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宜诗宜舞——第十五届“金陵雅韵”新春古琴音乐会

 mz1942 2020-01-08


宜诗宜舞

    今年的古琴音乐会的主题是——“宜诗宜舞”。谐音的含义就是,“金陵雅韵”一十五载,我们共同坚守着民族文化的血脉传承;另一层含义是,今年的“金陵雅韵”古琴音乐会的表演形式将伴着古琴、诗与歌与舞的相融合

      时光若白驹过隙,难忘的2019铭刻记忆,中国人用汗水浇灌收获,用实干笃定前行。每一位炎黄子孙满怀着文化的自信,为祖国的辉煌成就喝彩,被爱国主义的深情震撼,我们满怀着盛世荣光与自豪,即将迎来2020庚子新春,2020年1月4日金陵图书馆报告厅,来自各地的亲友欢聚一堂,共襄第十五届“金陵雅韵”新春古琴音乐会盛宴。

诗三百,孔子皆弦歌之。

      古琴的演奏,可赏其音韵悠长、绕梁三日之妙;以琴歌相伴,又可赏其和谐婉转、人琴曲和一之境。琴歌表演,一直是作为金陵琴派传统的演绎方式。原社长刘正春先生极其重视发掘多样性的古琴演绎形式,此次音乐会,运用一场琴、诗、歌、舞的方式,为观众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盛宴。

        演出开场前,由金陵图书馆、秦淮区文化馆以及金陵琴社的领导分别致辞。

      音乐会由郑春霖老师主持,正式开始前,郑老师结合一张历史图片给我们分享了恩师刘正春先生在金陵图书馆演出轶事,体现恩师尊重观众,尊重传统的思想,也正是新春音乐会读秒准时开始的由来。

演出正式开始

《忆故人》杨皓萱

      《忆故人》——自2014年开始,我们都用这首曲目来开场——借以纪念原金陵琴社社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古琴教育家、演奏家,恩师刘正春先生。早在2004年1月28日(大年初七),先生将个人演出专场延展为,“金陵雅韵”新春古琴音乐会的文化盛宴——延续至今。
     《忆故人》为近代彭祉卿《理琴轩》的传谱,刊载于1937年的《今虞琴刊》。全曲共六段,曲调委婉深情,如泣如诉。借此曲缅怀、感恩我们逝去的恩师——刘正春先生。 

琴歌《送别》   郭重华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由弘一法师填词的《送别》,可谓中国歌曲之不二经典,其语言精练,感情真挚,意境深邃,无数次改编传唱、无数次的深深感怀。

《阳关三叠》李天梅、杨丽华、孙彩菱、王健(马鞍山)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代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让我们体会着,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那一份无限留恋的诚挚情感。
      全曲分为三大段,采用一个基本曲调,将原诗反复咏唱了三遍,故名“三叠”。
      此曲的演奏者是金陵琴社的再传弟子,来自马鞍山的琴人:李天梅、杨丽华、孙彩菱、王健。

《醉渔唱晚》冯堇桐

        最早见于明《西麓堂琴统》,“陆龟蒙与皮日休泛舟松江,见渔夫醉歌遂写此曲。西塞山前,桃花流水,其兴致恐不相上下也。”有笑傲烟云,醉乡酣美之意,此曲传自张孔山。
       音乐利用切分节奏,滑音指法和音型的重复,来表现豪放不羁的醉态。其中有表现放声高歌和类似摇橹声的音调。全曲素材精练,结构谨严,体裁短小,形象鲜明,是近代川派的代表琴曲。

琴歌《短歌行》 张笑、张莉(琴) 、周呓 (筝)
     孙海峰(箫)   演唱:张莉、岳强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乐曲以慷慨激昂的旋律,表达出作者求贤若渴的心境。

《风入松》 黄 耀

又名《万壑松风》,最早刊载于明代《谢琳太古遗音》(1511年),相传为晋嵇康所作。内容描写月夜弹琴如风吹入松林的声音。李白有《听蜀僧睿弹琴》名诗:“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唐刘戬有《夏弹琴》诗:“弹为《风入松》,崖谷飒已秋。”可见该曲在唐代极为盛行。

此曲为刘正春先生的老师王生香先生所传秘谱,曲中最具特色的指法为三十六“泼剌”,表现了松涛阵阵,连绵不绝的气势,堪与《流水》中的七十二“滚拂”相媲美。

《越人歌》    刘彦(琴、歌)  舞蹈:边迎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冯小刚的电影《夜宴》,看过的人一定会记得片中周迅演唱的那首《越人歌》。

