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池,一梦千年。 宫苑深深 锁住了多少天家子孙的幸福 有这么一面镜子,简简单单 六百多年前有位公主揽镜自怜 从里面看到了自己的半生坎坷 来《“源·流” 99件文物里的南京》 见见明代临安公主的鸾凤纹铜镜吧 公 主 坟 这一面铜镜历经岁月沧桑,早已暗淡无光、锈迹斑驳。 圆形,青铜质地,镜钮呈银锭形,上下各有牌记,上有篆书铭文“洪武七年八月日造”,下有楷书铭文“春字壹号”,铭文两侧有浮雕鸾凤起舞图案,图案外侧饰有一圈凸弦纹。 铜镜下部有一穿孔,与镜钮穿孔相对,专家推测之前此处应插有竹木质的柄。 2018年5月,在雨花台区机场二通道项目的清渣过程中,一座大型明代砖室墓意外现身。 临安公主墓墓门 该墓葬为“凸”字形的竖穴砖室墓,由墓坑、墓道和砖室构成。墓坑整体开凿于基岩之中,墓道呈台阶式,残长9.2米,砖室由封门墙、前室、墓门、后室等组成。 “三券三伏”的券顶结构,以条石砌成须弥座并雕有卷云纹的棺床,后室三壁各砌有一个拱形壁龛……种种迹象表明,这座墓葬的规格非常高,墓主人当年应该享有十分显赫的身份地位。 临安公主墓后室 这座墓葬的内部结构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在前室与后室之间,有一个用平砖砌成的过道门,门下有石门槛,两端设有门臼。过道门内,在后室两壁距地面2.78米处,还有两个对称的矩形孔洞。 考古人员推测,过道门当年应该有一扇木门,门向内开,后面插有木质门栓。 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在前室顶部和后室券顶的东南角各发现一处盗洞。经过盗墓贼的“洗劫”,墓葬内发现的随葬品寥寥无几,仅出土了瓷缸、瓷盏、铜镜、金冥币、金饰件、玉串珠和人骨等10余件遗物。 临安公主墓出土金冥钱 尽管出土的陪葬器物不多,但封门墙内层所嵌的一块墓志,还是让考古人员兴奋不已。墓志的志盖上赫然刻着六个大字:“临安公主圹志”。 而墓志的志文内容进一步确认了墓主身份——明太祖朱元璋之长女临安公主。 临安公主墓出土墓志志盖拓片 金 枝 玉 叶 临安公主,讳镜静,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女,与永乐皇帝朱棣同龄,生母为成穆贵妃孙氏,洪武九年下嫁韩国公李善长之子李祺。 《明史》记载,朱元璋一生有26子以及16女,临安公主、宁国公主、崇宁公主、安庆公主、汝宁公主、怀庆公主、大名公主、福清公主、寿春公主、南康公主、永嘉公主……然而留下记录寥寥,临安公主算是生平记录比较详细的了。 身为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公主,临安公主可谓帝国的掌上明珠。彼时大明帝国刚刚制定了公主的婚礼等级制度,因而她嫁给李祺的时候,仪式极盛。 临安公主墓出土金饰件 李善长是朱元璋打天下时一个重要的谋士,主管军队的物资供应,很受朱元璋的信任。 天下安定后,他于洪武初年任左丞相,后封宣国公,奉命监修《元史》,编写《太祖训录》、《大明集礼》等书。 三年后,授号“开国辅运推诚 守正文臣”,特近、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晋为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位极人臣。 可惜的是这位开国元勋,在年老之时未能约束自己的部下,并多次为自己犯事的亲属求情,因而受到朱元璋冷落。后来更是卷入 “胡惟庸案”中,被问罪下狱,株连三族,全家七十多口人一并处死。 驸马李祺因为临安公主的原因得以幸免,改为流放江浦。永乐十九年(1421年),62岁的临安公主结束了大起大落的一生,就此长眠。 临安公主墓墓葬填土中出土琉璃构件 值得一提的是,临安公主还有一个同父同母的妹妹,排行第六的怀庆公主,她的墓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牛首山东入口。 怀庆公主墓后室 怀庆公主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下嫁贵族子弟王宁,王宁婚后升任后军都督府事。 宫墙之内风云诡谲,建文年间王宁据说泄露朝中事情给燕王朱棣,被建文帝籍没了全部家产,甚至被下于锦衣卫大狱。熬到明成祖朱棣即位,王宁才峰回路转重新被封为永春侯。 可惜没多久他又因其他事情连坐下狱,出狱不久后就去世。怀庆公主最后的记录,也只有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进封怀庆大长公主——这离她因病去世还不到一年,更像是皇帝对她最后礼貌性的恩赏。 怀庆公主墓出土鎏金饰件和金扣饰 值得一提的是,山东邹城市九龙山南麓发掘的明代鲁荒王朱檀(朱元璋第十子)之墓,其相邻的戈妃墓中,也出土过一件洪武时期的鸾凤铜镜。 这件铜镜与临安公主的这面极为相似,铭文上标注的制造时间也是同年同月。戈妃墓铜镜上刻有“洪武七年八月日造”,下方的楷书是“美字贰拾陆号”六字。 这两面铜镜很可能是朝廷的“官方定制”,专门赏赐给皇室的女性成员的,朱元璋的女儿和儿媳妇用上“同年同款铜镜”也就不足为奇了。 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