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道可人(医易传奇)

 飞龙掌血老鬼 2021-01-11

走进营帮  拥抱健康

       “医易传奇”,以为这是一些迷信风水的东西。这是一个地地道道人与自然的阐述。我会从大自然的各个角度论述人体疾病的发生。从现代的生理、病理的角度来剖析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的重要性。

      或者会有些朋友觉得会很枯燥,因为《易经》会很抽象,看不懂。不用担心,我所说的都是一些生活上的内容,让你读懂了自己,也就读懂了《易经》,读懂了自己,也就读懂了中医。

       首先我们简单地了解一下《易经》是什么?《易经》是一部阐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经典古籍。其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繁衍生息哲学指引。

      很多人以为,《易经》就是那些算命的、看风水的学问。错了!那些看风水,算命的,对《易经》还没沾边。《易经》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经典,其中《连山》和《归藏》在世上已难找到,但并不代表已经失传。而目前流通最广大的就是《周易》了,那些看风水、算命的无非就是擦了一点点《周易》的味道,然后就可以出来“谈古论今”“指点迷津”做大师了。当然,我们这里所讨论的不是与别人一般见识。我们讨论的是健康,过程会从各个角度来讨论健康的问题,也包括风水、天体、五行等文化内容。

     《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蕴涵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和谐辨证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其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

     《易经》含盖万象,包罗万有,纲纪群伦,广大精微,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也就是说,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从《易经》中找到影子,找到答案!

       说完了《易经》我们就要说《医经》。《医经》?应该很多人看到这个书名会疑惑!讲中医,不都是在讲《黄帝内经》吗?怎么冒出来个《医经》了?是的,稍安勿躁。以后会有机会引述很多《黄帝内经》的内容。但是,我这个“医易传奇”的专辑,所涉及的医学内容并不限于《黄帝内经》,而是超越很多《黄帝内经》的理论。

        这个时候肯定会有一些专家教授学者大咖之类的“权威”人物跳出来指责我:“你凭什么那么狂妄自大说可以超越《黄帝内经》的理论谈中医?!《黄帝内经》是“医之始祖”,只要是谈中医的都没有人可以超越它!

      又稍安勿躁!我说要超越,并不是弃祖忘本。因为你们的观点认定了《黄帝内经》为医的始祖,所以,你们局限于这一源流的统一性,这并不奇怪。但是,医学是服务于人类生命的科学,随着历史的变迁和人文文化的改变,必须要超越,如果不超越,就没有新的发现,没有创新就必然滞后不前,始祖也好,始孙也好,都只会变得鼠目寸光!况且,有谁敢站出来说一声,《黄帝内经》就肯定是中国的第一本医书?又有谁敢站出来说《黄帝内经》就是万能的医书?没有吧?没有就听我说!

      《医经》是中医学技术的古典著作。最早出现于汉·班固《汉书·艺文志·方技略》:“《黄帝内经》十八卷;《黄帝外经》三十七卷。《扁鹊内经》九卷;《扁鹊外经》十二卷。《白氏内经》三十八卷;《白氏外经》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右医经七家,二百一十六卷。

     《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至齐之得,犹慈石取铁,以物相使。拙者失理,以瘉为剧,以生为死。就是说,《医经》里包含有《黄帝内经》十八卷,《黄帝外经》三十七卷;《扁鹊内经》九卷,《扁鹊外经》十二卷;《白氏内经》三十八卷,《白氏外经》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以上医经共七家,总计二百一十六卷。《医经》是探求人体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等生理特征,用来阐明各种疾病的根源,区别死生的界限,又用来揣度针刺、砭石、汤药、艾灸等施治的方法,调配成适合临证需要的各种药剂。最恰当的药剂的功效,好像磁石吸铁一样,依靠药物的相使作用。技术拙劣的医生违背医理,把轻病治成重病,能把救活的病人致死。这样的解释够满意吧?

       直到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医家类》在汇辑医药古籍时,首列《医经》,收编《黄帝内经》及《难经》二书的各家注本41种,共计432卷。

说归说,我们还得要讲《黄帝内经》。毕竟《黄帝内经》对祖国的医学,乃至世界的医学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目前的医学学术领域上,《黄帝内经》被誉为“医之始祖”一点也不过分!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并用整体观论述医学、自然、生物、心理、社会等的“整体医学模式”。是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与自然界的长期抗争,实践积累的经验总结。就是因为古人的这种智慧和淳朴的生命质量追求,使《黄帝内经》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以致在世界医学史上,中医一直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从未断层。

      最后还要提一下的一本书,就是《道德经》。这本书似乎与医学无关,但是偏偏这本书在人体的健康、心理、行为、修养上起到了无可代替的作用。《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被誉为万经之王。遵从得道而生,唯道而存。

       英国生物学家、科学史家、两次诺贝尔奖得主李约瑟说:《道德经》对自然界的推究和洞察,完全可与亚里士多德以前的希腊相媲美,而且成为中国整个科学的基础。中国人的性格中有许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来源于《道德经》的道家思想。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会像一棵某些深根已经烂掉了的大树。就因为有了这些树根,今天仍然生机勃勃。

      德国总理施罗德说:每个德国家庭买一本中国的《道德经》,以帮助解决人们思想上的困惑。耗散结构理论创始人,比利时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普利高津说:道家的思想,在探究宇宙和谐的奥秘、寻找社会的公正与和平、追求心灵的自由和道德完满三个层面上,对我们这个时代都有新启蒙思想的质。道家在两千多年前发现的问题,随着历史的发展,愈来愈清楚地展现在外国的人都这样称颂《道德经》,我们作为秉承中华文化的继承人,请问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道德经》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如果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回归到道德的立场上来做人、做事,不偏不倚,阴阳平衡,世间又怎么会有那么多烦恼、矛盾和纠纷的发生呢?

      《道德经》无疑是一本治疗心理疾病的最权威的心理学。离开了道德的立场,一切的心理学说内容都会显得苍白!唯有个别觉醒,尊重自然,回归自然,循道而行,做到“无私”“无为”“无争”,个人才会健康,家庭才会幸福,民族才得安宁,社会才得和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