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春秋进入战国时代,秦国一家独强,东方六国面对如此窘境,开始了抱团取暖。历史大势终归是分久必合,秦国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六合,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就此诞生。
秦并六国十几年后,随着秦始皇的驾崩,原六国贵族开始躁动起来,轰轰烈烈的反秦活动成燎原之势,六国复辟成为潮流。 这样的背景下,楚国更是充当了天下诸侯盟主的角色,项梁刚起兵时,自感怀才不遇的范增,虽已年逾七十,但还是有一颗躁动的心,找到项梁后,对他说:
1、现实依据范增提到的“秦灭六国,楚最无罪”,并非空穴来风,其实是有根据的。 单说秦昭襄王一朝,在楚人看来,秦国做了相当多的“伤天害理”之事。 战国期间合纵连横经常上演,诸侯国之间一言不合就开打,简直就如同小孩过家家。秦楚两国发生于公元前313~公元前312年之间的丹阳、蓝田之战就是这样背景下的一次战争。秦、韩、魏对阵楚、齐。 秦国为了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高的利益,派出张仪,提出割让六百里秦地给楚国,条件是楚、齐断交。楚怀王乐呵呵的同意了,结果是非但土地没有得到,还换来了秦国的一顿暴揍。
楚怀王被扣押期间,楚国另立新君,是为楚顷襄王。楚国迫于无奈,对秦国非常殷勤,两国还有婚约。但这只是表面上的,几年后,楚顷襄王抓住机会,又搞起了合纵。 秦国亦是摩拳擦掌,以此为借口,南下伐楚。
白起攻城略地也就算了,还把夷陵给烧了! 夷陵,是楚国历代君王陵墓所在,一把火烧了,这不就是把人家宗庙给毁了?
2、表达惋惜之情,引起共鸣朝秦暮楚,说的是早晨还和秦国是好伙伴、好朋友,到了晚上,转眼间就和楚国玩到一起去了,翻脸比翻书还快。 秦楚丹阳、蓝田之战,是楚国实力的分水岭,此后,楚国就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 自秦国商鞅变法后,实力大增,成为东方列国的心头大患,虎狼之国真不是白叫的。能和秦国并称,楚国的实力自然也是不容小觑。 实际上,楚国的实力强悍不仅仅是在战国时期,早在春秋时代就已经成为诸侯国的翘楚了。楚国的建立过程,无不透着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辛。在早期,楚国被北方诸侯国称为“荆蛮”,因为它的文化、组织架构与中原大为不同。
这么一个强国,非但没有完成统一大业,反被列国瞧不起的秦国灭了,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 3、起事的宣传口号我们是一个讲究“名分”的国度,尤其作为军事而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如果师出无名,定然是士气低落,不能成事。 陈胜吴广的口号简单粗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喊出了多少人的心声?若想封王拜相,就跟哥儿们一起干吧。
结语秦灭列国,如果仅从道义的角度考虑,其实列国都是“无罪”的。比如齐国,和秦国玩的好好的,说灭就灭了,赵国呢,从祖上论,几百年前和秦国还是亲兄弟呢。 但是经过了春秋战国几百年的征伐,人们早已厌倦了战争,息兵、统一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从这点上讲,割据政权的存在,其实才算是一种“有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