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所有的遇见都自有因果。有些遇见赐我欢乐,有些遇见教我成长,有些遇见只是路过。能在时间天涯的荒野里相遇足以人生之幸,何况能让人洞悉人生的悲喜,便是大幸之中的大确幸。
佛渡有缘人,这个佛字不是字面上的佛法或者佛经,可以是任何物种,只要能让人顿悟,明白人生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都是些自然规律,荏谁都无法逃避;哪怕是细微的一件小事,只要让人懂慈悲,明事理,知感恩,不在乎事物表象,而是透过表象洞悉内在的因果循环,都可以称之为佛。
人生是一场修行,每个人都会有属于他自己的道场,佛渡了荷,而荷渡了我,荷便是我的道场。它让我赴一场荷花的盛宴;亦让我亲眼目睹了荷花的从灿烂辉煌到颓枝败叶,让我感知生命的无常,亦让我明白枯与荣生与死的内在的必然关系。这里有沉郁,更有启迪与警策,涵盖着丰富内涵。夏荷的灿烂娇媚与在寒风里孤独摇曳的枯荷,让我真正明白荣与枯生与死的转换是必然的,也应该是平和的,静悄悄的,但也是无法抵挡的。
残荷的悲剧与初荷的喜剧相比,更让人深思和缅怀,残荷其实就是把美好事物毁灭给人看。古往今来,人们都竭力追求完美。完美,无疑是美好的。但当我们竭尽全力都无法达到完美时,残缺也不失为一种美。挺拔的残荷,仿佛人生的縮影,从破土、发芽、开花、凋零、残败,经历酷暑的煎熬,经受暴雨的洗礼,饱经风霜的摧残……,但不变的是,一种始终向上的精神,一种永不低头的信念,一种一边奔跑一边流泪的勇气。
生命是一个过程,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次独一无二的旅行,尽管有时不尽人意,而又无可奈荷,亦如残荷一样,但正是因为残缺才真实,真实的人生便是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是历尽沧桑后让人惊鸿一瞥的惊喜。
有一种美,需要跨越时光的长廊,在繁华凋尽后,反复吟读,反复咀嚼,才得其深味;我想残荷给予我的不仅仅是岁月交替的变迁而带来的丑陋或美好,那只是外在的东西;外表的衰老并不能掩盖内在的永恒,它赋予了我的是内在的生命真实存在的东西,是人生中最难以释怀的过往,是深入骨髓的镌刻记忆中的永恒。就像我的父母亲,残荷和我即将消失的村庄一样。
即便是寒冬,我也没有忍住对荷的眷顾,偶尔还会骑车到潜园荷塘,或徜徉或静静独坐荷塘之边,而思绪却早已天马行不知飞落在何处 ……
唉——一声叹息,甚觉得光阴无情,眼前的荷塘,经过季节的轮回,时间的消磨,在时光的深处,没有了灼烈奇日的风姿,那摇曳在寒风里,在风雨中倒下的,在风霜中枯萎的残荷,无不让我感叹生命的无常;其实人生真正的意义是什么,没有人能真正给你答案,答案自在人心。
就这样静静独坐塘边,凝视着一池残荷,在感知大自然四季轮回的画语中,真实体味荷花的灿烂辉煌与枯萎;时间带走的只是容颜,带不走却是内在的美,而内在的美,往往和时间的老去无关;这样一想,便不在为残荷叹息,放眼望去枯荷也是别有一番韵味,再看那凋零的枯叶,耷拉着头的莲蓬,或府在水面上,抑或者倒伏在水中,宛如一只只古铜色的老式留声机的喇叭,枯立在天空下,低声吟唱着一首老去的歌谣,而远处几只来回游荡着白鹅,让冬日的荷塘平添了几份人间烟火的味道!
在夕阳余晖的衬映下,一池残荷,頽枝败叶,余晖残蓬,清风透骨,生命尽头呈现的是美和精致,与衰伤无关,残荷是生命的记录,是一种高调的极致;残荷,看似是生命的终结,却是生命的引子,更是凤凰涅槃。
屋子的一隅安放着二先生帮忙淘的木课桌(因本人特别喜欢),上面安放着在荷塘里捡来的莲蓬和用陶罐栽的多肉,每日与它们对视着,宛若它们就是我生命里难得的挚友。一个教会我看淡人生的得与失枯与荣及生命的无常;一个教会我生活的真实在于勤于打理及耐心等待;明媚的阳光下,我凝视着它们,眼前的枯蓬早已化成一朵菡萏,再一次孕育着新的生命,亦如我突破自我——拿起画笔,慢慢的一笔一划地勾勒出心中的爱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