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园林中的楼

 苏迷 2020-01-11
《苏州日报》
2020-01-08 

  山 南

  通常用八个字来描绘苏州古典园林: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可见“楼”在园林建筑中有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园林中的楼通常为两层,因此除了一些较高的假山之外,往往是园林中的制高点。当年由于城内没有高楼大厦,因此如若驻楼扶栏,往往可以极目远眺,若天晴日朗,甚至可以欣赏到郊外灵岩山、上方山等诸多山色美景。这也许是当初苏州古典园林中楼的主要功能之一。

  暗香疏影楼位于狮子林西部、石舫北岸,体量很大,高高耸立池边,推开南窗,可俯看问梅阁,并可赏及近处数枝梅花。当然,此景点也与梅花有关,楼名取自宋林和靖著名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楼上曾为茶室,窗户缀以彩色玻璃,并有走廊与南面的假山相通,游客可循廊直达爬山廊和玲珑的幽深曲折多变的假山,别具一番趣味。

  曲溪楼是留园的主体建筑,体量很大,呈长方形,长10米,宽3米有余,为单檐歇山结构。两端出入口不在正中,因而内部有停留回旋的余地,使人没有穿行走道之感。楼的下层采用开放手法,西墙临池设有洞门和漏窗,将园景现露于空宕中,展开一幅幅画面。曲溪取意书圣王羲之的兰亭盛会、书就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的史事,以寄景寓情。门洞上方的砖刻镶嵌其中,上书“曲溪”两字为吴门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徵明手迹。

  见山楼位于苏州名园之首的拙政园中部,为一座两层建筑,临池而建,造型独特优雅,外观非常大气。上层的和合窗镶嵌有明瓦,楼下设有落地长窗。见山楼的名称取自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楼的下层因池中植荷而命名为藕香榭,室内陈列着造型简洁明快的明式家具,梁上悬挂着小方什景灯等,较为完整地保留了旧时古色古香的样子。据说,当年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曾在此办公生活。见山楼的登楼方式也别出心裁,下层藕香榭内部不见楼梯,而是从楼后面假山间的爬山廊回旋登楼,非常隐蔽,既安全又便捷。遗憾的是现在因诸多原因,见山楼楼上不对外开放,只能绕而远观。

  明瑟楼位于留园中部水池的东南隅,楼名取自我国古代地理名著《水经注》中的文句:目对鱼鸟,水木明瑟。楼下室名为“恰航”,摘取自杜甫诗句:秋水方添四五尺,野航恰受二三人。下层室内没有楼梯,楼旁的湖石假山非常巧妙地将登楼的蹬道隐藏其中,湖石上刻有“一梯云”三字,取自晚唐诗人郑谷《少华甘露寺》中的诗句:饮涧鹿喧双派水,上楼僧踏一梯云。夸张而又富有想象地将山石比作助人升腾的云朵,使人产生一种飘浮于仙境的感觉。

  在拙政园西部水池的北岸,有一座亲水而建的楼宇,名为倒影楼,游人可以在楼前的水池中非常清晰地看到此楼的倒影,与实楼连成一体。楼的下层自有其名:拜文揖沈之斋。如果用现今的话来说,就是文徵明与沈周(石田)先生纪念馆。文徵明是明代著名的四大才子之一。而沈石田正是文徵明的恩师,而今尚可看到室内东西墙上师生两人的石刻画像。下层室内中间六扇屏门上雕刻着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的无根竹图,并配以诗词,寄托了园子原主人信奉佛教“六根清净”的处世初心,加之郑燮手迹,遂更显珍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