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三环上看北京

 小玮看世界 2020-01-08

(本篇游记内容较长,感觉累的话注意休息哦~)

寒假将要结束,小玮总感觉假期意犹未尽想出去溜达,但是感觉帝都现在很多商店和博物馆都在关门,这个时候突然想到平常在经过三环的时候看到的300路快车,觉得乘坐这路公交车可以更好地感受帝都的风情,于是来了一回说走就走的旅行,从三环主路上的紫竹桥站开始乘坐300路环游一圈三环。

小玮这次体验的300路快车是外环环线,也叫300快外(感觉念着300快总是能想到三百块。。。。。。)300路于1996年开通而300快于2007年开通,整条线路就是绕着三环并且除了终点站其余路段是在三环主路行驶的,也是北京与环城高速重合度最高的公交线路。虽然行驶过程中几乎不会遇上红灯,但是三环车流量大在北京市出了名的所以堵车也非常严重。

而说到三环路的作用在北京举足轻重。北京三环路建设于80年代,感觉小玮见到三环路以来主路的样子似乎变化不大,它连接着北京最重要的地方,比如高科技产业中心---中关村;交通枢纽---北京西站和南站;服装集散地---木樨园;经济中心---国贸;使馆区---亮马桥;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总部等等,所以说乘坐300路公交车可以看到北京世纪之交前后发展与变化。

这就是现在300快外使用的车辆,自从2015年起这条线路开始使用京华生产的BK6126S1双层车,感觉换车之后更像是把这条线路转变成一条旅游线路。好像这个车型也是京华客车在北京唯一的一款双层车型,看着感觉挺漂亮的,但是这款车好像最初不是为了跑高速设计的所以高速行驶的舒适性比较差,待会儿放上一段视频看看就懂了。

这里是海淀区的紫竹桥,小玮上车的车站就在图右侧的这个车站。紫竹桥附近的著名学府比较多,例如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等,这里的立交桥也比较壮观,不过三环的很多地方立交桥也是很壮观的,虽然是环线,但是这辆车到了大钟寺就收车,要想从大钟寺再往西需要乘坐下一辆300快外。

看着这个梯形计价表就能感觉到300快车的行驶距离之长,按照北京公交集团的算法全程跑下来至少要有50公里,大约就是这张计价表左侧站号的数字。并且大多数的车站都是带“桥”字,可见这条线路走的基本都是主路的高架桥,而且车站基本也都是在高架桥上。300快线路比普通的300线路区别不大都是绕三环主路开的,但是起(终)点不一样且300快停留的车站较少,本身因为是双层车车速也不快甚至比普通的300路车速慢。

看到这张独特的站点图不禁想到:人生如同300路(或者300快)是一条永远的单行线且开始和结束都是不能带上任何东西的,只有这一路留下的印记。而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这辆车沿着三环只要北京公交集团没有特殊情况让它改成跑内环的车的话这辆车永远跑外环,拐弯几乎都是一个方向的。

上到第二层之后环游帝都的旅行就开始啦,远处那个是中央电视塔。看到中塔的官网上主要是订票信息没什么有太价值的参考资料。这座类似于上海东方明珠的电视塔建成于1994年。小玮记得以前学校还组织登塔参观过,这座塔加避雷针塔高405米,目前应该是北京最高的建筑,其东面是玉渊潭,塔下不远有河流过,在塔上游览感觉风景不错。

双层车要想擦玻璃比较困难可以理解,就当那块污渍没有好了~如果没有别的建筑物遮挡这座塔即使在10公里以外也能看到它的轮廓,而北京人看到这个轮廓一眼就能认出它,只不过就是想上去参观下的话票价不便宜,不过和柏林电视塔比较的话票价差不多,晚上也可以登塔欣赏帝都的夜景。

公主坟北京城乡贸易中心,这里是三环与西长安街交汇的地带。想当年小玮在春天的一个下午逛完玉渊潭公园晒晒太阳之后就会溜达到这里吃晚餐顺便买点儿东西,当时感觉这里是非常繁华的地方很多地方都望尘莫及但是现在感觉好像和金源新燕莎之类的商城一比也不是那么特别了。

