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庆公主墓墓室。 临安公主墓出土金饰。 市考古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迄今为止,明太祖朱元璋16个公主中,已有5座公主墓在南京现身。 除了2017年和2018年分别发现的临安公主墓和怀庆公主墓,还有宝庆公主墓(朱元璋第十六女)、福清公主墓(第八女)和南康公主墓(第十一女)。 福清公主(1370—1417年)是朱元璋第八女,生母为郑安妃。洪武十八年(1386年),福清公主下嫁凤翔侯张龙之子张麟。福清公主墓于1998年在雨花台区邓府山被发现,后迁址于雨花台区邓愈墓园内。 宝庆公主(1395—1433)是朱元璋最小的女儿,生母是美人张玄妙。朱元璋去世时,宝庆公主只有3岁,明成祖朱棣即位后,特别安排徐皇后照顾这个小妹妹。宝庆公主姿色清丽,永乐十一年(1413年)下嫁给千户赵辉。出嫁时,朱棣赏赐的嫁妆比其他公主都要丰厚,并打破皇族婚娶规定,特诏皇太子把自己的小姑姑送到驸马家。2008年,考古人员在南京南郊板桥三山一带发现了宝庆公主墓,1995年发掘的驸马赵辉墓就在其附近。 南康公主(1373—1438年)是朱元璋第十一女,下嫁东川侯胡海子胡观。 怀庆公主墓出土的鎏金饰件金扣饰。 临安公主墓墓葬填土中出土的琉璃构件。 2017年以来,南京接连发现两座明代公主墓,墓主人分别是朱元璋的长女临安公主和第六女怀庆公主,巧合的是,两人都是成穆贵妃孙氏所生,是一母同胞的亲姐妹。 在朱元璋16个女儿中,临安公主和怀庆公主是一母同胞的亲姐妹,两人相差8岁。这对大明皇室的金枝玉叶,一生本应享尽荣华富贵,但因为受两位驸马的牵连,姐妹俩迎来了不同的人生轨迹。 临安公主(1360—1421年),讳镜静,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女,与永乐皇帝朱棣同龄,生母为成穆贵妃孙氏,洪武九年下嫁韩国公李善长之子李祺。李祺既是功臣之子,又是朱元璋的长婿,因此颇受重用。据《明史》记载,当时“四方水旱,每命祺往振济”。 李善长是明朝的开国功臣,洪武三年,他进爵为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同时还担任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等朝廷要职。朱元璋将长公主嫁入李家,足见其恩宠之盛。然而,看似风光无限的皇亲国戚,却因为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胡惟庸案瞬间家破人亡。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李善长被卷入胡惟庸案,朱元璋将其妻女弟侄70余人一并处死,李祺因有驸马身份得以免死,但还是与临安公主一同被流放到江浦。李祺于永乐元年(1403年)去世,临安公主则在永乐十九年(1421年)去世,享年62岁。据《明太宗实录》记载,得知临安公主去世的消息后,明成祖朱棣“辍视朝四日,赐祭,命有司治丧葬”。 怀庆公主(1368—1425年),讳福宁,朱元璋第六女,洪武十五年下嫁王宁。与公主成婚后,王宁“掌后军都督府事”。建文年间,王宁因泄露朝中机密给燕王朱棣,被建文帝打入锦衣卫大狱,公主的家产也遭籍没。然而,靖难之役后,朱棣夺取皇位,他宣布王宁“孝于太祖、忠于国家,正直不阿,横遭诬构”,封其为永春侯。不过,王宁后来又因“坐事下狱”,虽然再一次得到了明成祖的赦免,但出狱不久就去世了。怀庆公主则于洪熙元年(1425年)去世,享年58岁。 临安公主墓出土铜镜。 临安公主墓出土金冥钱。 据《礼部志稿》所载,明洪武初年就制定有公主丧仪。因此,明代公主墓在形制上有许多共同点。 比如,这些公主墓均为砖室墓,采用“三券三伏”券顶,分为前后两室,中部有木门或石门,后室三壁各有一个壁龛,棺床位于后室中部偏后,并以条石或砖砌筑等等。 由于临安公主墓和怀庆公主墓都遭到盗掘,出土的陪葬器物有限,但临安公主墓内发现的一件洪武年间的鸾凤铜镜,让考古人员们眼前一亮。 这件圆形铜镜造型规整,钮座处上下各有一列竖刻铭文,上方为篆书“洪武七年八月日造”,下方为楷书“春字壹号”。铭文两侧刻画了一组鸾凤相逐的图案,鸾凤身拖长尾,展翅欲飞,在周围卷云纹的衬托之下颇具动感。 值得一提的是,在山东邹城市九龙山南麓发掘的明代鲁荒王朱檀(朱元璋第十子)之墓相邻的戈妃墓中,也出土过一件洪武时期的鸾凤铜镜。