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标题:【艾灸】腹痛的灸法大全(纯干货,建议收藏)

 天下明医平台66 2020-01-10

导读: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多由于脏腑气机不利,经脉失养而成。临床上极其常见。本节主要讨论内科腹痛,外科.妇科所致的腹痛不包括在内,劝外,痢疾.露乱.膳胀.虫证等内科疾病出现的腹痛症状,都可以参考本节辨证施治。


一.
疾病概述

腹痛部位在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疼痛部位又可分为脐.胁腹.少腹.小腹。疼痛性质可以表现为隐痛.胀痛.冷痛,.绞痛.刺痛,但外无胀大之行,触之腹壁柔软,可有压之痛剧,但无反跳痛,其痛可呈持续性,亦可以时缓时急,或常反复发作。

疼痛发作或加重,常与饮食.情志.受凉.劳累等诱因有关,起病或缓或急,多伴有饮食.大便失常。部分腹痛常牵掣其他部位作痛,其痛固定不移,或走宴不定。

腹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内科腹痛可见于西医学中的许多疾病之中,如急慢性胰腺炎、胎肠痉挛.不完全性肠梗陆.核性腹膜炎,腹型过敏性紫癫、肠道激惹综合征消化不良性腹.输尿管结石等,当以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并能排除外科、妇科疾病时,均可以参考本节进行施治。

腹痛在临床上的表现可以分为实证和虚证两种。实证的表现为窃然腹痛,剧痛难忍,拒按,有明显的伤食及感受寒凉史,温怕冷,便溏肢凉,或暖腐吞酸,痛则欲泻,泻后痛借。虚证的表现为腹痛绵绵,时作时止,痛时喜按喜暖,神疮怕冷便溏。

二.
炒法偏方

取足三里穴,神兼穴.中脘穴下脘穴,进行以下四种炒法,用于上腾痛。取足三里穴神阚穴,天枢穴气海穴,进行以下四种炒法,适用于绕脐痛。取足三里穴.神阙穴.石门穴.关元穴,行以下四种炒法,适用于下腹痛。

艾条炒:根据疼痛部位选取相应的穴位,每次每穴施炎10-15分钟,每日炒治1~2,以局部潮红,疼痛缓解为度。实证用实按贪,虚证用悬起炒治之,炒至疼痛消失为止。

温炎盒炒:根据疼痛部位选取相应的穴位,每次每穴施炒10~20分钟,以局部潮红,疼痛缓解为度。每日炎治1~2,至疼痛消失为止。

艾炼隔姜炒:根据疼痛部位选取相应的穴位,每穴每次炒3-5,一般每日炎治1,病情重者可以炒治2,艾炫如枣核,7日为一疗程。

艾炼隔盐炒:取精白食盐适量研为细末纳人脐窝(染养穴),上置生姜片与艾炫施炒,艾炫如枣核大。每穴每次炒3-5,般每日炒治!,病情重者可以炎治2,7日为一疗程。如小儿哭闹不便施炎时,可以改用艾条隔盐在脐上施炒,应谦防烈伤,最好在小儿熠睡时进行。

【附注说明】

(1)炒治后,疼痛仍不能缓解者,速去医院诊治。

(2)炒治期间,夏天不可以贪凉户外暴宿,或过食冷饮,以免影响疗效或加重病情。

(3)慢性腹痛者,须持之以恒,坚持2~3个疗程的治疗。

温馨提示:灸至发泡有感染风险,临床请慎重使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