人均商业健康保险支出46美元,商业健康险支出仅占GDP的0.22%,均远低于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2018年赔付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仅为3.0%,而社会医疗保险则高达30.3%。二是健康险产品结构失衡,“泛寿险化”现象普遍,针对老年人的商业健康险品种少,甚至存在比较突出的参保限制。三是管理能力不足,佣金支出占比过高,成本高企。四是与医疗机构缺乏有效协作,话语权不足,健康数据获取困难,在风险管控、产品设计、健康管理等方面能力总体薄弱。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商业健康险赔付水平低,吸引力不足。

2.老年康复器具及辅具

中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数量巨大且还会迅速增长,对康辅器具的需求会迅速攀升。但目前中国康辅器具产业发展还远不能满足需求。

主要表现在:老年人对辅具的知晓率和使用率总体偏低。相当一部分产品需要依靠进口,价格普遍过高,多数老人无力负担。国产康辅器具价格相对较低,但品种少,目前能够生产的仅3000余种,日本、德国等则高达3万多种。国内生产和研发企业规模小,市场集中度低,研发能力明显不足,质量良莠不齐。受文化传统等因素影响,租赁市场很不发达,多数老年辅具使用周期短,重复使用率低,进一步推高了使用成本,影响了利用率。

3.智慧养老产品

首先,智慧医养产品当前还存在智能化和适老化水平不足,产品、产业发展及服务模式同质化倾向严重的问题;智慧养老标准体系欠缺,智慧养老产品供不应求、智慧养老产品与智慧养老系统间存在联通障碍。这些都导致信息不能充分互联互通,产品和服务难以有效衔接,公共健康医疗数据共享不足;最后,受产品技术水平、老人支付能力和消费习惯等影响,智慧医养的利用率仍然不高。

4.适老化改造

当前中国大部分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和配套基础设施适老水平不高,不利于老年人居家自主安全生活、外出及参与各种社会活动,适老化改造需求潜力巨大。

目前,适老化改造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居家内部加装扶手、安装警报系统、地面防滑处理、消除地面高差等适老化改造。

城市老旧小区及相当一部分农村居民区内部无障碍改造、楼房住宅加装电梯。

城乡公共交通系统衔接不畅、道路及公共设施设计不适老问题。

5.人才培养

首先,人才培养模式过于传统,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式,不能更好的满足老年群体的需求,没有确定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敬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在培养人オ的过程中数师过多的主宰课堂,学生的学习过于被动,导致教学的效率不高。

其次,健康养老专业缺少专业的师资队伍。由于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等专业的课程设置时间较晚,大部分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不够,缺少教学的经验,再加上养老产业也是近年来オ刚刚兴起,导教学与实际脱轨。

再次,缺少完善的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较差,学习的理论知识无法获得实践的机会。健康养老产业人才培养需要学校和社会之间实行双向培养,即学生在学校所接受的理论知识教育需要社会提供相关的实训基地,但目前我国健康养老人才实训的基地几乎处于空白阶断。

6.老年文化生活

目前,在实践中,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养老服务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拨款、社会福利彩票收入和民间赞助等,无论是社区还是机构大多都把重心放在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照料等服务方面,对精神文化服务的投入较少。此外,资源分配不均衡,各社区、各机构之间精神文化服务的提供也存在很大差异,城市与农村之间、不同省份、不同地区之间的老年精神文化服务发展参差不齐,影响了老年人共享经济发展与建设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7.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初步构建起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但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不同养老机构的定位不明确,养老服务供求错位。总体来看,我国养老服务供不应求,矛盾比较突出。

(2)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支持政策落实不到位。一是土地划拨政策落实难;二是民办养老机构的信贷支持政策难以落实;三是优惠措施落实不到位。

(3)民办养老机构的管理运营能力与营利能力较弱。调研发现,民办养老机构的管理运营能力普遍较弱,缺乏足够的资金、设施与人员投入,管理服务水平较低。

(4)社区与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数量与能力发育不足。

(5)机构设立审批依旧互为前置,部门之间权责不一致。在实践中,一些地方依旧体现审批前置的做法,规避部门风险。

(6)医养结合重医轻养,忽视了医养资源与机制整合。重医轻养,甚至“以'医’养'养’”,忽视了医、养、护综合功能的发挥。

(7)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更为滞后,农民养老服务现状堪忧。


养老产业研究观点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养老服务产业链,形成了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养老服务产业体系。但是,由于我国养老服务起步晚,产业体系内部仍然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盘根错节、相互影响,共同造成了养老产业目前存在的各种显性问题。因此,养老产业的发展壮大、最大做强需要统筹解决各细分产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使产业内部形成相互促进、协同推进的良性互动关系,提高养老产业的整体服务水平。

来源: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整理摘编:时英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