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末分享:先君温病笔记(29)辨痢·治痢方

 罾事物语 2020-12-01

【原文】积分新久,旧积者,湿热停滞为旧痰也,法当下之;新积者,下后又生者也,或调或补,不可尽攻,若因虚而痢者,虽旧积亦不可下,或可于下剂内重用参、草以监制之,活法斟酌得宜。丹溪云:先用参、术补之,然后下之,证缓者,虚回而痢自止。

【原文】色黑有二:焦黑为热极反兼胜己之化;黑而光亮者,瘀血也。

里急,里急而不得便者,火也;里急而频作污衣者,虚也。后重,邪迫而后重者,至圊小减,未己复甚;虚滑而后重者,圊后不减,便后而后重甚者,以甘草缓之,升麻举之。

虚坐努责,虚坐而不得大便,血虚故里急,宜归身、白芍、陈皮、地黄。

噤口,食不能入,到口即吐,有邪在上焦,火气上冲者;有胃虚而气不下降反上逆者;有脾阳不足,宿食未消者;有肝火冲胃者;有宿饮停聚者;有积秽在下恶气上冲者。

死证,下纯血者,如屋漏水者死;大孔如竹筒者,唇若涂硃者,发热不休者,色如鱼脑,如猪肝,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入不入,是为五虚。

脉候:沉小细微者吉,洪大滑数者死。仲景云:沉弦重脉大归利未止;微弱者,为欲自愈,虽发热不死。

人参败毒散

治伤寒、温疫、风温、风眩、拘蜷、风痰、头痛、目眩、四肢疼痛、憎寒壮热、项强睛痛。

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白苓、桔梗、人参各一钱,甘草五钱。

藿香正气散

治四时不正之气客于外,生冷痰湿停于内,头痛寒热,霍乱吐泻,疟痢及水土不和。

藿香、桔梗、白芷、紫苏、厚朴、腹皮、法夏、茯苓、陈皮、甘草、大枣、生姜。

柴胡荆芥散

治痢疾有寒热者,表里兼治。

竹叶、柴胡八钱(若无以青蒿、荷叶代之),荆芥钱半,竹茹三钱,银花三钱,连翘三钱,白芍三钱,杏仁三钱,桔梗一钱,青木香一钱,黄芩二钱,甘草一钱。

葛根芩连汤

治外发寒热而下痢者。

葛根八钱,黄连、黄芩各三钱,杏仁四钱,甘草一钱。有宿食加枳壳、厚朴。

桂枝汤

桂枝、白芍、生姜各三钱,甘草二钱,大枣。

小柴胡汤

柴胡八钱,黄芩、人参、甘草各三钱,法夏三钱,生姜三钱,大枣。

银菊散

治白痢有热无寒,表解后之轻药也。

银花、菊花、连翘、生白芍、杏仁、牛蒡各三钱,桔梗钱半,栀子二钱,木香一钱,甘草一钱。有积加楂肉、大黄。

洁古芍药汤

治滞下赤白便脓血,后重窘痛。

当归、黄连、黄芩各四钱,白芍、槟榔、木香、甘草各三钱,肉桂五分。

理阴煎

此理中之变法也。

熟地、当归、甘草、干姜或加肉桂。

胃关煎

治脾肾虚寒,泻利甚多,久泻腹痛不止冷痢等。

熟地、山药、白扁豆、甘草、焦术、干姜、吴茱萸。

张锡纯化滞汤

治痢初起,外邪已解,时下脓血,里急后重,腹痛兼有时邪之表证者,可合因时之解表用。

生白芍一两,当归、山楂各六钱,莱菔子五钱,甘草、生姜各二钱。

燮理汤

治下痢数日,或服清热化滞等药未愈者。

生山药八钱、银花四钱、生白芍六钱、牛蒡子二钱、甘草二钱、黄连钱半、肉桂(去浮皮煎药后十余沸下)六钱。单赤痢加生地榆二钱,单白痢加生姜二钱,血痢用药汤送去皮鸭旦子二十粒。

方中之意,黄连肉桂等分,能交阴阳于顷刻以化其互争,而解寒火之凝滞,况肉桂善平肝,黄连善厚肠。

变通白头翁汤

治痢腹中时时切痛,下如烂炙,杂有脂膜,肠中已成腐烂。

生山药一两、白头翁四钱、生白芍四钱、秦皮三钱、生地榆三钱、生甘草二钱、旱三七粒三钱、鸭旦子(去皮)六十粒。

先将白糖水送下三七、鸭旦子一半,汤成服时再送三七、鸭旦子一半。

解毒生化丹

治痢久郁热生毒,肠中腐烂,时时切痛、后重,所下多似烂炙,且有腐败之臭

银花一两、生白芍六钱、甘草三钱、三七粒二钱、鸭旦仁六十粒。

先将白糖水送下三七、鸭旦子一半,汤成服送一半,病重者,一日须服二剂而效。

此乃痢证之最重者,若初起外邪已解,气血未亏,脉实者,可用化滞汤加大黄、朴硝下之即愈;若未痊愈,再用燮理汤数剂亦可痊愈,失治牵延日久,浸至肠中腐烂,非此汤化腐生肌不可。

