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位于上海市静安雕塑公园内,设计灵感来源于活化石“鹦鹉螺”的壳体结构,盘旋而上的绿植屋面从公园内冉冉升起,静动有致的建筑宛如一只“绿螺”。整个建筑设计树立了生态、节能、减废、健康的绿色目标,从形式到内质都体现出“生于自然,融于自然,还于自然”的绿色精神。 博物馆总基地面积28092平方米,建筑面积45086平方米,地上三层、地下二层,建筑高度18米,基坑工程包含地铁13号线自然博物馆站及静安60#地块,是上海市中心唯一处于公园之中的市级博物馆,其建设规模、展品存量、展示手段、内外部条件处于国内三大自然博物馆的前列。 自然博物馆在自身场馆设计上集成与博物馆建筑特点相适应的生态节能技术,成为绿色、生态、节能、智能建筑的典范。项目通过十二大生态节能技术体系实现上述目标:建筑节能幕墙、绿化隔热外墙及绿化屋面一体化、地源热泵技术、热回收技术、太阳能综合利用、自然通风策略、自然光导光技术、雨水回收系统、绿色照明、绿色建材、生态节能集控管理平台、全寿命研究平台。 工程于2009年9月1日开工建设,2014年5月30日竣工,总投资20.16亿元。 获奖情况 1、“超大型复杂环境软土深基坑工程创新技术及其应用”获得201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2、2017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一等奖; 3、2017年度中国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优秀绿色建筑工程设计一等奖、优秀水系统工程一等奖、优秀建筑工程设计二等奖; 4、2015年度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5、2014~2015年度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6、2014年度上海市建筑施工行业协会上海市建设工程“白玉兰”奖(市优质工程); 7、2019年度第十六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