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很冷门的一首悼亡词,无一“梅”字,却被誉为古今梅词第一

 几斤几两看看了 2020-01-09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是苏轼在发妻王弗去世10年后所写的一首词,被誉为千古第一悼亡词,千年来感动多少男女。seo优化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苏轼也曾为他心爱的小妾朝云写下一首悼亡词,无一“梅”字,却被誉为古今梅词第一。

这首词名为《西江月·梅花》,明代的杨慎在《词品》卷二曾言:“古今梅词,以东坡此首为第一。”

这首词是苏轼被贬岭南后所写,表面是在写梅花,实际是在悼念随他贬谪的侍妾朝云。

如果说王弗是苏轼的良师益友,贤内助,那么朝云就是他的解语花。

王弗早早地就病逝了,留给苏轼无尽的遗憾和伤痛。

在他最艰难的那段日子里,一直陪伴在他身侧的是朝云。

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虽曾短暂东山早起,后来又被贬到更偏远的惠州,也就是岭南一带。

无论是黄州还是惠州,朝云始终陪伴着他。

有一次苏轼饭后在庭院内散步,指着自己的肚子问道:“我这肚子里有什么?”

朝云答道“满肚子的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这四字用在东坡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在王安石执政的那段时期里,他因反对变法,自请离开京城。

后来有人揭发他的诗中暗含着对变法的讽刺不满,这才有了“乌台诗案”。

而在神宗去世后,反对新法的高太后临朝听政,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占据了上风,苏轼因此复起。

可是他又看不惯保守派的腐败,多次进行抨击。

新党容不了苏轼,旧党也排挤他,所以苏轼再次请求远离京城。

再之后高太后去世,哲宗亲政,新党又得势了,苏轼被一纸诏书贬到了遥远的惠州。

可以说苏轼的“不合时宜”其实就是不趋炎附势,但是真正能懂他的又有几人呢?

而朝云便是那个知他懂他之人。

可惜的是,刚到惠州,朝云便深受瘴气侵扰,卧病早床,很快便香消玉殒了。

苏轼的贬谪生涯,因为有了朝云的陪伴,而多了些许安慰。

可是如今那个懂他爱他的女子永远地离开了,他的心中怎能不悲痛。

基于这些背景,他写下了这一首《西江月》,借歌咏梅花,来悼念他心爱的女子。

词的上半阕主要是刻画梅花的风姿。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梅花在这瘴气横行的岭南依然绽放着迷人的风姿,这一切全是因为她那冰肌玉骨。

原本根据史记记载“岭南卑湿,丈夫早夭”,可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梅花傲然绽放,怎不令人钦佩?

而朝云明知岭南凶险,却依旧陪伴着苏轼,这样的深情又怎能不令人动容?

“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这两句是从侧面烘托梅花的芳姿。

海上的仙人听闻梅花之美,都时常遣人来探视,还有那绿毛么凤也时常流连在梅花丛中。

“绿毛么凤””是岭南特有的一种珍禽,类似于鹦鹉。

海仙的遣探,绿毛么凤的流连,无不彰显着梅花与众不同的仙子风韵。

梅花有多美,词人眼中的爱人就有多美。

这两句写尽梅花的风致,同样也突出了朝云的风韵。

可是这样超凡脱俗,艳丽无双的佳人却离他而去,苏轼心中的愁苦可想而知了。

接着的下半阕写的依然是梅花的形貌,表达了词人的深切哀思之情。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梅花素面清丽,不屑用铅粉装饰,即使被白雪覆盖,那抹鲜红也丝毫不褪色。

这两句表面写梅花的素面,实际还是写朝云。

朝云能得苏轼另眼相待,她的美貌自是不用多说,可是她卧病在床的那段时日里,素面朝天,面容憔悴,可是苏轼却称赞她的素面,由此可见,朝云吸引苏轼的绝不单是她的美貌,苏轼更欣赏的是她内里的灵魂。

好看的容貌千篇一律,高贵的灵魂却是万里挑一,在苏轼的眼中,朝云不仅有梅花的姿容,更有梅花的傲骨。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这两句是对朝云离去的无限感慨。

他的一腔情意,随着朝云的离开而化成空,从此不再像王昌龄一样“梦梨花”了。

王昌龄曾有诗云“落落寞寞路不分,梦中唤作梨花云”,所以词人这里才会说“不与梨花同梦”。

苏轼如此怀念朝云,可是却梦不到她,心中该是何等痛苦。

全词以花喻人,有情有义有水平,无论是写花,还是写人,都是那样的传神动人。

他还有一句词“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据说也是写于朝云去世后,足见他对朝云的情感有多深。

后来杨慎说这首词“古今梅词,以东坡此首为第一”,不过也有很多人并不买账,认为陆游和伟人的《卜算子》才是咏梅巅峰。

你们认为呢?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