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晏殊词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古稀老人赵 2020-01-10

前人对晏殊词的艺术成就多有论述,我觉得,其词集名《珠玉集》,取“珠圆玉润”之意,这4个字是其艺术风格最恰当的概括。大晏词艺术的主要特点有三:其一,含蓄雅正。宋人王灼说其词“温润秀洁”,清人陈廷焯说晏词“婉雅”,都很有道理。晏殊是北宋元老重臣,一生恩宠不衰,荣华富贵伴随他半个多世纪,他在词中对此描写颇多,但绝不流于粗俗,宋人吴处厚《青箱杂记》载:“晏元献尝览李庆孙《富贵诗》云:轴装曲谱金书字,树记花名玉篆碑。公曰:此乃乞儿相余每言富贵不言金玉锦绣,惟说气象。若‘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穷儿有此景致也无?”李庆孙的诗以金玉写富贵,确实俗不可耐。晏殊自举的两联诗,前首为其残句,写得雍容华贵。

晏殊词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晏殊雕像

后一联为其《寓意》诗之颈联,与“楼台”二句一样,写的是一个华贵的庭院,“溶溶月”,“淡淡风”,是何等闲暇的自然景象,主人的高贵身份尽寓其中,故宋人葛立方评此二句“此自然有富贵气”(《韵语阳秋》卷一)。晏殊的学生欧阳修《归田录》亦曾记载曰:“晏元献公善评诗,尝云:老觉腰金重,慵便枕玉凉。未是富贵语,不如‘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此善言富贵者也,时人以为知言。”这段话写吴处厚所引的话意思相近,可见晏殊对如何写富贵荣华确有自己的较为成熟的看法。他的一百多首词,多写富贵生活,却并不以描绘金玉珠翠、绫罗绸缎、山珍海味来夸富,而是写得淡雅脱俗,高贵典雅,既不俗恶,又无寒乞相。

晏殊词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富贵牡丹

晏殊写爱情,也不用直露之笔,更无格调低下之作,我们从晏殊批评柳永词“彩线慵拈伴伊坐”,晏几道说其父“平生不作妇人语”,便可窥见其写女性、爱情,都经过一番净化,升华使之雅化。甚至晏殊写祝寿,歌颂之词,也少平铺直叙,并不肉麻,也是经过提炼,使之不露痕迹。时贤说大晏词“写富贵而不俚俗,写爱情而不纤佻”(参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大晏词的欣赏》),大致是不错的。其二,多作虚泛化描写。容易引起读者多方面的联想,前人多认为晏词有“寄托”,原因即在于此。晏殊多以闲雅的笔调抒写士大夫的种种生活与感慨,他所抒写的感情往往较少具体的、特定的内容,而是一种封建文人带有共性的感慨,故往往得到较为广泛的共鸣。

晏殊词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古代美女绘图

晏词警句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等广为传诵,便是明证。王国维《人间词话》列举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即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即为大晏之《蝶恋花》词,王国维这里说的“第一境”实为博览群书广泛涉猎的阶段,而这显然并非晏词原意,王氏自己也承认:“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王氏已认识到这种引用不过是借题发挥。这正说明大晏词有较强的虚涵性与包容性。最值得注意的是晏殊的这首《踏莎行》:

晏殊词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踏莎行》

许多人认为此词有寄托。张惠言《词选》说此词“有所兴”,黄苏《蓼园词评》则具体分析云:“首三句言花稀而叶盛,喻君子少而小人多也。‘高台指帝阍’。‘东风’二句小人如杨花之轻薄,易动摇君心也。‘翠叶’二句,喻事多阻隔炉香句,喻己心之郁纡也。‘斜阳却照深深院’,言不明之日难照此渊衷也。臣心与闺意双关,写去细思,自得之耳。”俞陛云的解说较为笼统:“此词或有白氏讽谏之意。杨花乱扑,喻谗人之高张燕隔莺藏,喻堂帘之远隔,宜结句之日暮兴嗟也。”

晏殊词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词人抒情意境

(《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刘永济先生则联系北宋政局及晏殊所处的地位,结合另一首《踏莎行》分析说:“此二首表面皆写闺情,而言外寄托之意固甚为分明。前首(按:指‘细草愁烟’首)言垂杨只知招惹春风,却不能留住行人。古人临行有折柳赠别之习,故诗人用杨柳与离别有关。后首(按:指‘小径红稀’首)说春风不知禁止杨花,以致杨花濛濛乱扑行人之面。两首之‘春风’‘行人’皆同,惟前首用垂杨,后首变而用‘杨花’者,因所托之意有不同也。考仁宗朝朋党之祸已兴,晏殊与孔道辅、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相善,而与吕夷简不合。及夷简为相,就因故贬逐孔、范余、尹诸人。此二词当即暗指此事。前首之垂杨似指同党之谏官,言谏官虽犯颜谏诤皇上(春风),何尝能留住被逐之人(行人后首则言皇上(春风)不能禁止异党之小人(杨花),致使彼辈纷纷排斥同党之正人(濛濛乱扑行人面)。其余各句,则不过从景物中衬出离别后之情感而已。……前人有因此便句句比附来说者(按:当指前引《蓼园词评》),太觉牵强,不可从。”