      关于《越人歌》有两种说法。其一,《越人歌》相传是中国第一首译诗。打桨的越女爱慕鄂君,就用越语唱了这首美丽的情诗。鄂君在听懂了这首歌,明白了越女的心意之后,就迎娶了她。 

       另一种说法,《越人歌》是一首古老民歌,公元前528年,楚国令尹鄂君子皙举行舟游盛会,盛会上,越人歌手对鄂君拥楫而歌。子皙被这真诚的歌声感动,按照楚人的礼节,双手扶了扶越人的双肩,又庄重地把一幅绣满美丽花纹的绸缎被面披在他的身上。 

        “诗者,志之所之也……言之不足,歌之,歌之不足,舞之蹈之。”

《梅花三弄》 陈树坤(蚌埠)

相传据晋桓伊所作的笛曲移植。乐曲通过对梅花洁白、芬芳、耐寒的歌颂,来比喻人的品德高尚纯洁、坚贞不阿。

乐曲前半阕奏出清幽舒畅的泛音曲调,以表现寒傲霜雪的梅花和它那恬静而安详的神态;

急促的后半阕运用“拂”、“琐”等指法,用强烈的音色对比和急促的曲调,来表现梅花在严寒劲风中,迎风摇曳、坚韧不屈的动态和形象。

因曲中泛音在不同的徽位上反复出现了三次,故称“三弄”。

琴歌《一剪梅》  施小美(琴)、杨嫣(歌)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001年南京市越剧团当家花旦陶琪老师,出演新编历史剧《李清照》时,为了更好地表达易安居士左琴右书的真实情境,在南京艺术学院阎爱华教授的引荐下,拜刘正春先生为师,刻苦练习古琴。先生深受感动,为其量身打造登台曲目,后依李清照《一剪梅》原词,谱写了古琴曲,并数易其稿。

演唱者为江苏省歌剧舞剧院、歌剧团、声乐演员。

鬲溪梅令》赵娄越(琴),赵峰(箫)

好花不与殢香人。浪粼粼。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 
木兰双桨梦中云。小横陈。向孤山山下觅盈盈。翠禽啼一春。 
南宋文学家姜夔精通音律,能自曲,其词格韵律严谨。

      2004年,刘正春先生依《鬲溪梅令》原词,多次试拍,以蕤宾调定弦,编配了古琴指法。曾与南京大学教授、红学专家吴新雷先生,联袂出演了男声弦歌《鬲溪梅令》。吴先生的演唱浑然天成,情趣盎然。

      为我们琴箫合奏演奏者是一对父子组合。

《关雎》 谢坤芳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其位列《诗经》首篇,孔子谓《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以其情性之正,声气之和也。《关雎》充满浓厚的浪漫气息和不加掩饰的情思,表达出眷属的想象。堪称中国爱情诗的鼻祖。《五知斋琴谱》载:此美文王之得贤后而作也。

《神化引》 刘  甦            

《神化引》,是一首道家题材的琴曲,源自“庄周梦蝶”这一典故。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庄子所提出的一个哲学命题。其中,庄子运用浪漫的想象力和美妙的文笔,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事相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地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观点。

      古琴曲《神化引》之趣,有飘然脱洒尘滓之意。其神与物俱化,想像乎,浮空明於林泉大麓之间,与蜂蝶之所翩跹,而忘於形骸之外也。

       熟悉金陵雅韵的听众都知道,《普庵咒》一直是我们的压轴曲目。

《普庵咒》相传为普庵禅师的咒语,常予持诵可普安十方,安定丛林。琴曲以较多的撮音,形成了古刹闻禅、庄严肃穆的氛围,曲调既祥和又庄严,似“朝露暗润花瓣,晓风低拂柳梢”,令人心静如水,心生慈悲。
演奏者:郝发伦、郑应中、孙海峰、江珊 、(箫)赵峰、(磬)王莉、(铃)王良凯、(木鱼) 张莉

我们诚挚感谢金陵图书馆、秦淮区文化馆、金陵琴社无怨无悔,倾情奉献,为我们每年带来古琴文化艺术的飨宴,更加感恩每一位观众以及默默关注和支持琴社琴友们的认可和肯定,心有所“鼠”,才非您莫属,风雨同舟,相守相望。

       鼠兆丰年盛世贺岁。祝福我们祖国和谐稳定,风调雨顺,国富民强,用初心与使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向每位朋友及家人祝福福鼠迎春,安康吉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共同迎接鼠于您的中国年!
      我们今日相约,一如既往、满怀热忱,守护民族文化艺术初心不改,彰显不同凡响的中国风采,中国力量。
      亲爱的琴友、父老乡亲,带上一切美好的祝福,我们来年在金图再相聚!

注:本文取材自主持人郑春霖老师所撰的主持稿,特此感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