这件铜镜的造型、纹饰,与临安公主墓出土铜镜极为相似。 将两张铜镜的照片进行比对后发现,临安公主墓和戈妃墓出土的铜镜相似度极高。戈妃墓的铜镜同样为圆形,鸾凤相逐的构图、造型、姿态也完全一致,不同之处在于其钮座为莲花造型,鸾凤身体与尾部的纹饰线条略有差异。戈妃墓铜镜的钮座上下也有竖刻铭文,上方的篆书和临安公主墓的八字铭文相同,均为“洪武七年八月日造”。下方的楷书是“美字贰拾陆号”六字,临安公主墓铜镜的铭文则是“春字壹号”。 据考古专家分析,临安公主墓和戈妃墓出土的铜镜,很可能是朝廷根据统一的造型、纹样进行“官方定制”,再赏赐给皇室的女性成员,而不同的编号则显示其不同的身份等级。 此外,在怀庆公主墓葬后室还发现了两具猫科动物骨骼。对两具猫骨进行年代检测后,专家推断,这很可能是怀庆公主朱福宁当年所养的宠物猫,在其去世后作为陪葬品一同下葬。 从史料记载看,明代宫廷养猫之风盛行,怀庆公主喜爱养猫甚至将其作为陪葬也不算奇怪。据专家考证,中国驯养家猫的时间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 进入明代,连皇宫也沦为“喵星人”的领地。明代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记载,“明万历时,御前最重猫,其为上所怜爱,及后妃各宫所畜者,加至管事职衔。” 来源:南报融媒体记者 朱彦 图片来源:南京市考古研究院 延伸1: 临安公主 明太祖朱元璋长女,讳镜静,生母为成穆贵妃孙氏。洪武九年公主下嫁李祺,韩国公李善长子。当时初定公主婚礼制度,先期赐驸马冠诰并朝服,仪从甚盛。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李善长因为胡惟庸案被朱元璋将其连同其妻女弟侄七十余人一并处死。李祺因其驸马身份得以免死,夫妇和子女都被流放到江浦,永乐元年(1403年)卒。临安公主永乐十九年(1421年)薨,年六十二,明成祖朱棣辍视朝四日。 怀庆公主 明太祖朱元璋第六女,讳福宁,生母为成穆贵妃孙氏。下嫁驸马都尉王宁。与公主成婚后,王宁掌管后军都督府。建文年间因王宁泄露朝中事情给燕王朱棣,建文帝籍没了公主的家产,下王宁于锦衣卫大狱。 明成祖即位后,宣布王宁“孝于太祖,忠于国家,正直不阿,横遭诬构”,封永春侯。其有子王贞亮、王贞吉、王贞庆,王贞庆为景泰十才子之一。 永乐二十二(1424年)年进封怀庆大长公主。洪熙元年(1425年)怀庆公主因病去世。 延伸2: 朱元璋幼女宝庆公主墓为啥没保护?被盗严重丧失保护价值2012年12月18日 龙虎网 墓室暴露山顶,破坏严重。网友供图 龙虎网讯 朱元璋最小女儿的墓就在雨花台区可能很多人都并不知道。不过,这个墓正在遭受严重毁坏的消息却在这几天越来越被网民们所关注。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墓,又为何会遭受如此劫难,为何相关部门没有采取相应的行动为此,记者专门对此进行了调查。 微博报料“公主坟”遇险 昨天,一条内容为“宝庆公主,你还能坚挺多久”的微博开始逐渐被网民所关注。它由新浪微博认证用户南京城市记录者方青松所发布。 在帖子中,方青松还写道:“宝庆为明太祖朱元璋最幼女,下嫁荒淫驸马,39岁早逝。墓葬2008年发现时已被挖成悬崖峭壁,墓室暴露山顶摇摇欲坠,部分券顶侧壁遭破坏。但对明代公主墓葬制度等的研究仍有重大价值;也是极具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再不尽快采取保护措施,这组很罕见的公主驸马家族墓将毁于一旦!” 随微博还附了几张照片,上面可以看到,有一个砖石结构的建筑正在土坡上摇摇欲坠。而它可能就是宝庆公主墓最后留下的遗迹。 从网友们的评论里可以看出,有不少人并不清楚南京还存在这样的一个墓穴。还有网友认为“是无节制的开发造成几近毁灭的结果”。 为数不多的公主墓应该保护 昨天下午,记者联系了方青松本人。他说,宝庆公主墓遭受毁坏的消息最早他也是从网上看到的。今年11月1日,他自己也实地去现场,发现墓穴已经遭到了严重毁坏。 “旁边有个砖瓦厂,可能是取土的时候,把山挖成这个样子的。”方青松说,从这也能看出此处几乎没有受到任何保护。而他告诉记者,作为南京有发现的公主墓之一,宝庆公主墓还是有保护价值的。不仅可以研究明代公主墓葬的风俗,还可以拿来作为旅游资源开发。 方青松认为,即便是现在这样遭到了严重的损坏,依然可以抓紧保护修缮。