晏殊词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杨花落叶

刘永济还认为晏殊之《玉楼春》(“绿杨芳草来时路”)与上两首意同,这又是重复晏几道对蒲传正论乃父词的意思。其实,这两首词都是写女性之相思,别无深意,黄蓼园之句句比附固然失之穿凿;刘永济以仁宗朝党争之事实之,亦属无稽之谈;俞陛云之推测同样缺少根据。

晏殊词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古典女子意境

对晏殊这两首《蝶恋花》的“误读”,从主观上说,是说词者受“常州词派”比兴寄托说的影响过深,总想为晏殊这样的大人物脸上贴金,刻意拔高其词的思想价值;从客观上说,则是因为晏词描写虚泛、概括,似乎有多义性,容易引起读者由此及彼的联想。其三,以静态描写见长。赵尊岳先生拈出一个“”字来论大晏词,颇有见地。赵尊丘论《踏莎行》(“小径红稀”)词,不从“寄托”人手,而曰:“此词得一静字,词中惟以写静为最难。盖万花飞舞之动态,出以煊染缤纷之笔,必可追摹一二,炫人心目。若一尘不染之静态,既不能写死景、死事,而活景、活事中又必在主静,务使一切动态,率出以静致,方合作法,所谓动中见静也。”

晏殊词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万花飞舞

(《词学》第七辑《珠玉词选评》)赵氏还对此词写“”之法作了具体分析。其实,不止这首词以静见长,大晏许多词,若从写“”的角度观之,便可得一新解。大晏词所写景物多较淡雅,不以浓墨重彩见长。如他写景的名作《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中“远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流水淡,碧天长”,即写出一片秋高气爽的疏淡景致。另一首《诉衷情》开头即写道:“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木兰花》云:“池塘水绿风微暖。”《少年游》云:“霜前月下,斜红淡蕊,明媚欲回春。”《采桑子》:“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在《清平乐》词中连凶猛萧瑟的秋风也变得很温柔:“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

晏殊词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池塘水绿

下片写秋凉景致仍归于平和。《浣溪沙》写春末夏初景色,云:“晚花红片落庭莎。”“几回疏雨滴圆荷”,同样十分幽雅,《破阵子》写清明景色是:“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这些写景的词句多清丽淡雅,疏朗隽永,没有壮伟的景观,险恶的环境,飞动的意境,似乎一切都趋于安静,如同小溪流水、微风、细雨、斜阳、疏星、淡月般,既相当平静,而又不乏生机,它不同于高江急峡、狂风暴雨、酷暑严寒式的壮美,而是一种优美的意境。

晏殊词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小溪流水

再从抒情来看,虽然大晏词不乏深刻性,但由于在抒情时,他对感情进行了一番过滤,经过了一番反思或者叫冷处理,所以他无论是写刻骨铭心的男女相思之情,还是人生苦短的悲情,或者是及时享乐的欢情,包括向皇帝表“忠心”的那些寿词,都写得语气平和、安详,绝少激动得难以自制的情绪,这也是一种静美,此类例子俯拾即是,兹不赘举。大晏那些写人、咏物之词,多从旁观者角度着笔,语调冷静,主观情绪不轻易流露,也是一种静。总之,大晏词“”的特点接近于西方美学家所谓“优美”,而与“壮美”较远。时贤多认为工于造语也是大晏词的一个特点,这也是显而易见的事实,读者读大晏词时自不难发现。

晏殊词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静的意境

大晏词的三个特点——含蓄雅正、虚化描写、静态描写,从其优点方面说,充分体现了词体含蓄蕴藉的特点,符合士大夫的口味,同时也适应了当时的社会潮流,体现了晏殊的身份学养,将词进一步由伶工之词变为文人抒情写志的工具,对宋词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然而,大晏词也有明显的缺点,这就是抒情写景不够真切感人,过于理性化,缺少生动细腻的感情,好比时下京师大棚的蔬菜,总不如大自然中生长的东西吃起来味道醇厚,与胡适所讲“活文学”似有欠缺,这一点,有待于其门生欧阳修、其幼子晏几道来弥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