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这首诗,苏轼赞其伟丽,后世难及

 潇湘书院615 2020-01-11

今天小楼推荐一首杜甫的七律《阁夜》。

《阁夜》是杜甫七律的代表作之一,明人胡应麟将它与《登楼》、《紫宸殿》等诗并列,赞其气象雄盖宇宙,法律细入毫芒,是千称鼻祖。此诗的颔联,也得到了苏轼、叶梦得等人的赞赏,称其“伟丽”、“雄浑”,后世难及。

全诗如下

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杜甫这首诗,苏轼赞其伟丽,后世难及

这首诗写于大历元年(766)冬。广德三年(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离开了成都。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云安(云阳),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到达夔州(奉节),由于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杜甫得以在此暂住。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阴阳,指日月,时光。短景,冬天白昼时间短,故云“短景”。景通“影”。

霁[jì],雨雪之后,天气放晴。

由于中国大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冬天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所以昼短夜长,白天的时间变短,让人更加体会到时间的急促,日月交替,仿佛催着时光流逝。对于已经五十五岁的杜甫来说,“岁暮”也是他暮年的象征。

夔州并不是天涯,但相对于长安,相对于杜甫的家乡,就是天涯。人在天涯,夜里霜雪停息,却让诗人感觉更加寒冷。

诗的首联,杜甫便传达出一种天涯沦落的凄凉孤寒之感。

杜甫这首诗,苏轼赞其伟丽,后世难及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五更,古代把一夜分成甲乙丙丁戊五个更次,五更是临近天亮。鼓角,军中用鼓和号角发令和报时。

三峡,夔州东临三峡。影动摇,语意双关,表面上写星影随长江流动动摇,暗写社会动乱,战争不止,《汉书·五行志》载,汉武帝元光元年,天星尽摇,不久战伐不已。

岁暮寒宵,五更之时,军营里悲壮的鼓角之声传来,三峡之中,江河奔流,星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战伐,指此时蜀中的崔旰之乱。这一句是说,从几家野哭声中可以听出战争的存在。

夷歌,当地少数民族的民歌。这一句是说早起的渔人樵夫,唱起了当地的民歌。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卧龙跃马,卧龙是指诸葛亮,跃马是指公孙述,两人在夔州都有祠庙。

人事,指交游,当时,杜甫的好友李白、严武、高适等都已死去。音书,亲友间的消息。漫寂寥,任其寂寞寥落。

尾联诗人借古人自我开解,卧龙跃马那样的人物也终埋黄土,所以我也任人事间自寥落吧!但其实越自我开解,越显示出他内心的愤懑之情。

杜甫这首诗,苏轼赞其伟丽,后世难及

这首诗最为后人称道的,是“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一联。

苏轼在《杜工部草堂诗话》中说:“七言之伟丽者,如子美云:‘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尔后寂寞无闻焉。”

叶梦得在《石林诗话》中也评道:“七言难于气象雄浑,句中有力,而纡徐不失言外之意。自老杜‘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动变古今’,与‘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等句之后,尝恨无复继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