“只要把下面的土给它填上,散落的砖头恢复上,还是可以保护起来的。”他说。 已经考古挖掘,丧失保护价值 既然已经有专业的人员进行过考古发掘,那么为何没有将之保护起来呢记者随后联系了雨花台区文化局。该局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没有对它进行保护,是因为它根本就不在保护的名单之中,也并不属于文物。 他告诉记者,正如方青松所说,这个墓在2008年曾经由市里组织过考古发掘。但是墓中除了墓志以外,没有找到任何文物,显然早就已经被盗墓者所破坏了。也正是因为如此,使得该墓基本丧失了文物保护价值。 这位工作人员表示,在网上看到这个帖子之后,他们也接到过不少来询问这个墓情况的电话。在详细了解后,他们发现这个墓并不属于任何一级的文物保护单位或是文物控制区。 他说,雨花台有名的墓很多,他们也一直对这方面的保护很重视。和这个类似的福清公主墓,他们就已经做出相应的保护工作。“我们感谢市民对于文物工作的关注,不过既然专家都已经鉴定过没有价值了,那么我们也应该相信专家的意见。”(记者 黄敏) 延伸3: 寻访易地重建的福清公主“墓”古时候的南京雨花台附近,有一个安德山,因安葬了朱元璋喜爱的战将邓愈,而更名为邓府山。如今,在此山的西侧,又增添了一新建的空“古墓”穴,从墓道砖墙壁上挂的文保牌得知,这是福清公主的“墓”。福清公主何许人也,查资料悉知她是明朱元璋第八个女儿,母安妃郑氏。公主生于洪武三年(1370年)十月,洪武十八年三月十七日(1385年4月26日),下嫁开国功臣凤翔侯张龙之子张麟为妻,有一儿子张克俊。永乐十五年二月十二日(1417年2月28日),福清公主去世,享年48岁。是年,四月初四,葬安德山东侧。 据资料记载,1998年6月18日,南京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在邓府山小区开发建设区教师楼时,先后发现两座墓葬,即福清公主墓和她的儿子驸马舍人张克俊墓。两墓相距百米左右。考古人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科学考古发掘。两墓葬早年均被严重盗掘,故出土随葬品很少,由于年代久远,墓主人的尸骨皆朽烂无存。出土墓砖形同明代南京城墙城砖,砖面模印有“江宁府”、“上元县”等字样,墓砖长0.43米、宽0.23米、厚0.13米。 原福清公主墓亦呈长方形券顶,规模宏伟,建筑考究。墓室内壁普遍涂饰一层白石灰。墓分前后室,全长9.35长、宽4.2米。前后室间有隔墙,隔墙厚0.6米、宽0.85米,其中央置木门,已腐。中间门宽2.45米、高2.85米。后室长5.5米。后室中央置须弥座石棺床,棺床底部长2.87米、宽1.60米,高0.6米。墓后室东、西、南三壁各砌壁龛,东、西壁龛宽1.2米、高1.45米、深0.65米,南壁龛宽1.27米、高1.5米、深0.42米。前室出土大量绿釉琉璃瓦和凤纹滴水构件和残碎片,疑为封门墙顶部装饰。 出土文物有:陶缸一,高0.60米、口径0.50米;三足铜灶具一,高0.16米、直径0.085米;铜仪仗具一,宽0.24米、高0.26米;首饰木箱铜锁一,长0.068米;金钮扣一枚,柄呈蜂形,宽0.036米。 墓志铭1合,已风化,字依稀可见,抄录如下。墓志盖:“福清公主圹志”;志文:“福清公主圹志讳,太祖高皇帝第八女,母后孝慈高皇后。公主生洪武三年十月,十八年,为驸马都尉张麟妻,永乐十五年卒,年四十有八,子男一,是年,四月初四,丧葬安德山。谨志。” 福清公主儿子张克俊墓呈长方形券顶,规模较小,全长4.00米、宽2.30米、高2.15米,后壁见一拱形壁龛,封门墙处有墓志铭一合,甬道口有陶缸一口。张克俊,名杰,生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卒于永乐十七年(1419)八月,北京庆寿寺寓舍,同年十一月归葬福清公主墓东。 2000年,经专家和南京市文物局决定,福清公主墓易地重建。2003年,公布为“雨花台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公布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今搬迁至雨花台区邓愈墓园内的福清公主墓实在寒酸,门洞券都是用木板简易搭上。墓室前室也没有进行复原。 (转载自 新浪博客) (文章来源于考古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