一妇年五十许,素吸鸭片,当恼怒之后患赤痢,滞下无度,因治疗失宜,渐至肠中腐烂,下如烂炙,恶心懒食,小腹切痛,脉洪数,纯是热象,以此汤加知母、白头翁各四钱,送服三七二钱,鸭旦子六十粒,每日如此服药,三日痊愈。

变通白虎加人参汤

治下痢或赤或白,或赤白参半,下重腹痛,周身发热,服凉药而热不休,脉象确有实热者。

石膏(生者)一两、生白芍八钱、生山药六钱、人参五钱、甘草一钱。

上五味,用水四盅,煎取两盅,分二次温饮下。

此即白虎加人参汤以白芍代知母,山药代粳米,痢疾身热不休,服清热药即热不止者,方书多诿为不治,夫治果对证,其热焉有不休之理;此因痢挟杂外感之邪热随痢深陷,永无出路,其邪热与痢相互为助,日盛一日,永无愈期,此汤以人参助石膏能使深陷之邪徐徐上升外散。

天水涤肠汤

治痢久不愈,肠中浸至腐烂,时时切痛,身体因病久羸弱者。

生山药、滑石各一两,生白芍六钱,潞党参、白头翁各三钱,甘草二钱。

一媪六十一岁,于中秋下痢赤白,服药旋愈旋复,如此数次,经两月,因小腹切痛,自为寒凉,烧砖熨之,初熨尚痛轻,以为对证,遂日日熨之而腹中之痛益甚,昼夜呻吟,噤口不食,所痢血水相杂,且系腐烂之色,脉至数略数,虽非洪实有力,实无寒象,舌苔黄而且厚,病人自云下焦凉甚,若用热药温之,病当愈。愚曰:前此小腹切痛者,肠中欲腐烂也;今热砖熨而痛更甚者,败血淋漓肠中,真腐烂也。再投热药,危可翘足而待,病人亦似会悟,为制此方。

因河间天水散原为治热痢之要药,方中重用滑石、甘草,故名天水涤肠汤,连服数剂疼止,痢亦见愈,减去滑石四钱,再服数剂,病愈十之八九,因上焦气微,俾用鲜藕四两切丝煎汤,频频饮之,数日而愈。

三宝粥

治痢久脓血腥臭,肠中欲烂,下焦虚惫,气虚滑脱者。

生山药一两(轧细)、三七二钱(轧细)、鸭蛋子五十粒(去皮)。

上药三味,先用水四盅,调和山药末煮作粥。煮时,不住以箸搅之,一两沸即熟,约得粥一大碗。即用其粥送服三七末、鸭蛋子。

一妇五十六岁,季夏痢下赤白,至仲冬不愈,服药计百剂,诊脉微弱略数,饮食减少,头目时或晕眩,心中微觉烦热,便时下坠作疼不甚剧,平素下焦畏凉,从前服药略加温补则上焦烦热;略用清里又腹痛泄泻,为拟此方,一日服二次,其病遂愈。后旬余,因登楼受凉,旧证陡然复发,日下十余次,腹痛觉剧,脉微弱如前而不数,以山药粥送生硫磺三分,日二次,病愈强半,翌日又服一次,心微觉热,仍用前方,两剂而愈。

开胃资生丹

暑热之痢,恒有噤口不食者,治以加味益元散;若非暑热之痢而亦不思食者,宜用硃砂、甘草细末等分,少加薄荷冰,每服一钱,竹茹汤下即可思食,此等证多因肝胆之火挟胃气上冲。硃砂降胃、镇肝;甘草和胃缓肝;竹茹清胃降逆;薄荷冰散其郁热。

半夏泻心汤

治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柴胡证具而以他药下之,但满而不痛,心下痞者。

半夏半升,黄芩、干姜、人参、甘草(炙)各三钱,大枣十二枚。

生姜泻心汤

治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

干姜、黄连各二钱,甘草四钱,人参六钱,黄芩六钱,半夏半升,大枣十二枚。

甘草泻心汤

治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痢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利未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胃中空虚,客气上逆,故作痞耳。

甘草四钱,黄连、黄芩、干姜各三钱,大枣十二枚,半夏半升。

大承气汤

治阳明病汗出多者;阳明发潮热,大便微硬者;伤寒六七日,目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不大便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少阴病口燥咽干,自利清水,色纯青,急下之。

大黄八钱(酒洗)、厚朴五钱、枳实五枚(炙)、芒硝五钱。

小承气汤

治阳明病潮热,大便难,脉沉而滑,内实,腹痛者。

大黄八钱、厚朴四钱、枳实三枚。

调胃承气汤

治阳明胃热上蒸,谵语心烦,或头痛有热者。

大黄八钱(酒洗)、芒硝另烊冲、甘草四钱(炙)。

本公众号历史消息查阅方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