这里是城乡贸易中心前的长安街延长线复兴路。长安街在北京的地位自不必说,全国甚至世界上了解中国的朋友们基本都非常清楚,但是或许你不一定知道的是从这里一直开下去大约10公里左右就到了长安街延长线目前的尽头---首钢厂东门,而随着延长线的继续建设长安街的延长线将会延伸到门头沟。从这里往西开会看到道路逐渐变窄最后成了单向一车道,而不是整个街单向都是4车道以上。

接着沿着三环的外环向南行进之后就要接近莲花桥,而那里接近北京西站,这也是很多乘车进出西站乘客的必经之地。说到莲花桥,这个名字可能跟立交桥的形状有点儿关系,从天空上俯瞰感觉形状像一朵莲花。而在其南边不远就是北京西站的铁道,除了特殊的火车之外一般的火车都从西站经过这里发往全国。

下面这张图的桥是六里桥,据说这里原来有石桥,距离广安门城门还有六里地,故称”六里桥”。现在那座石桥早就不见了踪影,但是留下了这么个地名,在桥的东北侧是著名的长途汽车站,此外发往北京西南郊区的9字头客车也是从这里正式驶出城区开始长途的奔驰。

在接着奔驰下去过了六里桥进入北京市丰台区之后高楼大厦明显的变少了,这就到达了北京的南城,由于历史的原因比如高校,行政金融机构主要建立在北城所以北京的南部发达程度没有北城高,主要都是一些新建设的开发区之类的。

这里开始拐弯由西三环进入南三环

这里是夏家胡同站,300路停的站位比较靠前所以看不到站台了。大约10年前北京卫视有句广告语是“花山花海花香情,买花就到玉泉营”,这里离玉泉营不远,而在清朝时期这里土地就非常肥沃居民多以养花为生,形成的村落中村民以夏姓居多,但其实这里还有别的姓的胡同。

这里就看到玉泉营了,十年前的那些花儿还在么?

远处的这座铁路桥是北京南站的铁路桥,全国著名的高铁京沪高铁就经过这里,想想用五个多小时就可以从北京到达上海看遍各处景色真是一件很神奇的事儿,这也就意味着上午从帝都出发下午就可以在鱼米之乡品茶~

下面这幅图是在位于南三环西路的玉泉营桥上看桥下的京开高速

三环两旁的树木显示了三环的历史,在三环,看到的最多的是两旁的杨树,还记得小时候在三环坐车两侧的杨树产生的杨絮看着就像是下了大雪一样到处纷飞,不过最近北京市好像注意防控杨絮所以路上的杨絮没有那么多了,虽然种植杨树的路段不多了,但是三环两侧的杨树一直都在。

下面这张图要经过的是木樨园桥,永定门外。像百荣,天雅服装批发市场都在这里,在网购以前相信不少的女士都曾经跑大半个城到这里买过衣服,为啥?王府井那样的地段卖的衣服都太贵一般老百姓不一定掏着腰包都心疼。

而这里有当时非常便宜的衣服而且款式很多来源于国外,因此也成就了一批白手起家的人的事业,不过随着网购的逐渐发达这里的作用似乎也不再那么重要,这个时代要成功不光是吃苦耐劳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先人一步的信息时代的知识。

过了南北中轴线车开始多了起来,高楼也多了起来,这也意味着即将进入一个繁华的地段。

在南三环东路刘家窑桥上看榴乡路

现在想想名校的分校几乎遍布全市,本来应该是好事的

从这里开始拐弯从南三环进入东三环和朝阳区。

刚刚拐入东三环就看到了凯迪拉克的标志,一股土豪的气息扑面而来,待会儿还会看到一个奔驰的,想想奔驰在北京东边的城区开了好几家店而西边很少开店要是修个车的话还是比较麻烦,到了“富人区”了,还有这里是潘家园,旧货市场全城有名,想想也真是玩车觉得没意思在玩玩古玩两者来回玩玩才有意思!

说着说着小玮坐的300快外就被另一辆给超越了,不过反正今天也不着急!

