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方杰团队揭示从含砷饲料添加剂到临床药物的转化机制

 昵称37581541 2020-01-10

微生物在洛克沙胂的环境转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赵方杰团队从砷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到首例好氧洛克沙胂转化菌株Enterobacter sp. CZ-1,并阐释了该菌株转化洛克沙胂的多条代谢途径,其中主要途径为:洛克沙胂经硝基还原作用转化为3-氨基-4-羟基苯胂酸,继而被乙酰化为较为稳定的N-乙酰基-4-羟基苯胂酸(图1)。值得一提的是,N-乙酰基-4-羟基苯胂酸是临床妇科药物滴维净的主效成分,用于治疗难治性阴道滴虫病。该研究结果发表在Environmental Pollution(Huang et al., 2019)。

为了进一步揭示菌株Enterobacter sp. CZ-1将洛克沙胂转化为临床药物的分子机制,研究团队采用基因敲除与回补、异源表达和体外酶学试验等方法,从菌株CZ-1体内鉴定到两个负责将3-氨基-4-羟基苯胂酸转化为N-乙酰基-4-羟基苯胂酸的酶NhoA1和NhoA2(图1),其中NhoA1是菌株CZ-1体内主效的乙酰基转移酶,其催化活性为NhoA2 的 115 倍。该研究成果不仅拓宽了对于乙酰基转移酶功能的认识,同时也为利用生物技术生产临床药物N-乙酰基-4-羟基苯胂酸提供了可用的基因与酶学材料。该研究成果近日以N-Hydroxyarylamine O-Acetyltransferases Catalyze Acetylation of 3-Amino-4-Hydroxyphenylarsonic Acid in the 4-Hydroxy-3-Nitrobenzenearsonic Acid Transformation Pathway of Enterobacter sp. CZ-1为题,在线发表在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上。我校资环学院师资博士后黄科为两篇文章的第一作者,赵方杰教授为通讯作者,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乐晓春教授为研究的合作者。这两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图1. Enterobacter sp. CZ-1转化洛克沙胂的主要途径

分子机制

小贴士

AEM 文章链接:

https://aem./content/86/2/e02050-19

Env. Pollut. 文章链接:

https:///10.1016/j.envpol.2019.01.07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