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雄的诞生——你不知道的真相

 瓦尔登的船夫 2020-01-11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自古不悲不英雄,苦情段是“万金油”

似乎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文学作品中的英雄们往往都是以悲剧告终,不知多少人读到或看到此处有多少人捶足顿胸,大呼好人不得好报,天理太不公,悲情,苦情,一片连着一片。

“有木有?”

其实这根过去二十年,火遍大江南北的苦情戏的套路是一样的,剧情不纠结,明天谁还来看?收视率谁来完成?其中以琼瑶阿姨为其中翘楚。

古代也一样,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茶楼里说书拍案,戏楼里唱念做打,剧情不纠结,明天谁还来看?这月的银钱从哪来?其中便是以我们耳熟能详的罗承恩、施耐庵、吴承恩等为其大师级泰斗。

茫茫然海中,英雄如何选

有人不禁要问,作家选择英雄的标准是什么?

是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吗?

这个当然要有,但应该只能算参考因素。

“为啥?”

你看,姜尚,萧何,刘秀,刘伯温,房玄龄,徐达等等,随便哪一个都可能要比我们在文学作品中熟知的“英雄”贡献不仅比肩还要更大,但却很少有文学作品写他们,所以证不是主因。

作家也用博弈论

博弈论中有一个经典案例,是在美国全国举办过一场从一百张孩子的笑脸中选出你认为最美的十张进行投票,选择的结果如果与得票率最高的十张符合将会中奖。用博弈论的方法,想要获胜就不能按照你自己的喜好来选,而是要选出你认为大家最有可能选的那十张。

同样,作家在选择并创作英雄时,往往会先参考类似的原理。就是要考虑绝大部分老百姓会喜欢什么样的英雄。

看一下各大论坛,什么样的帖子回帖率最高吧,除了明星八卦。冤案叫屈的,好人终不得好报的,是最容易换气广大老百姓泛滥的同情心的,无不义愤填膺,无不义正言辞,泪一把,鼻涕一把的哭完,回家可以继续洗菜吃瓜了。

冤,一定要冤。悲,一定要悲。

这里还要不得不说在上一篇将电影《芳华》中提到的“落差美学”,不仅适用于追女生,文学作品中同样适用。一位文学大咖,具体记不得是谁了,曾经打过一个一针见血的比喻:“好的文学作品就是将一只精美的瓷器在观众面前狠狠的摔碎,”

“独到,精辟。”

于是某种也正是苦情戏和人们的悲剧情节成就了文学作品中的“英雄们”!

“天理不公啊,来,来达纸巾,一张不够用啊~~!”

注:演义小说,它是小说体才之一,是中国古代小说重要形式之一,由宋代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元末明初出现这个名称。“讲史”原是宋代说话四家之一,以说讲历史故事为其特点。其篇幅较长,或取材正史而作不同程度的虚构,或取材野史传说。故事内容侧重於朝代兴亡和政治军事斗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