前面就是国贸了,看着右面的两栋楼想想又到达了各种诡异建筑的聚居地

远处在建的这座高楼叫做中国尊,于2013年7月动工,计划超越下图左侧靠近三环的国贸三期大楼成为北京市最高的高楼,现在已经建设了50层,总共要建设一百多层,明年竣工。

这是北京火车站的铁路,所有一般性进出北京站的火车(包括动车)都要经过这里。

一张图囊括了中央电视台的“裤衩”一角(图左侧)和北京电视台总部(图右侧)。

图中三座黑色的建筑就是CBD的标志---中国贸易中心,建成的时候应该是这片地区最高的建筑,但是现在比起其他建筑似乎微不足道。这个中心由三座建筑组成,左侧的建筑是国贸西楼,中间较矮的建筑是北京中国大饭店,而右侧是国贸写字楼。

下面的这条道路是长安街东延,往东去是京通快速路,是一条没有尽头的道路,因此首钢厂东门也就成了目前长安街唯一的尽头

这就是被俗称为“裤衩”的央视新总部了,而裤衩的尖就位于地铁十号线金台夕照站C出口上面,当时小玮出这个地铁口的时候抬头感绝看着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下面这张图里有两个箭头的位置是快速公交2线的公交道

现在的剧场不张贴要演的戏剧的广告了贴的都是这些。。。。。。

难得的一路畅通!

中国农业展览馆附近,西边之所以没有高楼是因为这里集中着使馆区,在这里可以看到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建筑,因为外国人聚集所以也有很多驻华机构在这里,因此在这边充满异国风情的酒吧非常多,三里屯就是这么起来的。

一座燕莎商城和一座DRC感觉基本都被欧洲的白人给包场了,至于说的哪些谁你懂得,进去看看就知道了。燕莎也是当年和汉莎航空合资的商厦看着非常的洋气,说到这儿你或许也就知道这商场名字是咋来的了。

这边是亮马桥,车辆经过的位置下面有条河,传说是古代商人骑马进城在这里的河边洗马于是管这条河叫“晾马河”后来改叫“亮马河”而有座桥叫做亮马桥于是名字就这么叫出来了。

这里开始拐弯从东三环进入北三环,北京有三元桥,四元桥,五元桥但没有二元桥,其实就是依次是三环,四环,五环和机场高速交叉点的立交桥,之前还想着三元桥会和三元奶厂有什么关系不过后来感觉关系不大。

前面是一辆300慢车,单层黄海铰接车。

这里是机场高速的出城方向,从这里出发可以到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机场高速从二环到五环这一段路行驶都是不收费的,所以这段可以放心的走高速,而从五环过后可以走辅路,请见小玮之前的攻略

静安庄中国国际会展中心,以前这里是中国国际车展的主会场,现在主会场搬到新馆去了这里成为了分会场,而其旁边的家乐福曾经一度是整个北京最大的家乐福,直到有了中关村广场的那家店。

八号线地铁站后面是中国科技馆旧馆,在北京南北的中轴线上,当时感觉那栋白色的建筑修建的非常新颖有特色的。现在新馆搬迁到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侧,那个钢架子是原来的穹顶剧场好像是在修理吧,很多年没到过那里了。

前方是马甸桥,三环路与京藏高速的交叉点,过了这里就是海淀区

抵达终点,大钟寺站。从下车的位置往前走到站台快结束有一大堆栏杆的有这个站牌的位置等下一辆300快外回到紫竹院站。

在准备登上始发的300快外(左侧这辆)的时候看到右侧跑完一圈回场的一辆300快外,O(∩_∩)O哈哈~

双安商场,和城乡贸易中心一样,当时也是中关村地带购物的中心而现在在人们心目中显得也不是那么的重要。

上面那幅图是四通桥,中关村北大街从底下穿过,著名的学府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人民大学等学府还有中关村的核心区域和它的金色双螺旋都在这条路上。


这段视频摄于300快外行驶于从四通桥西到紫竹桥路段,从视频发动机的声音就能看出这辆车不适合跑高速的原因,300快的车辆的发动机是柴油发动机,在车速开快的时候噪音太大司机都不好忍受以至于司机用间断给油的方式来减小噪音,坐在车上也感觉不好受,而烧天然气的车辆相比而言震动更小更适合跑高速。

回到紫竹桥啦!用时大约1小时20分钟,车票使用IC卡在原价基础上打半价所以原本是11元但是总共花费总共5,5元。尽管车辆不太尽如人意感觉乘坐起来不太舒服,感觉这一次旅行让我以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帝都,看到了它曾经,现在以及将来的发展,而这些只有在双层车上才能更深刻的感觉得到,为300快外点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